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股化症候群“变脸”港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股化倾向已是当下香港股市的客观现实,这意味着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了,进入香港的内地资金越来越多了,内地上市公司对香港股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其实,如果说内地化代表的是香港经济与内地加速融合的一个客观事实,那么A股化的说法,则更多掺杂着对于A股这个“欠发达/发展中(Developing)”证券市场资金、炒作风格入侵成熟港股市场的一种主观表述――而其中自然不乏对于A股市场环境的“妖魔化”。不过,无论是内地化还是A股化,这两种表述都在反应一个事实――在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了,进入香港的内地资金越来越多了,内地上市公司对香港股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而这个事实在未来的数年乃至十数年中,只会越来越普遍,并成为常态。

现象一:A、H股成港股主流

曾几何时,谈及港股,谈及恒生指数,汇丰控股(5.HK)是绕不过去的“地标”。的确,昨日曾经香港的“准央行”,作为少数在香港上市的国际化大型企业,汇丰控股在恒生指数的比重曾经达到1/3。毫不夸张的说,昔日汇丰控股的业绩和股价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被视为港股“标杆”的恒生指数的走势。

但是今时今日,谁都明白恒生指数怎么走,很大程度上要看内地概念股尤其是H股们的脸色。根据港交所的统计显示,2006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总市值的比重不过44%,而一年后的2007年则达到了58.1%。

对比2006年9月与2007年9月的港股十大市值公司,我们就会发现内地企业的数量由4家上升至6家。而在2006年9月,港股十大市值中的内地企业没有一家在A股上市,但到了2007年9月,6家十大市值的内地企业中除了中移动和中海油,悉数在A股上市。虽然目前AH股在两地尚不能异地抛售实现套利,但是这些AH股的A股溢价率伴随恒生指数服务公司推出AH股溢价指数后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A股与H股股价变动的关联性。

现象二:内地资金自由行

虽然“港股直通车”尚未真正实施,但是大量内地资金云集港股却是不争的事实。小打小闹者,趁着去香港旅游时在银行开个证券账户,存个三五万玩玩;而搞大者,通过地下钱庄汇出上千万资金进军港股的也大有人在。别的不说,光是看看有多少香港的证券经纪人或者他们的马仔(业务助理)活跃在内地帮助投资者异地开户,便可知道内地资金对于“港股直通车”之外的“自由行”有多么迫切的需求。

由于上述行为属于地下行为,所以我们不可能有任何严谨的统计数据指出到底有多少内地资金流入了香港证券市场,但是从诸多香港券商那里获得的不完全印象来看,这样的投资者不但很多,而且资金总规模也相当可观。考虑到内地资金进入港股市场偏爱的依旧是内地概念股,所以上述股份的成交额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间接指标。

前文提及,根据港交所的统计显示,2006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总市值的比重不过44%,而一年后的2007年则达到了58.1%。至于成交额比重,2006年9月,这市值44%的内地概念股成交额占比为59.1%,而到了2007年9月则占到了72.4%。毫不夸张的说,香港股市之所以能够在今年日成交额破千亿,港交所的利润之所以能够节节高,固然不排除国际基金吸引资金的功劳,但大量内地资金涌入熟悉的内地概念股进行短炒依旧居功至伟。

现象三:从溢价率到折价率

同一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交易存在折价或者溢价,这是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律,只不过A股相对H股的差价要来得比较大而已。而在看待A股与H股差价问题的视角上,也正反映出了港股A股化的变迁过程。

2005年或者2006年里的绝大多数时间,由于还没有那么多大盘股同时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所以同一股票的A股和H股之间的差价,并不是一个太多人关注的问题。至多是在评价A股是否有泡沫,A股估值是否合理时,会被拿出来一用。那时,人们关注的都是A股相对H股有多少的溢价――在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H股的价格代表着国际投资者对一家公司的合理估值,而A股相对H股的溢价则代表着内地投资者因为无法投资海外市场而给予A股的一个溢价,这个溢价代表着A股定价的不合理,早晚是要消失的。在那时,香港本地市场对于H股的A股价格是不关注的,即使在QFII出台后,也没有太多人将A股价格视作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虽然内地有研究者提出A股要和港股市场争夺定价权,不过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看来,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后来,伴随越来越多的H股回归A股,这些股票的A股发行价一下子成了香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不低的发行价更是成为了H股炒作的理由。那时候,港股市场流行的说法是计算H股相对预判的A股上市价有多少折价,若折价太大那么就存在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回首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在这些巨无霸回归A股前,哪一个的H股没有经历过一段疯狂炒作。

从溢价率到折价率,从数学上而言不过是计算公司的一个简单颠倒而已,但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而言,则是基准的变幻。也许,香港投资者永远不会承认甚至相信A股已经将对公司的定价权从H股手中夺了过去,同样也不会相信A股的价格代表着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但显然A股的IPO,A股的价格已经成为他们炒作不可回避的话题――即使这种关注是不情愿的――就像昔日他们接受普通话一样。

现象四:投行报告A股化

长期以来,香港股市之所以被视作一个成熟市场,关键就在于有大量的国际资金投资港股,同时众多国际大行同时也会就大量港股出具研究报告――更重要的是,这些大行的报告对于港股的一句一度往往具有点石成金的影响力。

笔者曾经和香港的证券分析师交流过,他们往往很不喜欢大量内地资金涌入香港,甚至称之为“扰乱市场”。其实,深究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充斥内地资金的香港市场,他们的报告越来越不准了。

研究报告这东西,几乎所有分析员用的模型都差不多,不外乎市盈率、现金流折现等方法,之所以结果不同,关键就是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判不同。在大家模型类似的前提下,一个分析师的评级、目标价准不准,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对于企业未来利润的预测。由于众多大资金会参考这些大券商的研究报告,一致行动,所以只要判断对未来利润的发展趋势,目标价准确性也会高上很多。

但是,今时今日分析H股,却绝非易事。一方面,许多大型央企的整体上市,为企业的未来利润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就像中国远洋明年乃至后年的每股利润肯定会有火箭式上升,但究竟能做到多少,实在不是容易判断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公司,国际大行的分析师也未必有把握,自然头痛;另一方面,大量内地资金涌入港股,它们的估值体系往往自成体系,对国际大行的报告并不太当回事,所以很多H股的股价在这些资金的哄抬下价格往往大大高于国际大行的目标价――这无异于狠狠得抽了它们一个耳光。

正是因为港股走势的A股化,让国际大行分析师对于港股的影响力减弱了,其报告的准确程度也大为降低,你说让它们怎么能不颜面大失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发发牢骚外,绝大多数外资大行只能伴随H股的大涨不断调高目标价位――而在基本面没有变化的前提下,不断调高目标价位本身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这种无能的表现,瑞银对于中国神华H股给出101港元的目标价无疑就属于集大成者。

国际大行在撰写研究报告时不采用现金流折现等绝对估值法,而采取与同类企业比较的相对估值法并不算少见,但以往都是以美国同类企业作为标杆来计算估值――这前提便是承认美股的估值合理。而此次瑞银采用A股的市盈率并15%溢价来计算H股估值,潜台词无疑是承认了A股定价的合理性――从昔日内地投资者以H股为合理定价,到目前竟然有国际大行竟然以A股作为合理估值水平计算H股的定价,这无疑是港股A股化过程中最荒唐最滑稽的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