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官兵健康重如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三医院坚持把部队官兵的健康放在首位,坚持姓军为兵的服务方向,满腔热情地为部队服务,赢得了官兵的交口称赞,医院连续三年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日前,当笔者走进第三医院时,一股为兵服务的新风顿时迎面扑来。
“飞越迷雾”把职责看清楚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部队至上,官兵第一”。可要真正做到让基层官兵认可甚至称赞,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曾有一段时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上部队医院向地方开放后客观上存在着收地方患者挣钱、收部队患者赔钱的问题,一些人对来院就医的部队官兵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关爱。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为兵服务是最大的政治,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后,在总部文件的基础上,迅速出台了《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的补充规定》和《为部队服务达标考评细则》。在为兵服务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凡部队官兵反映的问题查实后所在科室人员年终不予评功评奖,不得晋职调级,并扣发相关人员的超劳补贴,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给所有住院官兵发放《医德医风调查表》,官兵出院时将该表投入监督箱,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设立医德医风监督信箱,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聘请军内82名官兵担任为兵服务监督员;坚持定期到基层部队走访,征求体系部队官兵的意见;机关职能部门通过查房、召开伤病员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门诊和住院官兵的满意率随机进行抽查,每月对官兵的满意率进行讲评。
认识到位,服务就能到位。他们为兵服务招数迭出:在军人伤病员实行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住院“六优先”的基础上,设立军人门诊室,由副主任以上的医师负责接诊。为满足军队患者的需求,医院坚持做到军人住院随到随收,医疗仪器全部免费向军队患者开放。近年来,在医疗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医院投入400多万元,对军人病房进行了改造装修,每个科室都把最好的病房设为军人病房,给军人病房配备了电视、空调、中心供氧设备,建立起了宾馆式的军人病房。军人伤病员采院就诊,因特殊情况当日不能返回营区的,医院还免费提供食宿。对住院的手术病人,术前送鲜花,术后提供3天的特殊饮食等。
采访中,笔者在医院看到这样一组数字:2003年,该院从医疗收入中补贴部队医疗经费783万元;2004年,补贴部队医疗经费820万元;2005年,补贴部队医疗经费875万元。去年以来,收治军内病人12949人次,并实现了零投诉,军队病人的满意率达98%。
爱兵总是“心太软”
面对琳琅满目的锦旗和奖杯,第三医院院长郑永军却有着自己独到见解:金奖银奖,不如部队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战士的口碑。
二炮桌部士官许强每次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第三医院的。在这之前,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红斑狼疮。为治病,他先后到北京、兰州、西安等多家军内外大医院,但终因病情已到晚期,无法彻底治疗,败兴而归来到第三医院时,他的病情已发展到尿毒症晚期,所有的化验指标都不正常,电解质紊乱,全身水肿,严重虚脱。面对这样一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面对每天上百元的蛋白制剂和特殊用药,医院何去何从?许强的病情牵动着医院党委每一个人的心。每天交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讨论他的病情,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的用药跟上了没有。就这样医院硬是先后八次把许强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有时因病情需要,需将许强转到上级医院,但许强仍坚持住在第三医院。他时单位负责人和医护人员说:“我那也不去了。就是死在三院,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第三医院就是我的家。”
“我就要离开人世了,你们一定要代我为医院心血管病科送上一封感谢信……”,这是一位反复多次在第三医院住院的某部干部师作声在弥留之际给子女留下的遗言。师作声的子女双眼含泪。把一封蘸满泪水和深情的感谢信送到医院,感谢医务人员对他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第三医院精神科的病房里住着一个老病号,该病人从1973年2月住进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至今已有33年了。33年来,先后有9名护士长、152名护士给他做过护理。谈起这事,该院政委张黎光深有感触地说:“部队医院始终姓军。为兵服务是我们第一位的职责,广大指战员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服好务。
为军服务“我心永恒”
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这已成为第三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识。官兵需要的就是医院应该做的,为确保为军服务的质量,近年来医院做了不少实事:
组建巡回医疗队。医院每年都要组织专家医疗队,上高原、穿戈壁、下大漠、钻深山,为官兵送医、送药、送技术。前年,近60岁的精神病科主任、全军精神病专业副主任委员王惠利同志带领3名技术骨干。跨体系深入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海格尔木青藏兵站部两个精神痛发病率较高的部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受到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患疑难危重病的偏远官兵只需打个电话便可得到专家“面对面”的会诊和指导,结束了边远地区官兵看病会诊难的历史。
进行技术帮带。该院与体系部队签署了技术帮带协议,对基层部队医院和卫生队在人才、学科、管理和业务技术方面进行帮带和设备扶持,免费接受体系部队医务人员到医院进修。4年来,为体系队赠送了价值达60多万元的医疗器械,培训医护人员520余名,有效地提高了体系部队的自身医疗保障水平。
建立医疗站。为使医院保障平台向基层一线部队延伸拓展。今年4月,医院在为兵服务方面又有新举措:在远在200公里之外的68202部队医院设立第三医院天水医疗站。医院每月定期派出医疗专家组成员到医疗站坐诊,为官兵进行面对面的服务,对部队中的慢性病患者确定诊疗方案。同时,医院还郑重承诺,医疗站为军服务支出的费用全部由第三医院承担,不给部队医院增加负担。该医疗站的成立,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边远地区官兵看病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部队卫勤保障瓶颈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医疗保障贴着部队行、伴着部队走的卫勤保障新路子,受到了总后卫生部李建华部长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