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尔街“舍命还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尔街“舍命还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债务人“舍命还钱”,债权人百般忧虑,政府援助带来的道德风险,构成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界的奇特景观

《财经》记者 吴莹 驻华盛顿记者 李增新 特约研究员 胜寒

没有人能够阻挡华尔街还钱的热情。融资窗口刚刚打开,美国的各大银行们便迫不及待地筹划偿还去年以来获得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下称TARP)资金。

6月2日,摩根大通银行、摩根士丹利、美国运通及克里夫兰银行(KeyCorp)先后宣布发行新股,筹资总额为87亿美元。

自5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压力测试结果以来,美国19家大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已融得650亿美元。此外,还发行了总计200亿美元无担保债券。

触发新一轮融资的缘由在于,美联储6月1日宣布,受援助银行只有表现出具备向私人投资者发行大量普通股的能力,才有资格归还TARP资金。在此之前,美联储只是要求银行证明自身有能力脱离政府担保发债,以及满足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一些附加条件。

据美媒体报道,美联储本次对归还TARP资金附加的筹资要求,各家银行数目不等,但较5月压力测试资金要求明显更高。5月初顺利通过压力测试的摩根大通与美国运通本无需筹措新资金,但最近也被美联储告知需要增加普通股本;摩根士丹利则是在已经发了一轮新股填补压力测试资金缺口之后,再次被告知需要筹措新资金。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提高还钱门槛的做法,旨在应对外界的压力。毕竟,银行匆忙退还TARP资金,有着明显的短期动机,倘若任由其归还TARP资金,引发银行后续贷款能力不足,整个经济将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债务人舍命还钱,债权人百般忧虑。政府援助带来的道德风险,构成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界的奇特景观。

去国有化

早在5月初压力测试结果公布之际,随着市场由惊恐状态恢复过来,包括纽约梅隆银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道富银行在内的多家相对稳健的金融机构已经跃跃欲试,希望归还财政部通过TARP计划借给银行的资金,以摆脱政府干预。

6月1日,摩根大通声明该行已满足6月底前全额赎回250亿美元TARP优先股注资的条件。倘加上计划于6月2日发行的50亿美元普通股,到二季度末,该行的一级资本和一级普通股本分别接近1180亿美元(9.3%)和930亿美元(7.3%)。在当日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摩根大通主席Jamie Dimon表示,摩根大通已经达到退出TARP的要求。

高盛更在早前声明,将会在本月底前归还100亿美元的TARP注资。5月底,高盛售出了手中的中国工商银行价值约20亿美元的股票,更增加了底气。

美联储计划在6月8日当周,公布有资格归还TARP资金银行的初始名单。程序上,这些银行仍需经过财政部的最终审批。

去年秋天启动的TARP,先后向美资银行注入了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以期帮助其度过数十年未遇的危机。然而,迫于来自国会和民众的压力,伴随TARP资金而来的,还有对银行的高管薪酬的严格规定,以及其他运营支出方面的限制。

因此,市场稍一转暖,各金融机构便急不可待要扯断身上的“金锁链”。关于何时归还TARP资金,各银行游说政府已有时日。在5月压力测试中表现最好的八家银行,更是率先自告奋勇发行普通股融资,以证明自身的能力。

各大银行筹资还钱,除了摆脱政府干预,还可降低银行需要支付政府优先股的股息成本;同时亦可显示银行独立融资的能力,增强市场信心。

尽管允许银行偿还资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美联储最新的声明,明显比市场预期要早。一方面,最近各银行的大力游说,应该给监管机构造成了压力;另外,政府也有资金压力,回收一部分资金去援助其他中小银行机构,以有余补不足。

美国财长盖特纳5月30日在国会发表证言时预计,今年内将有250亿美元救助资金回笼;同时,如果各大银行可以成功增发债券或股票,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也为政府所乐见。

6月3日上午,伯南克在国会预算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透露,美国压力测试结果显示需要额外资金的10家大银行,已经总计融资360亿美元,另外已经宣布、尚未执行的融资计划总额为120亿美元。这10家大银行将在6月8日以前提交所有融资计划,预计在11月9日前完成融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19家大银行中的10家总计需要额外资金746亿美元。

“自5月7日压力测试结果公布至今,一些银行在发行新股时经历超额申购,显示投资者对他们的信心有所恢复。”伯南克对国会议员说。他还特别强调,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注资“十分安全”,最终将得到全额偿还,而优先股还给纳税人带来了股息收入。

一位接近美联储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美联储了最新的还款附加要求后,银行健康状况究竟如何,是否合适发新股筹资来还TARP资金,“是市场应该决定的事情,已经不在美联储担心的范围内,如果它们可以筹集到新资金,那说明它们够健康。”

借亦忧 还亦忧

不过,对于市场来说,金融机构过于积极的还钱倾向,不免令人不安。

TARP还款工程的启动,虽然反映了市场、机构和监管者对于金融系统初步企稳的信心,但是削弱银行信贷功能的风险来允许银行归还TARP资金,是否会引发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反复,也是摆在美联储面前的难题。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6月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举行的研讨会上,面对《财经》记者的提问表达了他的担忧:“存活下来与放贷是两回事,目前的资金可能足够使大机构‘不倒’,但它们仍然没有资金用来放贷。”

格林斯潘称,金融机构业务的特征之一是“借短贷长”,而近来长期贷款利率(如30年期按揭贷款利率)回升,显示投资者对长期财政赤字担忧,银行信贷并未恢复。

今年4月底,奥巴马政府的主要经济事务顾问萨默斯也曾表示,“我们需要大家归还政府贷款,但不希望看到因为归还政府贷款导致资本金不足,再次陷入危机。”

最近一轮美国股市反弹中,金融板块表现相当抢眼,但目前美国经济形势并非一片向好。相当多的市场人士指出,美国经济虽然可能已经见底,但拉动经济增长回到危机前水平的动力尚未出现,因而今明两年经济仍可能呈W型渐进恢复。

在他们看来,走出危机的路径绝非坦途,金融体系仍堪比大病初愈,过早打开TARP的闸门,可能会造成银行经营状况的反复。换言之,如果将来已经摆脱TARP的银行重新出现危机,再向政府伸手,不但对金融体系和市场信心的冲击后果非常危险,对于美联储的信用也将是严重打击。

市场最为担心的情况在于,也许正如格林斯潘所言,更深层的危险是,归还初衷便是改变银行资本金匮乏状况的TARP资金,将进一步降低银行可贷资金,使得银行在“去杠杆化”上走得更远。经营稳健的银行如摩根大通之类, 虽无资本金不足的压力,但目前把有限的资本拿去还钱,势必要收缩其业务;状况差些的银行业务上受到的压缩影响,将更为严重。

另外,美联储要求银行还钱之后,还要保持相当的资本充足率,银行会继续保持较低的风险资产比例。如果银行不再愿意承担风险,其承担的贷款和资金配置融通的职能就会大大下降,即所谓的“银行僵尸化”,带来的后果便是实体经济可能得不到足够的信贷支持而严重缺血,增长乏力。

“抄底”时机来临?

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融资,对投资者也是一次选择的机会。

6月2日,摩根士丹利宣布发售22亿美元普通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司)证实,其认购了22亿美元普通股中的12亿美元,在摩根士丹利中的持股比例将达到9.86%。

中司后来发表的声明称,基于摩根士丹利与中司的合作关系,且中司拥有摩根士丹利优先购买权,摩根士丹利与中司接触,中司决定参加此次发售计划。

中司曾在2007年12月底耗资56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当时成本约为每股48美元。2008年10月,日本三菱UFJ集团入股摩根士丹利90亿美元时,曾经将中司在2007年12月底入股摩根士丹利的持股比例,从9.86%摊薄到7.68%。当时因为各种原因,中司没有启动反摊薄程序。

这次摩根士丹利发行普通股,日本三菱UFJ集团也启动了反摊薄条款,认购4.39亿美元普通股;发行完成后,日本三菱UFJ集团持股比例仍然为21%。来自摩根士丹利的消息称,此次发售共获得了12倍的超额认购。

摩根士丹利这次发行的普通股价格较市价有较大折让,按照6月1日摩根士丹利29.89美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折让了8.2%,为27.44美元/股。中司完成这次认购后,其持有摩根士丹利股份的成本大大降低,市场人士分析称已经接近当前的市价。

对于投资者逢低吸纳、摊薄成本的做法,市场评价不一。乐观者认为,摩根士丹利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已经消除,盈利前景逐步回升,27.74美元相当于1.01倍的市净率,已相当诱人。而财富基金又回到华尔街这一事实本身,也有助于提振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根据彭博资讯的数据,目前有25家机构了对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其中13家建议购入,11家建议持有,1家建议售出,其中3家目标价在40美元,汇丰更是称其目标价为48美元。

不过,在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马丁・贝利(Martine Baily)看来,金融机构发行新股受到“追捧”,至多显示投资者认为目前估值较低而选择“进场”,不代表支持银行的还款行为。

也有相当多的市场人士对于这一投资机会持怀疑态度。一位熟悉摩根士丹利、不愿具名的对冲基金交易人士称,目前市场情绪乐观好转了很多,对筹资者是很好的时机,但银行状况是否足够健康、市场对银行的信心是否能一直维持,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

独立银行研究公司机构风险分析(IRA)的董事总经理克里斯・惠伦(Christopher Whalen)向《财经》记者明确表示,银行资本金的风险还没有完,“中司的投资决策为时过早,大银行们今年晚些时候估计还会有更多筹资的需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访问教授Michael Pettis,则从金融史的角度予以评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周期的末尾,大银行在每个全球化周期结束的时候,都是注定要衰亡的,因为它们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小的、行动敏锐的银行才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