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碘伏用于液体外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碘伏用于液体外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为普通和必不可少的治疗抢救手段,但同时也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必要地烦恼。发生输入液体或者药物外渗外漏者及输液时因血管硬化、狭窄引起的疼痛屡见不鲜,常常造成静脉通道废弃,再次穿刺失败率增加,不仅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影响护理工作正常进行,贻误抢救时机。本人从2008年至2012年四年中对218例液体外渗外漏、老年人长期输液血管硬化、狭窄、静脉炎以及因疾病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者,采用局部碘伏涂擦或者湿敷预防与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新生儿51例,一岁以内59例,1-3岁42例,3-12岁28例,成人38例。头皮静脉138例,手背静脉28例,前臂静脉18例,足背静脉20例,大隐静脉22例。预防性用药68例,有红肿且有回血者98例,红肿最大2cmx3cm。

2 方法:

2.1用于头皮、手背、足背静脉穿刺造成的液体外渗

头皮静脉是儿科常用的穿刺部位,头皮血管细、表浅,在输液过程中易出现渗出现象,特别是长期穿刺的病儿和额上静脉,红肿面积在1cmx1.5cm左右,回抽有回血,用碘伏外涂或者将碘伏棉球敷在针眼前方,半小时内可使渗出范围缩小,不必重新穿刺而完成静脉输液,减轻了病儿痛苦。

2.2用于钙剂、甘露醇、红霉素、多巴胺的渗出

上述药在临床上使用相当广泛,对血管刺激性较大。输钙剂时易产生红肿、疼痛,沿血管走向会出现小丘疹样改变。甘露醇使用时速度较快,一般在20-30分钟输完,血管内压力增加,易引起渗出,因反复穿刺使穿刺部位的静脉产生硬性条索样改变。多巴胺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周围皮肤出现黄白色变化。出现上述症状在减慢滴速的情况下,针眼前方敷一碘伏棉球,半小时后更换一次,少量渗出可以不必重新穿刺,一般可以完成输液。如出现上述情况不及时处理,局部皮肤将出现水泡,严重者引起坏死,此时必须辅以素高捷疗治疗。

2.3用于长期输液和老年人长期输液时因管腔狭窄、静脉炎而引起的疼痛

长期用药和老年患者因静脉弹性差,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脆性增加,输液时易引起渗出和疼痛,输液前常规性地敷一碘伏棉球于针眼前方,可减少渗出和减轻疼痛。

2.4用于预防因婴儿腹泻、酸中毒、发热、缺血缺氧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液体外渗。

腹泻病儿因失水、循环血量减少,血液浓缩导致静脉塌陷,甚至四肢厥冷,末梢循环差,血管收缩。发热病人静脉血管较薄,弹性差,输液时易渗漏。酸中毒因局部静脉内压力增高血管通透性增加;缺血缺氧的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易引起渗漏,掌握了上述血管特点,预防性地沿血管走向外涂碘伏,可大大减少液体渗出。

2.5用于液体漏出减轻肿胀和疼痛

对于临床不同原因引起的液体外漏而引起的肿胀,面积最大的2cmx3cm,最小的1cmx1cm。使用碘伏外涂,可以促进漏出液的吸收,一般在0.5-1小时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3 讨论:

碘伏具有使组织脱水,能扩张血管,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1),从而可改善血管网络通道,促进渗出和漏出液的吸收,降低穿刺点静脉管壁的压力,减少渗出。对于头皮静脉、手足背静脉穿刺引起的外渗、因腹泻、发热、酸中毒、缺血缺氧导致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液体渗出和老年人因血管狭窄弹性差引起的疼痛涂擦和外敷碘伏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