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转换角色,挑战自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换角色,挑战自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加里宁也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担负着人类文明的传递、祖国强盛、民族兴旺的重任。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复杂的工作,广大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新课程的实施必须依靠广大教师,这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师能否完成这一角色转换决定着新课改的成败。因此,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师应重新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

一、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换为“多学科综合型”教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可见,广博的知识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一般都是采取分科教学的方式,教师一旦担任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就会从一而终,只专注于本学科的学习,在专业知识上“深挖掘、广积粮、重堆积”,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新课程从培养“个性化的新人”的目的出发,要求教师具有选择、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新课程整体设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仅仅掌握单科知识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掌握多种学科知识才能寻求到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解答学生的问题。另外,面对知识权威者地位的消解,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改变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忠实贯彻执行者的角色,改变等待研究者提供新成果、单纯复制和套用别人的实践准则或纯粹依赖习惯和经验的传统状况,不断对新型知识进行学习、选择和利用。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就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搜罗万象,不断充实自己,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多学科综合型、跨学科型教师。

二、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现代的知识传授者

知识是认识的结果,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态度。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对知识的选择和组织构成了教育活动。人们怎样理解和阐释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就决定了会有怎样的教育。可以说,知识观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随着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领域的整个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全新的知识观的彰显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而作为变革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新的知识观呼唤着教师进行角色创新,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传统的教育观认为: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对相关知识积累和先得,使老师处于主导和权威的地位,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平等。教师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的支配下,实施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重教轻学、以讲代学、重讲轻管、一刀切,不能因材施教,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信息交流的方式只能是单向的,教师课课独角戏,讲的汗流浃背,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枯燥无味,昏昏欲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被磨蚀殆尽,情感、态度、价值观无从体现,教师的意志决定一切,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具有至上的权威,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而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彻底的“应试”。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丰富多彩,主张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确定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据报道:新课程改革在西宁市各校园普及以后,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从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同伴。老师们放下“架子”,让学生有了平等感和亲切感。西宁一中的一位负责人用“九多”“九少”形容老师们的角色转换:学习“充电”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学科交流多了,孤立封闭少了;虚心听取学生意见的多了,刚愎自用的少了;课堂弯腰的多了,居高临下的少了;对学生表扬鼓励多了,讽刺挖苦少了……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是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明显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是得当的,学生就会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只有教师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换作出如下解释: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统一规格向学生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执教者、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三、由课程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中心,但往往只是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只是在教授课程、教材,课本至上,几乎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些疑问,也只是服从于学科权威。但实际上,学校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如果让一线教师参与,可能会吸引许多其他教师使用开发出来的课程教材。同时,因为有一线教师的参与,课程、教材可能会更清晰,更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更切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因此,教师更应该成为教学研究者,成为课程教材开发和设计的主体。

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扮演的角色。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件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教师要适应新课程下角色的转换,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改的挑战,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驱。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