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塞罕坝绿色旅游定位及面临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塞罕坝绿色旅游定位及面临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25-01

1 塞罕坝的旅游事业大发展应定位林场百万亩林海及其自然地理状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围场满蒙自治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3′~117°55′,北纬42°05′~42°37′。其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高原俗称坝上,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在1500~1939.6m之间,坝下山地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海拔1010~1500m。塞罕坝地处森林-草原交错带,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我恢复能力比较差,现有的百万亩林海是绿色旅游的宝库,来之不易,保护好这片绿,经营好这片绿色资源意义重大。

1.1 森林覆盖率变化对林场气候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森林覆盖率变化带来的气象因子变化,进一步说明林场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9.6%增长为现在的80%,增长60.4个百分点;10年平均降水量也由建站初期的411.9mm增长为现在的463.2mm,增加51.3mm;10年平均气温也由建站初期的-1.3℃上升为现在的-0.8℃,上升05℃;10年平均无霜期也由建站初期的52天延长为现在的73天,延长21天;10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由建站初期的65%上升为现在的73%,增长8个百分点;10年平均蒸发量也由建站初期的1443.9mm减少为现在的1290.6mm,减少143.3mm;证明了森林调节气候的巨大作用;森林覆盖率增长对当地小气候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1.2 塞罕坝机械林场已经成为河北林业行业一个亮点和中国再造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典范。先后被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林业局授予“思想教育基地”、“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和“河北林业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等荣誉牌匾。

1.3 塞罕坝具有独特的景观资源,森林草原交错,高原湿地并重,不仅是京津冀都市圈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塞罕坝以其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夏季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秋季摄影、写生,冬季狩猎、滑雪等旅游目的地。

2 林场发展要立足绿色旅游资源,需正视绿色资源面临问题

塞罕坝林场近50a的辉煌建设成就令人瞩目,其成功的经验已为诸多新闻媒体高密度、多角度进行宣传总结和报道,但是对其目前在发展并需要壮大的过程中面临和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忧同样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问题和隐忧直接关系到塞罕坝未来,关系到绿色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可持续旅游的实现。

2.1 森林蓄积及林龄结构不合理,树种组成单一。从全场商品林资源来看,林分树种组成单一、林龄结构和龄级蓄积结构不尽合理、又呈现集中连片分布模式,林分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目前大部分林分进入中龄林和近熟林,近成过熟林分生长量开始下降,且全场抚育高峰期已过。如何更好地经营商品林,实现其最大经济效益,合理开发利用这座“绿色宝库”,最终实现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探讨改变现有林分的林龄及蓄积结构是林场今后发展的关键。

从龄级结构来看,塞罕坝机械林场商品用材林以中龄林为主。其中幼龄林9.9万亩,占22.13%;中龄林24.01万亩,占53.68%;近熟林10.61万亩,占23.72%;成熟林0.21万亩,占0.47%。

落叶松龄级结构为:幼龄林8.7万亩;中龄林22.3万亩;近熟林106万亩;成熟林0.21万亩。

云杉幼龄林0.76万亩;中龄林0.11万亩。

樟子松幼龄林0.33万亩;中龄林0.26万亩。

油松中龄林0.16万亩。

黑松中龄林0.02万亩。

从蓄积结构来看,塞罕坝机械林场商品用材林以中龄林为主.其中幼龄林蓄积49.5万立方米,占12.28%;中龄林蓄积220.77万立方米,占54.8%;近熟林蓄积130.62万立方米,占32.41%;成熟林蓄积2.31万立方米,占0.57%。

2.2 造林树种单一。受地理位置及气候等因子影响明显:主要是能生长的华北落叶松、云杉、樟子松,后两者还未形成真正的积极效益。

2.3 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未发挥。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据专家测算,仅经济效益一项――立木价值就是32.6亿元人民币。塞罕坝的森林在产生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周边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在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林场并未能够按照国家生态效益补偿的有关政策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3 利用现有政策,为林场全面发展制定富民强场的长效机制

应依照国家相关政策,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关于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规定,积极抓好落实。同时依照森林分类经营之规定,合理确定林场的生态定位,努力争取上级特别是生态效益受益地区的资金支持,以有效地减轻塞罕坝过分依靠消耗森林资源度日的被动局面,深度开发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是今后林场大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