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呼包鄂一体化视域下的区域报业发展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区域报的出现和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应的信息通道。目前呼包鄂区域报业的发展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发展不健全、地域文化传播不深入等特征。
关键词: 呼包鄂 区域一体化 区域报
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概况
区域一体化是以区域经济紧密协作为发展基础,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平台,以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区域空间整合为目的,促进区域产业集聚优化、空间功能协同优化,各城市连接为一个综合的地域共同体。目前呼包鄂区域一体化主要是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市为依托的地理相邻城市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呼包鄂三地隶属于内蒙古地区,20世纪80年代就有呼包鄂“金三角”的提法;2000年,内蒙古确立以呼包鄂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呼包鄂三市经过高速发展,已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2009年,“金三角”的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9%,三市GDP总量达到57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10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58.8%,呼包鄂经济发展水平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
在地缘上,三市都处于内蒙古西部地区,位置接近。呼包鄂三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创造了全区一半以上的GDP,汇聚了内蒙古地区一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三分之二的科技人才,是内蒙古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板块。内蒙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呼包鄂城市一体化进程,大力培育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
“呼包鄂经济圈”地处华北和西北经济圈、京津冀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有京包、丹拉等交通大动脉,也是我国西部开发出海通道,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呼包鄂经济圈”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发展潜力较大,可以发展成为是我国西北地区规划布局新的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呼包鄂三市各有城市优势。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政治、文化、科教、商业的中心;包头是重工业基地,以冶金、稀土、能源为主的重工业中心;鄂尔多斯是国家新兴能源城市,发展速度较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最新完成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称,中国正在形成的23个城市群中,呼包鄂属于未达标的8个城市群之一,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城市规模偏小,功能弱化,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三市之间的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密度低、规模太小、交通不便。
根据徐境《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尚处于培育及形成阶段。归纳而言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支撑系统不完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城镇体系结构缺失,交通信息等网络建设尚需完善。二是动力系统较强,但区域发展的科技贡献率及工业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三是实力水平方面,三地资源充足,GDP较高,但区域内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整体发展实力有待提升。四是发展绩效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区域整体产出能力及效益较高,城乡之间融合发展相对滞后。五是生态基础薄弱,大大限制了区域的联合与共进。[1]
二、区域报的形成
报业发展既受到自身运行规律的作用,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发展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报业的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2]
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直接关联区域内上层建筑的发展,使之也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状态。报业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必然受到区域经济的制约发生质变。纵观我国报业发展历程,报业区域化宏观上大体遵循了区域经济报道——区域报道——区域报——区域报业,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轨迹。
20世纪90年代,晚报和都市报兴起,服务类、专业类报纸也占有一席之地,报业市场由此逐渐形成。21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我国报业发展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报业格局开始转型,区域报业形成并逐渐成为竞争主流,我国开始进入区域报时代。到目前为止,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报业就率先衍生于几大经济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隶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分别诞生于四川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发展定位以成渝经济圈为中心,报业市场定位在成都、重庆以及周边城市的区域组合城市市场;近几年文新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展态势较好的《东方早报》等新报,则依附于长三角洲经济圈。当前,“广州报业”“成都报业”“北京报业”等以区域命名的报业集约模式不断涌现,区域报业常常出现在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显然,区域报业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报业竞争格局和发展格局。
三、区域报的界定和特点
区域报的概念。“区域报”并非一种固有的报纸存在形式,也不是一个新事物,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诞生最直接的助推力就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报内涵的解读,首先离不开对区域经济的认知。
区域经济的产生有着其客观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区域”。其实“区域”这个词应用很广泛,有时是指具体的地域,有时则成为抽象的空间概念。但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3]
区域报的出现和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关于区域报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区域报是位于特定经济区域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报纸。因此,就其形式而言应该是日报;就其主要覆盖面积来看,应该是一定经济区域,而非全国和纯粹的行政区域。它主要包括了区域的都市报、党报、晚报等主流、强势报纸媒体,而全国性报纸,县市级、专业报、行业报等却不计入其中[4]
呼包鄂区域报业发展表征。虽然,呼包鄂经济圈尚未培育成型,但令人欣慰的是,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国国土空间统一划分为四类: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而素有内蒙古“金三角”之称的呼包鄂三市,除了已经划入国家限制开发区的清水河县和达茂旗之外,其他的全部划入国家重点开发区。[5] 2012年3月,自治区政府已正式批准实施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呼包鄂城市群规划(2010—2020年)》。《呼包鄂城市群规划》提出了将呼包鄂城市群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国家级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以及开发度高、辐射力强、结构完善、发展协调、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具有西部特色现代城市群的发展目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应的信息通道,目前呼包鄂区域报业的发展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发展不健全、地域文化传播不深入等特征。
1.以呼市、包头报业发展为中心。正如前文所言,区域报的形成离不开区域经济圈的推动,而每个区域经济圈内的区域报总是集中于区域经济圈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这样的中心城市总是隶属于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城市。诸如报业较集中的广州、成都、北京、南京等城市,分别依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成渝经济圈、京津唐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经济较为发达中心城市。
同时,报纸对衍生的城市也是有选择的,不是任何城市任何阶段都可以诞生报纸。往往在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信息需求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才会首先出现报纸,并逐渐形成报业集中的市场体系。就区域报而言,其发展路径往往遵循一条以中心城市为轴心逐步向周边区域辐射的轨迹。
内蒙古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之一, 1955年《婴报》的创办标志着内蒙古地区历史上第一份蒙古文报刊的诞生,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从《婴报》的诞生到现在,内蒙古地区的报业史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
目前,内蒙古地区的报业已形成以自治区、盟级、地市级、旗县级党报为主体,1种蒙文生活服务类报纸,4种蒙文校报,多种都市报、专业报、消费服务报共存竞争的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内蒙古为中心,辐射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报业宣传网络。
推动内蒙古报业发展的报纸主要有以《内蒙古日报》为首的党报和新华报业中心主管的市场运作类报纸(不含《北方新报》)两大报业系统。目前,内蒙古报业中心城市是呼和浩特,其次是包头、赤峰和鄂尔多斯,报业的竞争主要以呼和浩特、包头两大城市为主。根据2012年内蒙古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字:2011年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全年出版报纸27050万份,其中蒙文版940.8万份。
2.内蒙古地域文化传播不深入。区域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空间,它既是经济范畴内的空间概念,也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文化的反映。经济发展集中的地区通常会形成相应的人文特征,诸如成渝经济圈是以巴蜀文化为中心,京津唐经济圈是以京城文化为主流,长三角洲经济圈是以海派文化为核心,珠三角洲经济圈是以粤港文化为特征。在呼包鄂经济圈,由于地缘关系,彼此临近,经济联系也较为密切,因此在该经济圈的区域报,相对而言更为关注内蒙古西部地方新闻。早在2006年,《内蒙古日报》与《黑龙江日报》联合开展“中俄口岸行”专题报道,受到新闻阅评组的高度评价;围绕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半壁江山金三角》《后劲十足金三角》为题进行的深度报道,发挥了很好的媒介传播功能。但整体而言,呼包鄂报业对内蒙古地域文化的传播仅仅局限在个别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深入挖掘。
3.市场竞争的不平衡。区域报的出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则是区域化的结果。区域化以及区域半径的逐步延展,都是经济发展在经济空间上表现出来的一个趋势。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区域化是建立在市场、互补性、资源整合乃至形成相对完整的价值链的基础上,而首先就表现为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上,这是要素流动、企业扩张的必然结果。[6]可见,区域报作为经济区域化发展的产物,也应该以市场为核心。区域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也要求相应的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重组与配置。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与之相应的信息要素。区域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通过发挥区域交流的媒介功能,必然会加快区域间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内蒙古地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巴彦淖尔、乌兰察布9个市,兴安、锡林郭勒、阿拉善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规划单列市;下辖21个市辖区、11个旗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行政区域分布广泛,内蒙古报业的发展也因地区差异发展极不均衡,诸如呼和浩特、包头报业竞争较为激烈,而有些地区却基本上是一报统天下。
根据内蒙古统计局2012年3月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11年,全区常住人口为24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9.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405.24万人,乡村人口为1076.47万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515元,增长13.8%,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8905美元。而我们依据国际平均水平的广告支出占GDP比重的1.5%计算,呼包两市可能达到的广告吸纳量理论价值约在9亿元左右,现在媒体广告只占到GDP比重约为0.25%,理论上推断媒体市场广告占有量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城市居民的报纸消费潜力尚未深入挖掘。
总之,伴随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打通呼包鄂大众传媒产业的区域信息壁垒,开拓全新的呼包鄂文化通道,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境.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5)
[2]周燕群.中国报业系列报刊布局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新闻记者,2003(10)
[3]张敦福.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0)
[4]陈四四.区域报业与区域发展互动研究[J].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4)
[5]叶刚.呼包鄂经济一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6]陈宪.区域化发展的再思考[J].文汇报,2004(6.25)
作者简介:周晔梅,包头师范学院新闻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报纸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