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异甘草酸镁联用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异甘草酸镁联用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患病率逐年攀升。给肝病科医生提出了严峻挑战。2年来采用异甘草酸镁联用谷胱甘肽治疗脂肪肝患者2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脂肪肝患者28例,诊断均符号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在制定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分两组,治疗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5~63岁,平均41.2岁;其中5例(17.86%),脂肪性肝炎23例(82.14%);轻度15例(53.57%),中度10例(35.71%),重度3例(10.72%)。对照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4~62.5岁,平均40.1岁;单纯性脂肪肝2例(13.33%),脂肪性肝炎13例(86.67%);轻度8例(53.33%),中度5例(33.33%),重度2例(13.34%)。两组病例均排除伴有慢性乙肝、药物性肝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病变程度等大体相似。

用药方法:①治疗组:依谷胱甘肽100mg加入5%~10%葡萄糖100~150ml,异甘草酸镁150mg加入5%~10%葡萄糖150~250ml内分别静滴,1次/日,15~30天为1疗程。②对照组:仅予一般的护肝治疗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等,疗程15~30天。

观察指标:两组于用药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上述检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5~30天时进行。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ALT正常,黄疸消退,TBIL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ALT明显下降、黄疸减轻,TBIL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③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ALT、TBIL无明显变化。

结 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肝功能恢复情况,见表2。

血脂变化情况,见表3。

由表2、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基本一致,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不良反应:治疗组中1例(3.6%)出现血压升高,给予利尿药后恢复正常,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在维持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他是甘油醛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能激活多种酶,从而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并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启动内源性谷胱甘肽的活性,体内还原性谷胱甘肽大量存在于肝细胞中,并可与众多有毒的化学物质及其他代谢产物结合而起解毒作用,有保护肝脏,灭活激素、促进胆酸代谢等功能。

本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与谷胱甘肽联用能改善症状,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其疗效明显地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田庚善,主编.病毒性肝炎及肝病诊疗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2-23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X2>/sup>9.30,P<0.05。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结果(X±S)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X±S,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