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至少在现阶段,这是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虽然很多学校(包括名校在内)都在寻求“特色”办学,但最终都还得把指挥棒挥在学校的核心工作――抓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来。社会、家长以及学生最后用以选择和评价一所学校标准的时候,都把这所学校一届毕业生究竟能考几个重点高中作为主要依据。所以,要想真正发展好一所初级中学,切切实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才是唯一的途径。但是在当前的很多农村中学,这一目标却成了空中楼阁,让学校管理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教师队伍问题

具备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的现状为:

1、思想消极,无进取精神。农村中学基本属于“四差”(地理条件差、福利待遇差、社会治安差、具体教学和生活条件差)环境,所以能走的教师基本都走了,暂时留下来的思想也难以稳定,很多教师都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昏沉日子。就连平时评优、3%等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的问题也漠不关心,更不要奢求他们理解、关心和支持集体或学校了。也许唯一让他们思考的问题就是“我到底能不能离开这儿”“我到底哪天能离开这儿”,这时学校制度里的诸如扣分等条例就显得十分苍白无赖。

2、新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就整体而言,高校扩招以后走出的毕业生和扩招以前走出的毕业生相比,各方面的素质都有所差距。首先体现在思想素质上,新教师相对来说重利轻德。凡事讲究报酬,做事前总要先问“有钱没有”“有多少钱”,从这些方面不难透视出一部分教师受当前的经济思潮影响过深,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其次,体现在业务素质上,一些新教师的课堂让人不敢恭维,缺乏基本的上课环节和方法,甚至一学期下来上不了一堂合格课的也大有人在,在这方面家长和学生的反映也特别大。(这个问题在新教师聚集的偏远学校相当突出)

3、调动过于频繁。很少有教师能够把学生从一年级接手带到毕业,所以很难让教师会去想办法制定一个相对长期的教育教学计划,而学生也在年年(甚至期期)为适应新教师而努力,并在这一恶性循环过程中消耗着他们的灵气,消耗着他们的青春年华。而学校也会在教师队伍不断的更新中变成永远也确定不了骨干教师队伍的年青教师俱乐部。

相应对策及改进措施:应加大对农村中学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新教师上岗考试内容,注重师德修养,增加专业考试,对实习情况实行要证和实地调查;给学校真正的竟聘上岗人事权;继续加强教师聘任年限制,坚决废除商调制;结合主管部门,加大常规督查力度。

二、师生管理问题

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这种巨大的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导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特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一)尊重师生,使其学会自我尊重

在农村,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发扬“三苦”精神,即教师苦抓、学生苦学、家长苦供,就一定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农村学校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安排了早自习、晚自习、午自习等。这种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做法,表面上学生迫于学校及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学习,而实际上由于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他们只好在那里消极怠工。“长此下去,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能知道些什么呢?”目前,“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广大校长的共识。“以人为本”,主要就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客观规律,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探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不可再闭门读死书了。学校管理者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大力开展“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并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尊重学生还要求我们提倡蹲下来的教育,建立以尊重为前提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尊重就不可能达到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以人为本”,不但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只有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教师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教师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二)发现闪光点,使其学会自我发现

学校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对人的“管理”的含义绝不等于单纯的对人的“管束”、“要求”和“制约”,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不相适应的。学校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在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学校领导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教师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加智者。也就是说管理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被管理者(学生和教师)的兴趣、需要、优势和长处,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创造相应的条件,营造适宜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激励师生,使其学会自我激励

学校管理就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离不开激励,而激励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在和谐、宽松的心境下,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激发。满足师生合理需求,激发师生进步动力。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源泉,教师的工作动力,无一不是由其需求引起的。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挑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在激励的文化氛围中,让其学会自我激励。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虽然能使师生产生一愉快的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一般是短暂的、外在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激发师生的内驱力,即引导师生学会自我激励,形成内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