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还是不读,一个让农村家庭纠结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还是不读,一个让农村家庭纠结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记者向一些村民询问孩子的读书情况时,村民们都向记者诉苦说,山村孩子读书不容易,路途远,来回辛苦奔波都不说,这每学期的费用也让他们家庭经济感到有些压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读书已形成了两个极端:要么是拚命读,要么是无所谓。拚命读书的,那种痴狂程度令人惊叹,节假日的疯狂补课自不必说,还有没完没了的奥数班、英语特长班、物理强化班、化学提高班等等。抱无所谓态度读书的,其随意性也令人担忧。小学毕业刚刚迈入初中没几天,就已经失去了读书的兴趣,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选择辍学打工。这种教育的两极分化,在偏远山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都说山村的孩子是山村明天的希望,然而,山村孩子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有在乡村蔓延的趋势。春节前夕,记者驱车来到湖南省衡阳县关市镇,对这里的一些村民进行了采访,了解山村孩子教育的情况。

教育负担依然沉重

当记者向一些村民询问孩子的读书情况时,村民们都向记者诉苦说,山村孩子读书不容易,路途远,来回辛苦奔波都不说,这每学期的费用也让他们家庭经济感到有些压力。记者感到有些奇怪,9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多年,城乡小学和初中早已实行免费教育了,为何孩子读书还会有经济压力呢?

关市镇黄町村村民蒋平元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小孩,在村小学分别读三年级和四年级;虽然学校是实行免费读书,但是,学校收取的搭餐费和其他费用,每生每期在400~500元左右,这与实行免费教育前的学费是差不太多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他两个孩子,每期要交费1000余元,一年下来,至少是要2000元。去年,为了方便两个孩子读书,他每月花200元在镇上租了一套房子住,一年的额外花费又增加2400元。由于他爱人患多种疾病,不能做农活,家庭的所有开支就指望他一人在外打工赚的那两三万块钱了。更令蒋平元担忧的是,两个孩子现在还是读小学,如果等读了中学,那一年的费用就会更高。他说现在农村初中生一学期的费用大概是1200余元,一年下来,差不多就2500来块。他说,他根本不敢想象把两个孩子同时送读高中。

栗坪村村民张祚生,是一个失地农民,他的地被征用给一个矿老板开铁矿了,他与人合伙买了台货车靠运矿石赚钱来养家糊口。张祚生对记者说,外人看起来,以为运矿石很赚钱,其实经过层层盘剥以后,所剩无几,一年下来除去成本开支,两人分红也不过区区几万块钱。他告诉记者,他也有两个孩子,都在读小学,目前负担读书还不成问题,但是,要让两个孩子都上高中和大学那肯定是成问题的。他打算只送其中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去读高中和大学,另一个成绩不好的,就早点打工或学手艺谋生。

读书还是打工,家长的两难选择

春节一过,学校很快就要开学了,村民廖全犯愁了,他儿子这初三最后一期到底是读还是不读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原因是他儿子在镇中学读书,成绩平平,而且本人也无心恋书,考上高中的可能性较小,就算考上了,他自己可能也不一定想去读。既然不想升学,这最后一期读不读也就无所谓了,不读的话,还可以节约一千多块的费用。只是他儿子不满16岁,外出打工似乎年龄还差一两岁的。所以孩子这最后一期到底读还是不读廖全颇纠结

实际上,廖全的烦恼只是要不要再多掏这一千多块钱的问题。而与廖全烦恼不同的是,其他一些村民在对待孩子上学的问题上也很矛盾。孩子读完初中,上了高中,就是大学毕业了,又能咋样?绝大多数仍然是摆脱不了打工的命运。村民曾某对村里上过高中和大学的几名孩子和仅仅是初中毕业甚至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孩子进行过一番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除极个别的能够跻身“公家人”队伍外,基本上都是在东南沿海的一些中小民企打工,能进入国企的都不多。曾某举了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和他同村的堂兄有两个孩子,老大读书成绩中等偏上,家里供他读完了二本,而小两岁的弟弟呢,只是初中毕业后,就跟随村里一帮朋友去了深圳打工。这个弟弟虽然读书不行,但脑子并不笨,在一电子厂干了4年多后,因技术非常出色而被提拨当了一个小工长。他那个哥哥大学毕业之后,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最后,只好去了弟弟这家电子厂打工,成了弟弟的一名手下。

书读得多还是读得少,并不能改变绝大多数农家子弟的命运。对此,相当多的村民们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很多村民就比较犯愁,到底是让孩子直接去打工好,还是读完书后再去打工好。毕竟通过读书而获得成功的人还是有,镇里毕业的大学生里还是有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或在国企、外企当高级白领的,虽然只是凤毛麟角而已。正是有这种概率较低的成功率,让不少村民内心纠结起来。

农民的读书经济学

实际上,过去在农村是非常崇尚读书的。那时候读书学费低廉,小学只收三五块钱,中学也不过七八块钱,读大学是全免费的,甚至有的学校还有点生活补贴的。更重要的是,一旦考上大学,自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就成了“公家人”,毕业之后国家都会分配好的工作。那时候,人们把山村孩子考大学吃“皇粮”,说成是鲤鱼跳农门。后来,读书慢慢不管用了,不仅大学不免费了,而且学费还越来越高;学费贵也就算了,大学读完之后还不管分配你工作。大学一毕业就成了无头苍蝇,自己四处找工作。

对于读书,农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读书管用,自然是要拼命去投入的,那怕是砸锅卖铁;读书不管用,那不如不读。这就好比种庄稼,明知这块土不适合种粮食,那么就只能去种别的经济作物。农民的小算盘意识是非常强的,他们知道孩子读个高中至少要花个2~3万,读4年大学没有7、8万是下不来的。与其花个10来万去读3年高中和4年大学,不如拿这笔钱去学做小买卖;再不济那怕是打7年工,也比读7年书要强,不仅可以节约10来万的学费,而且还可以赚个10来万块钱。农民才不管你什么素质教育不素质教育的,会简单算数,能写几个字就足够了。

农民虽然都有小农意识,但千万不要以为农村就没有明白人。村民老范可称得上是最精明的农民了。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初中都没有毕业,就送到一个厨师培训学校去学烹饪,只花了区区2000来块钱,毕业后在一个大酒店当了厨师。老二初中刚刚毕业,就送到了技工学校,学汽车维修,也只是花了3000来块,学成后在一家汽车4S店当维修工。如今老大已成了一个大厨,在省城一家名气较大的酒店工作,不仅在省城买了房买了车,还娶了一个城里的媳妇。老二在城里的汽车4S店里干得也不错,月收入达到了4000多,也在城里按揭了一套110平米的房子。村里的人都夸老范有眼光,两儿子也都很争气,有出息。确实,村里那些读了大学的孩子还都没老范的孩子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