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系海洋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系海洋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享受工作的快乐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麦康森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说,人只有勤快才能做出点事情,绝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他看来,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何况自己的工作能够为国家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麦康森的科研成果创造出的直接产值已经超过40亿元。

1958年出生的他,幸运地赶上了恢复高考,1978年考上了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他到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湛江海岸线较长,水产养殖企业很多,这为麦康森水产养殖及饲料开发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外在条件。

麦康森说:“养殖有三要素:水、种苗和饲料。其中饲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从现代养殖业发展史来看,没有大规模的饲料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大规模养殖。那时国内的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尤其是水生动物营养的研究,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相当大,我们必须向国外学习。”

1990年,麦康森远渡重洋,到爱尔兰国立大学攻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博士。学习过程中,他不仅在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研究领域走到了前沿,而且在鲍鱼的比较营养学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回国后,麦康森选择了回母校――中国海洋大学工作,长期从事水生生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2001年,他作为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学者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随后他辞去了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等行政职务,一心扑到了科研上,主持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鲍鱼配合饲料(20002242),共主持承担包括“863”、“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大会,被国际鲍鱼学会授予青年科学家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要生产无公害水产品近年来,麦康森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品种高效饲料的开发和研究,多年的研究工作使他深切感受到中国水产业存在养殖方式落后、水产品质量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去年欧盟一纸禁令,国内水产品药残、品质差的痼疾暴露无遗。因此麦康森提出:国家应该在水产品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方面给予支持、示范和引导,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品种、分地域逐步使用优质的饲料,采用新的养殖模式。

麦康森说:“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一套完备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作为法律来执行的话,那么将会引导养殖者改变现有的养殖模式,引导经营者按国际标准办事,遵守有关条例,根据卫生安全标准引导市场。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们可以根据大城市推行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模式来运做,可以先从某些品种或某些地域开始着手做起,将其推广开来。最终引导所有养殖者按照这套标准来生产和经营,否则你就无法占领市场。同时,这样做还可以推动对环境的保护,增强环保意识。”

麦康森说:“另一个和水产食品安全有关的关键环节,就是水产饲料问题。饲料本身是养殖对象的食品。如果没有饲料的安全就谈不上水产品的安全。无公害水产品要求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最后的认证都要符合无公害的标准,那么饲料的品质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2000多万吨的水产养殖产品。需要大量的饲料,但我国目前饲料工业所提供的饲料仅能供给几百万吨养殖对象食用,所以我们养殖的水产品要靠浪费大量的农副产品来提供食物,是靠耗费大量的资源养出来的。这种养殖模式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大量残留饲料的流失对我们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的,甚至很多的饲料残料已成为病原传播的途径,所以我们应尽早结束目前的这种养殖模式。

欧洲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从法律角度要求使用无公害饲料,而在我国至今推行无公害饲料仍较困难,但我们可以开始分品种、分地域,分步骤实施使用优质的饲料和引用新的养殖模式,这是逐步改变养殖观念的一种办法”。

麦康森围绕”无公害渔用饲料生产”这个核心,根据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水产饲料的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我国渔用饲料的生产实际,分析渔用饲料的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结合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优质水产饲料生产实践技术指导,提出了我国水产饲料生产质量和有害物质控制良好操作规范及有关饲料成分与污染物分析方法,使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与渔用饲料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年轻科技人才不能拔苗助长

谁业务冒尖,就给谁挂上一个“长”字,这到底是“得”大还是“失”大?一些人大代表批评时下颇有愈演愈烈趋势的拔苗助长现象,呼吁正确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解放人才。

过去的10年里,科技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这些45岁以下的科技捐英正担负着很多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家重大项目评审专家的重要职责。麦康森对一些人才使用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表示忧虑,他说:“现在,一些年轻人业务上稍微出点头,马上就给他带个‘长’字,这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一些好苗子,有了‘长’字,整天忙于琐碎的事务,哪有时间搞研究?”“搞研究的人不能太早离开实验室。如果让现在业务上的尖子都去当官,势必加剧我国人才短缺的状况。”曾经担任过4年行政职务的他,对行政事务和研究工作的冲突深有体会,他说:“当上官后,虽不是把时间100%地被挤掉,但会把你的时间分得支离破碎。搞科研,需要的是整块的时间。”

一些年轻科技人员出国之后,业务上的进步要比在国内工作时快得多。这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在国外能够潜心搞研究。麦康森提出.人才需要正确培养,正确使用。作为年轻的科学家,他呼吁社会解放人才。他说:“业务上好的人,不一定适合行政工作,要因人而宜,不能让有希望攀上科学高峰的人半途而废。”

重视海洋技术开发

为什么鲍鱼会这么贵,“当有人问及这一问题时,麦康森这位国际著名的鲍鱼专家显然早已思考过这一问题,从1990年开始,麦康森就一直坚持在做鲍鱼营养问题研究,十几年来不曾间断过。他说:“如果仅仅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那物稀的东西多着呢!为什么鲍鱼这么贵?海参也不好吃,为什么也那么贵,我不知道!中国人啊,有很多奇怪的事情。”他认为,今天世界上盛行吃鲍鱼,并且把鲍鱼的价格推得如此之高,都缘于中国的饮食文化。他说,“在英国,一只鲍鱼就是一英镑,在法国是十个法郎。美国人原来根本就不吃鲍鱼,是日本和中国到旧金山的移民把鲍鱼的价格抬了起来,随着华人移民在世界各地的增多,现在全世界都在吃鲍鱼。”

尽管作为一位鲍鱼研究专家。麦康森对鲍鱼的价格之高不以为然,但他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有很深刻的认识。

麦康森曾经给大家讲述过自己的一次经历,颇发人深思。1994年,在夏威夷海滨,夏威夷大学一位教授对这位时年36岁的中国学者说,“麦先生,我们把海岸保护好,你们把海岸破坏掉,目的都是一样的,赚钱,但我赚的要比你赚的多得多。”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属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万平方公里。中国沿海地区以13%国土,承担了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水产品在动物蛋白质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五分之一,海洋已经成为人类蛋白质供应的重要来源。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蓝色农业”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成为一些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

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国家投入了更多资金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国家“863”和“973”重大研究项目中,都有海洋科研课题。

麦康森说,应从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像重视航空技术一样,重视海洋技术开发。在这片广阔的蓝色疆域,也一定是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