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的现象,许多教师将整个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全部放在课堂教学40分钟上面,对于和语文教学有关的语文课外活动重视程度不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在时间与空间上面进行拓展,及时巩固与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课外活动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指导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发现是认识的主体,是内因。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领悟和发现,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从思想上有所准备,相关知识有所积累,学生的思维才有根据,“发现”才有基础。从而,每节课前我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关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同时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做好“圈、点、划、问”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结合魏书生教育思想和盘锦市“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上课伊始,我总要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再启发学生按自学指导内容自学课文,比较一下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与预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二、启发学生质疑,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开始,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并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以欣赏的眼光、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渐能提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在学生敢提问的基础上,我又进而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多角度地提问。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以此来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1、紧扣课文题目,针对题眼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提炼或者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大致了解了。因此,我特别重视启发学生围绕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阅读文本去解决问题。如,对于《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这类以人物命名的文章,我着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闰土、雨来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写他?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等等,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读书思考。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促使学生深入地去读文章,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从而受到感染,激感。又如,对于《桥》、《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以事件为题目的文章,我让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发问: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学生学习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一旦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理解了。

2、围绕课文关键,针对要点提问

围绕关键的语句或者内容进行学习,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最终可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在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然后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孔子当时已经是很有学问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向老子拜师?老子为什么亲自出门亲迎孔子?孔子为什么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只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才能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创造的火花。

三、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四、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经常合理、有效的练习活动来强化,适时检验其自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认真思考,先复习,再作业,注意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反复验证和愿意请求教师或同学答疑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形成具有综合特点的自学习惯。小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投身未来的事业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