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998]复星上市 上海版“和黄”产业整合起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998]复星上市 上海版“和黄”产业整合起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4年,“德隆系”顷刻间分崩离析,接着轮到了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系。郎咸平抛出了一句狠话――“复星系是我下一个研究目标”。但郭广昌和他的复星成功躲过了那个“冬天”

1998年对复星的发展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复星实业(600196.SH)上市了,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

当时,复星的利润来源并不在于生物制药,而是房地产开发及广告策划等,投资项目也没有生物工程。1997年,策划制作、房地产和生物医药(及仪器销售)3个产业贡献的毛利分别占27%、8%和53%,生物制药只有一半强。而借上市融资之机,复星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拓生物制药产业,完成了对两个有影响的生物制药企业的控股,推出了几个极具市场前景的基因工程药物。

这样的转变也不无道理。在复星的创业“四剑客”中,汪群斌、范伟与梁信军都是学遗传工程学的,回归医药主业,相当于回归了他们擅长的老本行。

1998年当年,情况就有了较大的变化。复星的房地产和策划制作所占份额越来越小,生物制药和技术服务逐渐成为主要利润来源,该年度生物制药和技术服务分别创造毛利8615万元和2905万元,分别占总额的66%和22%。

不管算是亡羊补牢,还是复星图谋已久的策划,1998年的复星实业上市及因之自然而然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复星来说是翻天覆地的。更重要的是,从那时起,郭广昌和他的复星系开始展露内地最具想象力的资本运作模式,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复星董事长郭广昌热衷于投资,最为推崇李嘉诚:“他没有什么专业,投资就是他的专业,他靠的就是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

复星真正的公司收购和产业整合,其实也都发生在旗舰企业“复星实业”1998年8月上市之后。复星另两个核心产业“复地”和“复星信息”也是在“复星实业”上市当月成立的。上市5年后,复星就收购、参股了40多家公司,涉及的细分产业包括生物制药和诊断试剂、中药、西药、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等领域,在投资收购方面共动用了近20亿元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主要就来自股市融资及银行贷款。五年中,“复星实业”通过筹资活动净流入的资金高达13亿元,仅较投资净流出少1亿元,这1亿元的缺口依靠经营活动完全可以解决。

收购豫园商城可以看作复星借用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股权转让、托管协议,当年11月22日该协议中止。6天之后,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转让总金额为2.34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豫园商城虽是上海的老商业股,但在两年前已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并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这样通过收购豫园商城,复星投资也间接控制了童涵春。

总资产6亿元的复星产业投资似乎是专为此次收购而成立的。在复星,这是收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随后,郭广昌又以几乎如出一辙的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百联的前身)的收购。而产业投资也作为控股公司,随后参与了对建龙集团、南钢联、德邦证券及招金矿业的投资,而本身并未经营任何业务。

2002年,复星集团还投资3.5亿元收购了唐山建龙30%的股权,到2003年钢铁价格持续暴涨,也让复星尝到了投资钢铁业的甜头。2003年,医药行业起家的上海复星集团以16.5亿元的收购价重组南京钢铁集团,这是我国民营企业第一次入主改造特大型国企,同年,南钢联和唐山建龙又一起投资参与建设宁波建龙钢铁。

2004年,“德隆系”顷刻间分崩离析,接着轮到了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系。郎咸平抛出了一句狠话――“复星系是我下一个研究目标”。但郭广昌和他的复星成功躲过了那个“冬天”。

仅凭做实业的一点点积累,无论如何成就不了今天的复星。10多年下来,复星的帝国里,既有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培育起来的业务如复地、医药;也有了兼并收购进入的业务领域,如钢铁和商贸。足够的耐心、独到的眼光和把握产业发展的能力,是复星人总结出的成功关键。

在郭广昌描绘的复星系结构中,“复星集团”[指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复星集团中位于第一层次的“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心的金融产业平台”,是“整个集团的金融中心、资本中心和资金中心”。而第二层次的产业集团层面则是“以推动各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群体”,第三层次的专业公司层面是“以提升竞争能力为主线的专业公司”。

复星人总结自己的产业扩张有一个特点,即能买的不租,能租的不建,这样做的好处是兼并成本不高,却能产生很大的协同作用。另外,看上的企业一定要是资源独特型企业,并且要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有一支合适的管理团队。同时,每开辟一个新领域,复星都选择在行业低谷时进入。比如集团对建龙钢铁投资时,正处于中国钢铁行业的低迷时期及建龙本身的发展阶段,因此复星得以极低的成本投资建龙;2003年投资德邦证券时,证券业也正处在低潮没人愿买的时期;2004年投资招金矿业,黄金价格也处在历史低点……这样的投资理念,也逐渐形成了复星人常挂在嘴边的“快半步”文化,就连复星目前在复兴东路上的上海总部,都是1999年买下的烂尾楼,当时的价格只有4500元/平方米。

躲过了宏观调控,躲过了重重危机,躲过了外界的怀疑和责难,这位幸存者仍然执著于多元化的投资和并购。对于今后的投资,郭广昌已经分成了两类:一块是长期持有的产业,包括钢铁、医疗、房地产和商业;另一块是金融服务业战略投资,比如2004年投资的招金矿业公司和海翔药业,以及今年投资的华夏矿业。而通过今年7月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整体上市,复星又一次拿到了扩张的本钱。这群执著、精明的浙江人,依然继续着他们的产业帝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