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PLC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plc对吉利汽车白车焊装生产线的应用,从而达到品质的提升。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PLC in white car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关键词: PLC控制;汽车工业;白车身;焊接机器人
Key words: PLC control;automobile industry;body in white;welding robot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051-02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工程师们用导线把各种继电器、定时器、接触器及其触电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组成控制系统,控制各种生产机械,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因此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一度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工业的不断的发展,这种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
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包括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了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了。同时汽车制造业的竞争不断激烈,要想在这个市场稳稳站住,汽车的生产工艺必须得到改进。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制造公司(GM)为了适应车型不断翻新,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器,以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硬件及接线、减少时间,降低成本。当时的目的是要求设计一种新的控制装置以取代继电器,在保留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优点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现代化生产线所要求的响应时间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控制程序可随工艺改变、易于与计算机接口、维修方便等诸多高品质与功能。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GEC)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的新局面。[1]纵观中国的经济,制造行业和软件行业占到了市场的70%,而制造行业中最突出的就是汽车制造行业,通过2008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突破60%。相比而言国外汽车普遍制造工艺以及性能要比国产车好。汽车的制造环节是在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汽车的性能高低、制造工艺、外观、安全性能都取决于工厂制造设备的功能以及设备的精度,而在这些设备仪器中最具有发言权的就是自动化设备了。汽车制造产业规模大,自动化水平要求高,涉及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包括控制产品、现场总线、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离散传感器、安全产品等等,汽车制造业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主力市场之一。PLC也就成了我们汽车制造业中的一个主力军。下面我们通过中国吉利汽车的实例加以介绍。汽车生产有这样四大工艺车间(厂):及冲压车间(厂)、焊装车间(厂)、涂装(喷漆)车间和总装车间(厂)。冲压车间(厂)按要求生产各种车身钣金零部件;焊接车间(厂)将各钣金件按要求焊接在一起形成白车身;涂装车间(厂)将白车身进行表面电泳、面漆处理,防止车身锈蚀;总装车间(厂)完成整车所有零部件装配及整车下线检测,最终形成可销售的商品车。除此之外还有动力总成和变速器车间(厂)。汽车的发展可以吉利汽车找到其身影。“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这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进军汽车行业时说的话,也由此拉开了吉利汽车的序幕。由“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吉利,开创世界汽车安全技术新格局”。在外界看来是简单的两句不同的标语,而实际上是一项技术的革新。吉利汽车也由最开始的半自动生产线的发展到自动生产线,再到现在高程度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也逐步实现了汽车安全技术的保证。下面通过焊装工艺车间的生产情况进行简单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轿车是没有车架的,而是采取的承载式车身来代替车架。因此轿车车身的焊接工艺直接影响到了汽车的安全系数。南美汽车碰撞测试机构LATIN NCAP近日公布了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第一批车辆碰撞测试结果,吉利汽车出口到该地区的CK1轿车惨遭零分评级。[2]该机构指出,CK1对驾驶员大部分身体的保护极差,碰撞中假人大部分部位都承受了较大的冲击。同时,碰撞中车身外壳有明显的形变,A柱、方向盘连杆和踏板都严重移位。参加测试的吉利车型没有配备安全气囊,但报告指出,即便装上气囊,由于车身变形过于严重,气囊也无法保护乘员。在国内的碰撞试验中,在正面碰撞中气囊迅速打开,A柱没有发生变形,驾驶室中无明显受损;侧面碰撞中,由于未配置侧气帘,假人头部较容易受损;偏置碰撞中的结果和欧洲测试的结果相似,A柱发生较大变形,导致车门及驾驶舱内都有很大程度的受损,但此车配置了前部气囊,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员头部所遭受的撞击,但方向盘的变形错位可能也会对驾驶员身体有较大的伤害。
而后期,在国内进行的碰撞试验中,一辆帝豪EC7以每小时近60公里的速度撞向前方的障碍物,并以46.8分的高分荣膺五星安全桂冠。2012年度第二批C-NCAP汽车安全碰撞测试评价结果,吉利汽车旗下首款SUV全球鹰GX7以50.3的高分,力压众多合资品牌车型获得超五星安全评级,成为迄今中国自主品牌最高安全性能车型,再次彰显了吉利汽车对“造最安全汽车”使命的承诺和在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取得的不斐成绩。
什么原因致使同样的实验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笔者通过对这几款汽车的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我们CK1生产基地的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手工焊占据焊接的主导地位,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焊接质量也不易保证,而且生产的柔性也很差,已无法适应现代汽车生产的需要。而帝豪EC7和全球鹰GX7除了少部分的环节由气助焊接完成外,其余均采用的是ABB焊接机器人来进行作业,提高了零部件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及效率,同时使生产更具有柔性,焊机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对此,权威部门对这两种焊接进行了比对,通过图1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人工的气助焊接和PLC所控制的伺服焊接之间特点。
更为关键的是焊接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小于±0.5mm,保证了焊点的精确性。同时,焊接机器人精确的运动轨迹和更有益的焊接位置可达性,允许焊接夹具设计更紧凑,集成度更高,提高了夹具的定位性能。此外,焊接机器人具有可编程性,故可适用于多车型混合生产线。机器人根据工位内车型检测的结果,判断焊接车型后,调用此车型焊接程序并切换所需要的焊接工具。在高生产节拍,多车型混线生产的焊接车间,焊接机器人的优势显露无遗。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也激发了车身制造的柔性自动化生产和发展。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在一些必须使用大型焊接设备或焊接位置不佳的工位,焊接机器人有效地替代了操作工人,并更好地完成了工艺要求。同时,焊接机器人具有比操作工人更快的速度和工作持久性,提高了生产节拍。可见,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优势是全方面的。即使在北仑基地一厂,在白车焊接的大型焊装部分同样采用的也是焊装机器人。除此之外,焊接机器人的优势还在于越发注重人性化设计,尤其在编程方面,越来越便捷的程序语言,视窗化操作的应用,可使一名具有PLC基础的普通员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后,即可迅速上手,独自完成程序的编辑、修改、维护等工作。
在可预见的未来,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空间将更广阔,应用技术将更先进。具体来说,焊接机器人综合性能不断提升,故障诊断系统功能更强大,故障率更低;机械结构设计的进步,使焊接机器人更紧凑,所占空间更小;焊接机器人的虚拟现实技术从仿真、预演向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拥有焊缝质量诊断功能;机器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能适用于非常恶劣的工况。总之,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焊接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吉利汽车必将取得更大进步,获取更好荣誉。
参考文献:
[1]曹辉,霍刚.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国经营网,2010年11月01日.
[3]杭州网-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