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儿童气质与社会化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气质与社会化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的发展,在生命初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尤为重要。气质是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和影响。文章通过对气质与依恋、良心、同情心和延迟满足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社会生活能力、行为能力、焦虑等不同角度探讨气质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气质特征;社会化;儿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63-02

一、引言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个体习得基本生活生产技能,遵从社会规范,形成社会人的过程;也是人与社会双向运动,由生物个体转化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气质主要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是相当稳定持久且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心理特征。气质特征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紧密相关,气质特征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预测和影响。探讨儿童气质与社会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对依据儿童气质特征促进其社会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儿童气质与社会化的理论介说 1.气质调节理论。Streslau基于Tomaszewski的气质活动理论,发展了气质类型学说[1],以气质对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为切入点,将气质概念重新予以心理学的阐释,提出了气质调节理论。Streslau从厘析气质与人格的关系出发,认为气质与人格具有相互依赖性,是个体重要的外部行为方式。气质是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参与者,人格的发展受气质调节环境刺激的影响,反之,人格通过调节刺激需要影响气质发展。 2.行为—基因理论。Buss和Plomin的行为—基因理论认为气质存在先天遗传性,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气质在儿童早期出现,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气质属于儿童早期的人格特质,属人格特质稳定且变化较少的维度。研究者认为气质维度可能与儿童社会性情绪存在密切联系,个差异主要受社会性情绪影响,社会性会通过气质影响儿童早期发展及其亲子关系,进一步证明儿童社会化以气质特征为基础。 3.Kagan的气质理论。Kagan反思前人研究,借助神经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开拓了气质研究的全新视角。[2]将气质类型划分为极端的抑制型和非抑制型,认为气质是生理基础与个体的聚合体,气质类型是生命初期受环境作用所呈现的产物。儿童早期的气质具有行为和生物基础的遗传性,能依据儿童个体经验调节基因表现。 此外,我国学者刘文、杨丽珠认为儿童气质受生物因素制约,是个体最稳定最早表现出来的方面,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3]儿童气质具有生物遗传性,体现个体生命差异,能够预示反应个体的外化行为。 三、儿童气质与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1.气质特征与儿童依恋形成。研究表明气质类型与儿童依恋风格的形成密切相关,尤其是气质对依恋发展有一定影响。最初Kagan根据Thomas和Chess所划分的气质类型与儿童依恋类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提出了依恋的气质假说: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依恋风格由儿童气质决定,儿童依恋体现了自身的气质,儿童气质维度会影响儿童依恋风格的形成。Van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Kagan的气质假说,研究表明婴儿气质消极情感的表达会影响母婴互动的质量,进而对依恋风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孟群等人研究表明,儿童气质与依恋关系密切,气质影响着依恋的形成发展[4],尤其是儿童气质因子与依恋分数紧密相关。 2.气质特征与儿童良心发展。气质的不同维度对儿童良心产生不同的预测作用,并直接影响儿童良心的发展。Kochanska认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气质会直接作用于儿童良心的发展[5],研究者认为气质是儿童早期内化的基础,婴幼儿气质可能与良心的具体行为存在直接相关,并以气质与社会化为切入点研究儿童良心,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认为在儿童发展不同时间维度上三者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存在,具有调节发展的作用。梁宗保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Kochanska的结论,发现气质对良心有直接的影响。[6]研究者通过测查儿童气质特点与良心发展,表明儿童气质特征与良心存在直接作用,作用因气质变化而存在差异,儿童气质维度对良心发展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3.气质特征与儿童同情心水平。气质类型差异对儿童同情心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与儿童同情心发展存在效应差异。Jutta探讨了儿童气质与同情心的关系,[7]研究发现气质维度与同情心水平存在高度的一致性。黄文澜等人进一步从气质不同类型的角度出发,探讨气质类型与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相互关系。[8]研究表明气质特征并非独立影响儿童同情心,大部分气质维度与同情心水平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儿童气质类型影响同情心水平,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同情心水平发展存在差异。 4.气质特征与儿童延迟满足。气质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延迟满足的生理机制是气质特征,儿童气质特征与延迟满足能力发展密切联系。杨丽珠等人运用实验法结合问卷法,探察了儿童气质特点与延迟满足的关系。[9]研究表明儿童气质特点与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紧密相关;气质维度对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四、气质特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气质特征对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预测与影响。气质特征对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有预测作用,儿童自我调节能力受不同气质维度的影响,气质与儿童自我调节的结合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和较强的预示性。研究表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与气质特征紧密相关[10],气质不同维度和年龄因素共同对儿童自我调节能力具有预测作用。Gross的研究表明儿童气质特点与情绪调节也有密切关系,认为情绪性是儿童气质固有的特征,气质特征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因不同维度而异。教育者应以气质类型为依据,改变传统观念,正确合理地认识气质。利用两者结合对社会化重要作用的预示性,在认知、行为举止等方面予以强化,促使儿童自我调节能力良好发展,克服因调节适应能力不良而引起的社会化障碍。 2.气质特征影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气质特征能预示儿童生活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社会生活能力因气质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气质特征不同社会能力低下检出率也存在差异,气质类型易养型和中间偏易养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大可塑性。[11]也有研究者依据儿童气质特征对其实施早期教育,结果发现对于不同气质类型儿童针对性的早期教育其影响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依据以上研究,教育者应抓住儿童气质可塑造性的特点,合理实施早期教育,对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提升儿童社会认知和接受能力,促使其社会化良好发展。 3.气质特征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气质特征能显著预测儿童行为问题,气质类型与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研究者探析儿童气质类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认为气质类型与行为因子密切联系。因气质类型不同,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尤其困难型和迟缓型气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12]也有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因性别与气质特征密切相关,性别不同气质特征与行为问题差异显著。[13]关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气质特征的研究表明,发生率较高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儿童气质特征密切相关,行为问题因性别因素存在气质维度的差异,气质影响儿童个性发展。[14][15]此外,张佩斌等人探析儿童气质特征与意外伤害的关系,研究表明意外伤害倾向性与气质特征密切相关。[16]事故倾向性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比较差异显著,气质维度活动量与事故倾向性显著相关。针对儿童行为问题,气质作为心理、行为预防与保健的依据之一,应以气质为线索积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应积极干预儿童早期对社会的接受与内化,提高其对成人和社会规则的内化水平,预防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应对已有行为问题儿童,教育者应掌握教育的适当策略,正视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减少儿童心理消极不良因素,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个性化良好发展。 4.气质特征影响儿童焦虑反应。儿童焦虑受气质特征的影响,焦虑水平因气质维度不同而异,儿童的行为抑制可能是导致社交焦虑和分离焦虑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学家Tschann认为,主体内部和外部双因素交互作用会导致幼儿焦虑的产生,研究发现气质和家庭环境双因素交互作用对幼儿焦虑具有影响。[17]王美芳等人研究也证明了以上结论[17],并指出在气质部分维度与幼儿焦虑负相关显著,反应强度维度则反之;幼儿气质类型与家庭环境的交互作用明显影响幼儿的焦虑反应。刘惠军等人研究表明儿童气质类型与入园焦虑程度密切联系,儿童气质特征消极型比积极型表现出更强烈的入园焦虑[18]。 如上所述,气质对儿童内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通过作用于儿童与环境互动、同伴交往等,进一步影响儿童焦虑的产生及水平。教育者一方面应以气质为依据,注重积极关注孩子焦虑程度变化及调整教育方式,进行长期的干预,促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同伴、环境和社会,减轻缓解焦虑。另一方面教育者应建立适宜的规则,保持控制性合理,给儿童提供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积极地适应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4]Strelau,J.The regulative theory of temperament:current statu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5,20:131-142. [2]Kagan J,Snidman N.Infant predictors of inhibited and uninhibited children.In:SuciG,Robertson J ed.Future directions in infant development research.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1994.73. [3]刘文,杨丽珠.基于教师评定的3-9岁儿童气质结构[J].心理学报,2005,37(1):67-72. [4]孟群,静进.九江市城区2-6岁儿童气质特征和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0,18(10):767-769. [5]1[8]Kochanska G,Aksan N,Carlson JJ.Temperament,relationship,and young children’s receptive cooperation with pare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5,41(4):648-660. [6]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儿童气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良心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90-95. [7]Jutta Kienbaum,Cordelia Volland,Dieter Ulich.Sympathy in the context of mother-child and teacher child relationships.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1,25(4):302-309. [8]黄文澜,杨丽珠.3-9岁儿童同情心与儿童气质类型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29(3):57-61. [9]杨丽殊,刘文.幼儿气质与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4):784-788. [10]刘文,彭菲菲.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245-250. [11]陈灵.学龄前儿童气质、智能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5,27(5):406-407. [12][14]雷素姣.早期儿童气质对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10-111. [13][15]邹华,匡桂芳,傅平等.4-5岁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7):593-595. [16]张佩斌,邓静云,陈荣华等.儿童意外伤害的倾向性与气质关系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5):297-299. [17]王美芳,张燕翎,于景凯等.幼儿焦虑与气质、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3):371-373. [18]刘惠军,于潮杰,李洋等.入园焦虑儿童的心理理论及其气质类型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6):496-498.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大庆师范学院基金项目(11SK09)资助 作者简介:张鸿宇(1987-),男,甘肃张掖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硕士研究生,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长春130024);程利(1972-),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方向(大庆 16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