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凉州沙产业发展的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凉州沙产业发展的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浅述了凉州区发展沙产业的必要性,总结了沙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凉州区发展沙产业总体思路及相关措施,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目的。

关键词:凉州区;沙产业;发展思路

沙产业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农业型产业,发展沙产业是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区努力调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比例,在已建成的农业节水示范基地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沙化土地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利化土地节水植被与恢复技术、沙化地区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1 基本概况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处于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全区总面积5 081 km2,其中耕地面积9.67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9.27万 hm2。辖38个镇,总人口101万。辖区北部的九墩、下双、长城、吴家井等4个乡镇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我区是石羊河流域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水资源最缺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辖区内基本没有矿产资源。

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我区年降水量160 mm左右,蒸发量2 020 mm,境内共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河流4条,均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4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9亿m3,其中西营河3.75亿m3,金塔河1.41亿m3,杂木河2.44亿m3,黄羊河1.40亿m3,全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包括重复利用部分)为2.861亿 m3,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661亿 m3。凉州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887 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7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8 %,667 m2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05 m3,占全国667 m2均水量的34 %,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相近。全区农业灌溉用水多年平均为10.20亿m3,占社会总用水量的95 %,正常年份农田灌溉用水缺口在

1亿m3左右,干旱年份缺口更大。

3 沙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

3.1 人们对发展沙产业的认识还不足

我区的干部群众都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认为防风治沙、发展沙产业是民勤人的事情,与凉州关系不大。孰不知唇亡齿寒,如果不加大沙产业发展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今天的民勤就是明天凉州的缩影。

3.2 水资源供需水矛盾加剧

201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0.44亿m3,较2006年用水量减少2.09亿m3,到2015年要限制在10.27亿m3。同时,上游来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利用水资源量在逐年削减。随着“经济增长、用水增加、水资源量减少的‘两增一减’”趋势的明显,全区供用水矛盾仍将突出。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凉州区现状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2 %以上,农业为用水大户,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显现出了各行业之间的用水矛盾,必须遵循“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的原则,大规模压缩传统农业种植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的种植比例,发展低耗水高效益的沙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通过沙产业规模效应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3.4 沙产业发展滞后,节水措施落实力度不够

近年来,在区政府的大力号召下,把沙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发展,有关部门虽加大了沙产业发展和节水措施的推广力度,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大力推广沙产业技术,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总体来看沙产业还不够理想,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3.5 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体系不完善

全区沙产业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布局不合理,普遍缺乏名牌产品支撑;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够完善,合同约束力和履约率较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偏低,质量检测、监督、执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流通现象较为普遍。

3.6 投融资渠道不畅,研发资金短缺

沙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薄弱,财政困难,对民间资金等吸纳力不强,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和投入模式。特别是在沙产业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新材料应用等技术难题的攻关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科技不够发达,人才奇缺。

4 凉州区发展沙产业的思路与模式

4.1 优化资源,调整结构

沙产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使其资源不断发展和再生,通过合理利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因此,要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准确制定出产业发展方案,大力发展以节水灌溉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按照品质优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使沙产业的发展建立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以及生物链原理,建立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2 夯实基础,注重实效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和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相统一的农业。

4.3 立足实际,发展特色

(1)要探索沙产业建设的新模式、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如:沙区特种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养殖业技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灌溉、无土栽培,利用沙区资源生产的饮料食品的加工设备。

(2)开发沙生植物保健品、沙生珍贵药材、果品与饮料系列产品。发展板兰根、甘草、麻黄、枸杞、黄芪、肉苁蓉等中药材的种植。

(3)开发畜牧产品的系列化加工。

(4)油料及经济作物的系列化加工。酿造葡萄、食用油、酒类、食用菌等。

(5)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及其产品。主要发展日光温室。

(6)林业系列产品产业。沙枣林、红柳、速生杨、芨芨草、沙葱、沙棘、沙柳等产品。

(7)开发沙区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凉州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沙区人文、地理、自然、历史等独特的资源和潜在的资源,积极培育发展沙生植物观赏、大漠探险等沙区旅游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沙区资源的效益。尽快做好旅游生态线路即:沙漠公园旅游观光开发皇台葡萄基地、山东威龙葡萄基地、黄羊河农场生态旅游观光线路,大力开发沙区“农家乐”的旅游新景点,发展与旅游业配套的工艺品业、印制业、服务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