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养心之道 重在防,贵在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记
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于1999年设立,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今年9月30日是第12个世界心脏日。
8月21日,著名韩星张娜拉的经纪人金孝植因心脏病突发被送往北京医院救治,但仍回天乏术,遗下大肚八个月的妻子。心脏病这个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几年不仅夺去了高秀敏、马季等知名艺人的生命,就连刚过完自己66岁生日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回忆起曾两次心脏病发作都心有余悸。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但其中多数人仍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我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
近年来,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我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日常加强对心脏的保护很重要,值第12个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来共同关注心脏,关爱生命。
当心!7大危险信号要警惕
心脏堪称我们身体里最繁忙也最脆弱的器官,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心脏一生要跳动近26亿次。这个拳头大小的“强力泵”,仅一天的时间,就要跳动10万次左右,泵送的血液在各种血管里“走”过的路程,长达6万公里,泵血量足以装满一辆约18吨的油罐车。
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以下6个种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心脏肿瘤及血管病变。据哈佛大学最新的研究报告,只有25%的人在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发作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而其余的75%,都在心脏病发作前有或多或少的预兆。下面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7大危险信号,也许就是心脏病潜在爆发的隐形“炸弹”,需提高警惕,及早预防和治疗。
1.肩膀、脖子、下巴或手臂疼痛
胸部疼痛是最为常见、也是人所共知的心脏病现象之一,也正因如此,人们容易忽略掉其他类似信息,比如肩膀、脖子等处的疼痛。事实上,身体会将心脏引起的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上下传递至脊髓周遭,而辐射范围就包括颈椎附近。因此,心脏出问题后,你会感觉到脖子、下巴甚至连耳朵都可能疼痛。这种痛感可能很锐利,但也可能只是隐隐作痛,以至于你以为它只是简单的肌肉拉伤。在死于心脏病的患者中,有超过50%的人首次受到心脏疾病袭击的感觉就是上述症状。
2.焦虑、失眠
这两个现象表明你已经到了心脏供氧不足的阶段。事实上,通过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患有心脏病的人们在回顾病情时都会提到自己前几个月突然感觉极度的焦虑,并且经常性失眠。所以一旦你感觉到了上述症状,这就是身体在通知你,该去医院检查了。
3.极度疲劳
如果你有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的压倒性疲劳感,那么这宣告着你的心脏出了问题。当然,也许你会说感冒了也会觉得疲劳,但持续性的疲劳感可不是简单的病毒引起的。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机构报告,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有心脏疾病之前的几周会极度的疲劳。
4.恶心、胃痛、消化不良
如果你在没有任何明显缘由的情况下有了这些反应,那么你极有可能是心血管出了问题,从而引发的肠胃不适。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这些症状在一些以为是小问题,从而避免去诊所或者医院的妇女身上最为常见。
5.心跳加剧、猛烈或者不规律
突然或者无缘由的心跳加剧,不规律的心跳都能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周或者一两个月提醒你。如果只是心律不齐,并没有伴随着心跳加快,那么情况还稍微好一些,可一旦心跳不规律的同时还伴着每分钟心跳的加快(即医学上的心室性心搏过速),那么身体已经明确地指示,你该立马去医院了。尤其是在运动之后,一旦发生心室性心搏过速,则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6.不寻常的过度出汗
当你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进行运动却会突然出汗的话,这常常是你心脏疾病发作前的一个信号。对女性而言,感觉上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者盗汗。据研究,在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子、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
7.呼吸困难、头晕,难以深呼吸
当你感觉难以深呼吸的时候,你也许会以为是你的肺出问题了,但这同样可能是由于心脏虚弱而导致血液里氧过少的结果。官方认为呼吸困难、短促通常都是系列心脏疾病的第一征兆。在哈佛的一项研究中,40%的女性心脏病患者在被确诊之前的6个月都有呼吸短促等现象。
养生先养心
中国有句古语“养生就是养心”。心是一身之主,按中医理论,“心”支配血脉的运行,心强健是整体各个脏腑都能健康正常之基础,如果心不处于正常状态,血脉闭塞不通,便会影响各个脏腑而受损,达不到养生长寿之目的。
如何“养心”?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著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彤云教授的养心之道。
1. 心态平和 淡泊名利
“其实,健康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只有心态健康,外达于表,才有健康的气色和神态。要保持健康,第一要务就是要养心。”陈彤云说,她的养生座右铭就是古代的一句格言:“仁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淡泊名利,遇事不怨天尤人,对待生活保持一颗知足的心,这就是陈彤云的养心之道。
2. 五谷为主 蔬畜为辅
对待饮食,陈彤云说:“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其实五谷就是最健康的食物。”日常的饮食,一定要坚持以五谷为主,五蔬、五果、五畜为辅,这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落实到三餐上,陈彤云是这样安排的。早餐是一杯牛奶泡燕麦片,一个包子或者小窝头,饭后再吃半个苹果。午餐相对丰富一些,但也是遵循五谷为主、蔬菜为辅的原则。晚餐以粥为主,老教授经常尝试各种各样的粥。她特别强调饮食不要过饱,八分饱是最佳的状态。另外,在午餐和晚餐之后,陈教授都要吃一小盘凉拌芹菜,“生的芹菜不仅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其中含有大量粗纤维,还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