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程昕东:压力和危机感始终存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程昕东:压力和危机感始终存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Cheng Xindong:  ere Always BePressure and Sense of Crisis

程昕东自80年代初到法国从事艺术经纪和策展,曾任巴黎法兰西画廊驻亚洲首席代表,策划中、法、希腊等国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他一直以艺术经纪人的角色行走于国际艺术圈。在798和酒厂的艺术空间是他的根据地,更多的工作是通过他个人流动完成的。因此,虽然也面临海外同行进入、艺术家多方合作、收藏家购买减少的问题,但程昕东的抗压优势就在于其活动触角可伸可缩,在别人走进来的时候抢先迈出去,用资本竞争和策展的方式在海外占领一块落脚点,同时又可以继续依靠赞助和项目合作的方式节省自身开支。而另一方面程昕东合作的大多是风格鲜明稳定的成熟艺术家,不需要过多担心培养新艺术家和创新不被人认可带来的风险。

Q&A:

Q:是否感觉到有压力危机感存在呢?来自何方?

A:中国画廊从业者的压力和危机感始终存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到法国留学,1992年进入法兰西画廊工作,从那时起开始进入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圈,了解国际画廊的模式。但是一开始我并没有马上建立自己的画廊,而且一个小摊子也不是我的目标。我选择了虚拟的流动性的画廊,通过与其它空间的合作,在国际上的策展活动,将流动画廊的概念推广开,一方面把国际当代艺术引入中国,另一方面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出去。我的角色始终是传播者和推广者。这种流动性有很多优势,使我能高效率地工作,但也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没有自己的画廊的时候,我主要的压力来自如何寻找赞助、调配协商和其他机构合作的档期等等。

1999年,我到法国整整十年的时候,开始考虑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当时中国国内画廊很少,香格纳画廊也不过是波特曼酒店的两面墙。我把自己在北京的四合院腾出几间做成了小型的家庭画廊。到2001年,我又把其中两间开辟成艺术家工作室,请外地艺术家来工作室创作。张小涛、钟飚都是那时候参与驻地工作的艺术家。直到2004年,我才找到798这个空间,正式落户下来。

中国封闭这么多年之后,刚刚开门就面临全球化的浪潮了。这使得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六十年代人开办的画廊明显带有这一代人的特征,是没有现成系统的,都是摸着石头去寻找一种跟社会现实以及与每个人的特征相符合的形式,只能自己找。在我身上,流动性和国际化的交流能力是我的长处,我希望这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我身上得到淋漓的发挥。所以我不仅仅是在做一个画廊,而是在建立一种新的系统,介于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廊之间的样式。它没有一个确切的模式,一切都是跟中国的现实存在紧密相关。

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淘汰。最早和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关系,现在还在现场的人还有几个?我想成为开拓者,但不是先驱。所以这个压力和危机感从开始就有。画廊面对的问题没有变,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这些问题变了一种呈现方式,所以不同阶段也需要新的方式来面对它们。

Q:对于你来说,现阶段是否需要改变和调整,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以参股的形式走出去

比如我现在在考虑或者股份制的形式更合理。这个时代既然都在说资本,那么就回归到最简单的市场层面来谈。海外著名画廊要进入中国,就算它之前对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任何推动或者贡献,就是来摘桃子,但是它有这个实力,这是我们没有办法的。那么就反过来想,只要有资本,我就可以以参股的形式进入到大画廊的股份中,或者多少年以后把人家买了!人家进来,我们可以出去。这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该怎么做。

继续做高端艺术家

艺术家可以选择画廊,人往高处走。但高处不仅仅只属于别人,我占领了高处,那么艺术家自然跟着我走。调整心态,别太计较细节。现在的情况下就要坚持下去,该放弃就要放弃。

未来市场一定是需要和年轻艺术家一起发展的,但是我们是发展延续了20多年的画廊,跟我合作更紧密的都是和我们共同成长的艺术家,所以我的市场发展结构重点不是青年艺术家,所以没有必要去跟新的画廊在这一点上拼。只有各个画廊保持自己明确的角色定位,才能不冲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些画廊可以做消费层面的艺术品,比较便宜比较好卖。我还是会继续做高端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对我来说,做画廊不仅仅是目的,也是享受生命的过程。追求快速的投资获利是没错的,但不能成为终极目标。

提高收藏和消费信心

我的收藏家构成还是海外占多数。在我看来,把中国当代艺术留在本土,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说法。艺术市场是国际性的,而且艺术品流动性也很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把作品卖给中国藏家,没多久通过拍卖一样也就卖出去。价格变得这么高之后,收藏家也经不住诱惑,不能强求他们留住作品。收藏家的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对待艺术作品的态度和信心。

现在整体经济状况不好,并不是不增长。况且海外藏家收藏资金减少,有人会出局,也有人会进来,总量是不会变少的。况且收益减少不是变成一贫如洗,从几百个亿变成几十个亿,也足够托起中国当代艺术的大盘。经济的波折震荡每天都有,不成为主要的问题,国际上有炒家,市场整体就有震荡。重要的是,对于艺术收藏和消费的信心,心理承受力比实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