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郑县魔芋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郑县魔芋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南郑县具有悠久的魔芋栽培历史,县内建成魔精粉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鲜魔芋20万吨,企业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县内适宜栽培的区域较大,但是栽培分散、面积较小,产业优势发挥受限制,针对本地魔芋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等对策,促进魔芋产业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魔芋;产业;对策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南郑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强化服务,增加投入,使魔芋生产面向市场开发的商品化效益农业发展。这有力地促进了魔芋种植、加工、销售热潮的兴起,使魔芋成了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值、财政增税的新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生产基地基本形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魔芋已扩大到1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产区集中的魔芋原料生产基地。全县种植魔芋300亩以上规模的乡镇有10余个,其中歇马乡,牟家坝镇,小南海镇种植面积7000多亩,有30个种植大户的户均面积在3亩左右。

(二) 鲜芋产量显著提高。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和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鲜芋平均亩产实现了从几百公斤到1500多公斤的跨越。

(三) 种植技术不断完善。各级农业部门根据魔芋喜阴怕晒、喜温暖湿润,怕旱也怕渍的生长习性,积极探索高产栽培措施。

一是综合防治魔芋的软腐病和白绢病。采取轮作换茬、土壤及种子消毒、间作套种、药剂种子包衣和筛选高效杀菌剂等多种综合措施,攻克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取得了一定效果,使病害发生率降低30%以上。

二是开展魔芋高产科研攻关。探索出了适合不同海拔高度的间套模式,即:低山推广“魔芋—小麦—玉米”窄带三熟间套模式;二高山推广“魔芋—玉米”中带两熟间套模式;高山推广“魔芋—玉米”宽带覆盖间套模式。

三是试验总结出了粮魔、林魔间套、插花种植、挖大留小、秋冬季播种、作物稽秆覆盖和芋鞭留种等多种栽培新技术。

(四)产后加工逐步深化。以城关镇白家湾村,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增添加工机械设备,改进加工工艺,使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加工产品日益增多。全县现有魔芋加工企业1个,加工设备1套(台),其中有在国内处先进水平的魔芋角生产线、微粉生产线。加工车间6000平方米,年加工鲜芋能力可达20万吨,加工的主要产品有芋角、精粉、微粉等。

(五)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据统计和测算,魔芋产业给农民、企业和财政都创造了较好效益。一是农民每年种一亩魔芋可增收1000元以上。企业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毛利500万元。二是加工企业年产值1500万元以上,创利500万元以上,增加税收近50万元。

二、主要问题

我县魔芋产业发展虽有一定基础,深度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病害发生严重。随着魔芋产业发展,软腐病、白绢病蔓延成灾。成为魔芋产业发展的首要障碍因子,目前仍然是只能预防而不能根治,由此加大了芋农的种植风险,导致部分重点区域面积有萎缩的趋势。

(二)加工原料明显不足,本县贵明魔芋制品厂年加工鲜魔芋2500吨,而本县每年只能提供鲜魔芋200吨左右,其余加工原料均要从外省调运。

(三)产业建设体系不顺。产业化建设调控力度尚显不够,在产业化进程中,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不协调,种植魔芋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种植效益日益收窄,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企业缺乏流动资金。魔芋加工企业在收购原材料时严重缺乏流动资金,极大的影响了企业自身效益和农民的种植收入。

(五)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魔芋产业化认识不够,缺项目、缺工作经费,缺专业科技服务体系,使生产情况调查、市场行情调研、项目争取和产业协调等日常工作难以开展。

三、发展思路

根据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要继续坚持“生产投入以农民为主项目带动为辅、加工投入以企业为主、科技投入以政府为主”的产业开发思路。在指导思想上,生产加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科研、连农户的路子,加速推进魔芋生产产业化、加工系列化、经营一体化、质量标准化、产品商品化。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把我县建成魔芋原料生产及商品生产大县,使魔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四、魔芋发展对策

(一)强化基地建设。根据市场行情和资源潜力,着力抓好魔芋原料基地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近年来魔芋原料紧缺的问题。首先,要科学区划,把魔芋种植调整到最适区域。根据魔芋生长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在我县要把魔芋种植区域调整到海600—1200m的南部山区。其次,选用高产量、高含量、高抗性的魔芋品种,既要在现有花魔芋、白魔芋中选择变异良种,又要积极引进珠芽魔芋等新品种。在歇马乡、小南海镇青树镇各建立0.5万亩的魔芋良种繁育基地,解决种源紧缺的问题。其三,要探索、总结、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其四,要预防病害,组织动员农民改成片种植为房前屋后种植,改连作为轮作,改满播为间作套种,以形成“小型大规模”的基地格局。

(二)扶持龙头企业。产业能否兴起,重在龙头企业。只要能使农民得到实惠的企业,不管是国营、私营还是外资企业,都要在信贷资金、政策扶持、科技开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使企业在收购原料、加工工艺改进等方面有充足的资金。

(三)搞好典型示范。为促进魔芋产业向高产、高效发展,以典型、样板示范为切入点,在全县主产区域内建立高产栽培示范片,并大力开展宣传。以高产典型鼓舞人,高产示范引导人,技术培训引导产业大发展。

(四)狠抓科技进步。一是进一步研究魔芋“两病”的综合防治对策,采取轮作换茬、间作遮荫、魔芋包衣、科学施肥、种芋和土壤消毒等综合措施把病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开展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筛选、审(认)定工作;三是开展鲜芋的贮藏保鲜研究,减少贮藏损失。

(五)广辟投资渠道。首先,要强化项目意识,确立依靠项目开发产业的指导思想,通过项目论证,着力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其次,积极争取东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投资,努力吸引外商投资,积极鼓励社会投入。在继续发挥民营经济和农民投资主渠道的同时,坚持“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资本运营方式,吸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魔芋产业。第三,要加强信贷支持。对于魔芋产业深度开发,应按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有关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六)完善科技服务机制。走贸工农、产加销和科研一体化的大产业化经营路子,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科研”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供、销、研关系,企业提前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鲜魔芋订单合同,使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诚实守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建立魔芋专业合作社,通过魔芋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芋农入社,提高魔芋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在当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设立专门的魔域科研的服务机构,向农民、企业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二是对当地魔芋生产上存在问题及生产技术进行科研攻关,提高魔芋的产量,增加农户的种植效益。三是利用农业信息网为媒体,加强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