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塑造浑然一体的生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塑造浑然一体的生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宁高宁是一位个性格外鲜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不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各种论坛、活动中,他总是会坦率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理念,这些言论由于其思考的深度,由于其个性化、通俗化的风格,总是会激起媒体和企业界的热情。

自2004年出任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董事长以来,“根据地”从香港转移到北京,宁高宁一如其旧的风格更加引人瞩目,“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定位的提出,以收购屯河、蒙牛为代表的产业布局和整合等举动总是会及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同时,经过8年的变革,中粮由内而外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粮集团的显著变化,与宁高宁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关系密切,以下是宁高宁的谈话录。

企业是一个浑然一体生命,是个生命体。我认为,任何想用一个局部来解决一个局部的想法都是错误的。每一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思想体系,而且每个逻辑步骤之中都有一个小的体系,都是非常丰满的,比如说定位,它成熟之后就能够自成体系,它会通过客户分析、竞争力分析、资源分析,来达成战略的定位。

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往往会随着不断变大、变复杂而难以驾驭,并不总是按照人们的美好意愿而行。大企业交易成本不一定低,效率不一定高,大企业的内部很容易形成单元和部门之间的分割、保护,甚至互相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因为角度不同,利益不同,业务环节不同,甚至因为不同层面员工的认识水平不同,年龄不同,大企业在貌似强大的外表下,可以变成许多各自为政的小组织,在资产负债表上看起来规模很大,但在整体竞争力上会很弱。如果再加上公司的多元化、并购、国际化和不同地域的业务,企业就更要面临着在庞杂组织架构下形成一体的竞争力的问题。

一个整体的企业才是一个大企业,许多分割的小单元、小公司组成的企业,资产再大,也称不上真正的大企业,现在企业一说要改善管理水平,习惯性的做法就是开个会,发个文件,制定个规章制度,甚至成立新的部门,所以企业的事就越做越繁琐。在解决问题中又制造了新问题出来,新的问题其实很严重,因为它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效率,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它并不能真正提高组织的整体水平和决策质量,可能连最初想达到的规范流程目的也落空了。我们在认识水平上、文件水平上的提高并不能轻易地实现在经营中提高决策水平,在多层次多部门的组织架构中没有能让组织成为一个有机协同、没有功能遗漏的整体,所以企业里常说这事要协调、要沟通。

我们认为,一个能够在不追加投资、不增加流动资金、占有资源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和回报率的企业,才是最健康的企业。强调资产自身增长的有机性,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思维,要用内涵的、有机的竞争力来看自己,要更多看自身的管理能力、竞争力,而不单单是规模和战略布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再去做并购、去投资,我们只是在强调和平衡外延成长与内涵成长之间、有机成长和无机成长之间的关系。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不能不断进步,进步的速度和质量最终会决定竞争中的胜负,进步的能力比起点重要。企业能持续进步需要的条件很多,是要根植在企业组织中的。某一笔业务做得好,某一项投资成功,某一年业绩突出都不能说明企业是进步型的企业。企业的进步可能得益于整体经济环境、行业环境、新技术、新产品、管理效率层面的改进,或战略方向的创新,但这些因素都可能很快发生变化。进步型企业的核心是要有一个根植在组织深处的动力。一个开放、反思的学习系统,一个包容、理解、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在学术上流派很多,仅仅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应包含什么内容就争论不休。但从企业战略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的作用来看,战略在根本上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商业过程的团队的思维方式。战略过程是开启团队思考的过程,无论花多少钱请咨询公司来做,还是花多少时间自己来研究,其实都是形式。战略制定过程中写成的厚厚的书只是阶段思考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团队是否由此进入了不断系统地思考战略的状态。只有这样,战略才能与组织架构、执行形成有机的整体。

战略思维作为团队的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应该在思维上建立战略单元有机协同的观念;战略思维应该是行业的、产业的,是积累成长的过程,是建立在适应市场的商业模式上的,可增长、可复制、可以形成产业、行业地位和竞争能力的,而不是投机性的、一次性的随机生意;战略思维应该是前瞻性的,对行业、趋势、经济环境有深刻认识的,是主动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仅看到眼前的、被动的应付;战略思维应该是创新、创造的过程。是跳出老圈子,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产品,组织别人资源达成自身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不是凭习惯和传统做法工作的态度;战略思维的过程应该是一切从需求、从客户出发的过程,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市场是最后的裁判,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想做什么的供给方思维;战略思维也是充分认识到风险和困难的过程,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而不是盲目乐观和容易动摇的;战略思维更是审视自身能力、提升自身能力、发挥自身能力,特别是团队能力的过程,是团队共同进步的过程。建立了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才能使战略变成活的,是血液中的,不是写在纸上,摆在书架上的。

核心竞争力非常具体、生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概念。迈克·波特对竞争战略的论述,讲的是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集中。在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下,60%~70%以上的企业把成本作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大家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晰:团队、文化、渠道、组织能力都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确切说,这些只是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组织、团队、企业文化、内部管理理念或者使命,它的整个系统就会有问题。

竞争力有很多表现,首先,核心竞争力是客户能够从企业的服务和产品当中感受到的东西。客户和我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我们往往是从门里面往外看客户,而他们是从外面走进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企业因为自身系统出了问题而影响到产品,客户是不会原谅的,他们会马上选择别的产品。其次,大家说战略、行业、规模、地域、未来洞察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德鲁克认为洞察力就像赌博,靠的不是自身的能力。但是没有洞察力也是不行的,GDP的增长、消费品的趋势、产品的成长等等需要一定的预测,其中的关键是在预测之后能够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内部的核心能力,不管行业环境怎么变化,我们都能够应对。第三,产品能力。产品能力包含成本、差异化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成长性的行业中,增长比对手快一些、毛利高一些,通过成本、差异化和创新进行内涵式的成长,几年后的生意肯定能胜出竞争对手,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