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交友 第1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友 第1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号美文】

朋友(节选)

贾平凹

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现在,街上的小青年有江湖义气,喜欢把朋友的关系叫“铁哥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说,以为是铁焊了那种牢不可破,但一想,磁石吸的就是关于铁的东西呀。这些东西,有的用力甩甩就掉了,有的怎么也甩不掉,可你没了磁性它们就全没有喽!

我在乡下的时候,有过许多朋友,至今20年过去,来往的还有一二,八九皆已记不起姓名,却时常怀念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我个子低,打篮球时他肯传球给我,我们就成了朋友,数年间形影不离。

在名与利的奋斗中,我又有了相当多的朋友,但也在奋斗名与利的过程中,我的朋友交换如四季。我做过大概的统计,有危难时护佑过我的朋友,有贫困时周济过我的朋友,有帮我处理过鸡零狗碎事的朋友,有诬陷过我的朋友,有加盐加醋传播过我的隐私而给我制造了巨大的麻烦的朋友。

也就有人说啦:你最大的不幸就是不会交友。这我便不同意了,我的朋友中是有相当一些人令我吃尽了苦头,但更多的朋友是让我欣慰和自豪的。过去的一个故事讲,有人得了病去看医生,正好两个医生在一条街住着。他看见一个医生门前鬼特别多,认为这医生必是医术不高,把那么多人医死了,就去门前只有两个鬼的另一位医生家看病,结果病没有治好。旁边人推荐他去门前鬼多的那医生家看病,他说那家门口鬼多这家门口鬼少。旁边人说,那家医生看了过万病人,死50个,这家医生在你之前就只看过两个病人呀!我想,我恐怕是门前鬼多的那个医生。

我对于曾经是我朋友后来断交或疏远的那些人,时常想起来寒心,也时常想到他们的好处。如今倒坦然多了,因为当时寒心,是把朋友看成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殊不知朋友毕竟是朋友,朋友是春天的花,冬天就都没有了。朋友不一定是知己,知己不一定是朋友,他既然吃我,耗我,毁我,那又算得了什么呢。皇帝能养一国之众,我能给几个人好处呢?这么想想,就想到他们的好处了。

(选自《朋友》,有删节)

写作借鉴

语言平实朴素,是本文最大的特点。表述无雕琢之痕、矫揉之态,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结朋交友的感悟,收到以俗为雅的效果。作者用巧妙的比喻,选取人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磁石、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来诠释朋友的含义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述两个医生门前鬼多少的故事,来体现自己的交友之道和对人生哲理的洞悉,在朴素自然的描述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二号美文】

有谁共享,有谁分担

张曼娟

在一场以“经营亲密关系”为主题的讲座中,我设计了几个题目,“如果你中了十亿元,你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几个人?”我听见有人说:“如果中了十亿元,我会消失。”消失到哪里去呢?消失是不是意味着要到另一个地方展开新生活,并且断绝一切旧关系?那是不是就表示旧生活中,竟无一个可爱之人,没有一件可恋之事?如果真是这样,人生不是太可悲了吗?

“如果你得了绝症,会有哪些人在身边照顾你?”我又丢出了这样的问题。多数人都能找到三个人以上,是那种不离不弃直到最后一刻的。我也注意到,有人竟连一个人也没找到。当生命终结的时刻,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人,那是怎样的孤独啊,简直比绝症更可怕。

其实,提出这些问题只是想让大家思索: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与你同享富贵,又有多少人可以为你分担痛苦。

小学时,我念过一首古代歌谣:“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小时候背得很熟,对诗意却是一知半解。在成长过程中,种种遭遇和经历,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歌谣中的含意。

人生都有得意与失意的际遇,也有软弱与坚强的时候,当我们运势正好,也许能做到亲切对待困顿的朋友;然而,当我们运势低落,却往往不能坦然面对鸿运当头的朋友,因为自惭形秽的缘故。

讲座结束后,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男人等着和我说话。他说这个检测做下来吓着了自己:“我发现如果中大奖,我愿意告诉好几个人,也愿意和他们分享。可是,接下来测试中提到的那些事发生的时候,我竟然找不到一个人分担……我是怎么了?”

这其实是表示他不信任自己身边的人。他以为这些人只能接受他的给予,却不愿意为他付出。我告诉他,还来得及,把自己交出去,把自己的软弱、困惑交出去给别人,学着让别人分担,让别人照顾。“你是一个好人,但是不要做一个孤独的好人。”我对他说。

生命其实是一个病场,没有人愿意孤孤单单身在其中。不要让自己孤独地住进绝症病房,能够把自己全然交托,便没有恐惧,能放心地交出软弱痛苦的自己,才是大自在。

(选自《读者》2010年第7期)

写作借鉴

全文以细腻的笔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的时候。作者从一次讲座写起,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而后进行总结并照应文题:“有谁共享,有谁分担。”接着引入作者儿时读过的歌谣,增加了语言的文学色彩,最后几段文字诠释了主题。文章首尾照应,语言流畅自然,娓娓道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