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陵十三钗》 普世价值的公众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陵十三钗》 普世价值的公众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国人来说,南京大屠杀是块永远难以愈合的疮疤,每一次撕扯都带来揪心疼痛,每一次触碰也都引发漫天非议。这不,影片还未上映,便有教授抛出一篇“爱国主义”的宏文以示批判。然观罢影片则发现,“”纯属教授臆想,“爱国”却毋庸置疑。在众多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中,《金陵十三钗》第一次实现了普世价值公众表达,而这种表达,是依托通行世界的好莱坞法则来完成的。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混淆视听的道德立场,没有故作高深的人性反思,而是毫不暧昧地呈示正义与邪恶,不容置疑地表达对生命的爱与尊重,并且通过丰盈的细节和准确的铺垫,挖掘出一个个卑微个体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芒。按道理说,这种基调和技术组合方式在好莱坞电影里都是大路货,而在我们的银幕上,却仿佛久旱之后猝然降临的及时雨。

最首要的是叙事。在“第五代”早期,张艺谋不仅以其视觉天才傲视同侪,其影片的故事也最晓白通畅,这是他能够最早为国内观众和市场接受的原因。然而进入“大片”时代,丢弃了“文学的拐杖”,“张氏影片”一度变得虚空而混乱。这一次,依托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加上刘恒的二度创作,影片在故事基础上有了可靠的保障。从故事的逻辑来看,风尘女子为教会学生以命易命,并非谈得上多么高妙的立意,但却非常符合好莱坞电影的编剧程式,即非常环境中的人物境遇转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剧本进行了非常细致而有效的铺排设计,不断地让两组女性或明或暗地发生冲突,从中获得剧情推动的正面能量。

一方面是外在的推动,从争夺厕所的冲突中女学生因流弹的意外丧命,到日军搜寻之中被书娟有意放下的地窖盖板,阵营中的愧疚之情一直在积攒;另一方面是内在的觉醒,女性命运的相互垂怜以及不多的话语中带出的悲苦前史,都在不断催化着救赎与牺牲行为的实现。在这大脉络之下,剧本并未想当然地回避掉牺牲个体内心的犹豫、徘徊和恐惧,而让这些最终登上道德巅峰的神女们保有了常人的弱点和不足,使之获得更加立体的真实触感和丰富的人情况味。

某种程度上,影片堪称中国电影最接近好莱坞的一次尝试。不论是工业技术的高度匹配还是叙事方式的全面契合,还有那一点恰到好处的人道主义,使之像一架严密运转的复杂机械,每一个零部件都经过了反复的算计,精密异常,机械性能尤佳,却也先天地失去了几分粗粝的浑然之气。

即便是如此稍许匠气而欠缺了几分灵动,《金陵十三钗》于中国电影仍是难得的一部影片,放诸产业化以来的中国电影序列之中,更称得上是一部升级之作,它将《英雄》以降、倚重于香港制作模式的中国电影进一步推至一种必须变化的境遇之中。众所期盼的中国电影未来之途,应是更加本土化的题材选择,更加细密化的叙事流程搭配以及更加标准化的工业范式。简单来讲,十年摸索,通过与香港电影人的通力合作,中国电影已经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收获了初期战果;下一个十年,更多需要的或许是对好莱坞模式的多方位借鉴。这一回,张艺谋又走到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