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的收获 第1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的收获 第1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十一”的前两天,我观看了一场个人作品音乐会。那天观众十分跃,现场气氛也相当热烈、火爆。当演出结束,作曲家走上舞台向观众致谢时,观众的情绪更是达到了高潮,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其实,经常出入音乐厅的人都知道,上述场景,是音乐会演出中常见的一幕。然而,如果你得知那天的观众面对的作品出自一位头顶没有名人光环的非职业作曲者――李建军,那么,得承认,这一切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那天演出的作品共20首,它们包括童声表演唱《小鸟与梅花鹿》、组唱《风雪中飞出一群小鸟》、独唱《我多像一只小鸟》、二重唱《小雪橇》和合唱《太阳钟,月亮琴》《绿色的蝈蝈》等,男女声独唱《奶牛与土地的诉说》《蓝色之恋》《水兵的胸怀》等,合唱《山乡新貌》《红旗飘飘》《迎来春色换人间》,以及歌伴舞、歌舞《走进春天》《红红的日子》等。

从这份颇具分量的节目单上可以看出,音乐会选择的作品体裁及演唱形式、方法丰富多样,有独唱、重唱、表演唱、合唱和歌舞,有童声,也有成人;有美声,也有民族和通俗。这固然体现了作曲家李建军多面的写作才能,但是,我更愿意把这场音乐会视为作曲家李建军多年来爱音乐、爱家乡、爱孩子的一种收获和回报。

虽然作为大连市旅顺口区少年宫主任的李建军,现在已经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还担任大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和旅顺口区音乐家协会主席的职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靠自学走上创作之路的人。“我没有进过高等音乐学府的大门,未受过系统的、规范的高等音乐教育……只是在业余创作过程中,边实践,边学习,边创作。”(《李建军歌曲选・后记》)

李建军的创作实践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虽然那时的“创作”不过是为学校的文艺宣传队编写演唱材料,但是“不停地写,不停地排练、演出,久而久之,便写顺手了,形成了一种习惯,也产生了一种乐趣”。

在这种“乐趣”的驱使下,李建军一写就是三十余年。其间,“为了丰富、提高自己,从1986年自己相继在中国函授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三年,在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三年,在辽宁教育学院教育系函授学习三年,并都获得了毕业证书”。至今,李建军写作的各类音乐作品已达千余首。

从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到因在地方的一个小刊物上发表了一首歌而欣喜不已的歌曲习作者,到在国内获了诸多奖项,并成功地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李建军的成功,源于他对音乐艺术发自心底的爱。这种爱给了他信心和勇气,也给了他坚韧与力量。正是这些,支撑他走到今天――作为一位非职业写作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从开始尝试歌曲创作起,直到今天,李建军从来没有离开家乡旅顺。旅顺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对李建军而言,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他爱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他对这片土地怀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愫。这种情感,在音乐会中的几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山乡新貌》是一首合唱曲,写于1985年。当它在同年9月大连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演出时,受到在现场观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的好评,他不但在《大连日报》上撰文对这首歌做了评介,还推荐到《音乐创作》上发表。

在这首作品中,他用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赞颂了改革开放后家乡旅顺的新风貌。它的旋律,亲切、舒展、开朗、欢快,具有浓郁的东北音乐风格。

同样是赞美家乡,《蓝色之恋》则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天蓝蓝,海蓝蓝,天海间有我蓝色的家园。风潇潇,浪翻卷,风浪里有我深深的爱恋。”如果说《山乡新貌》的成功得益于它那带有北方地域特点的民间音乐风格,那么,《蓝色之恋》则根据歌词的要求采用了通俗歌曲的写法,大量使用的每小节第一拍的八分休止,为作品带来了一种富有活力的现代元素。

《奶牛与土地的诉说》和《送海灯》,写的是家乡的日常生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把前者写成供美声演唱的歌曲,体现了作者设想的大胆和不落凡俗的艺术追求。

上述写家乡的歌曲,仅是他音乐会演出中的一部分,更是他全部写家乡作品的一小部分。

家乡,在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在游子那里,它是魂牵梦绕之所在,而对于从未离开过它的人,它则因朝夕相伴而变得难以割舍。李建军之于家乡,抱有的就是后一种情怀。所以,作为一个作曲家,他不必为写什么而烦恼,也无须为写作去“体验生活”――家乡的人和事,家乡的每一点细微发展和变化,都鲜活地储存在他心里,都可以变成歌。

因而,当他需要借歌来抒写对家乡的情感时,就少了时下一些歌曲的或大而无当,或浅薄苍白,或虚浮无力,或煽情、滥情,而多了一分深沉、真切、平实和质朴。

一个作曲者,写一两首歌来赞美家乡,并不鲜见,但像李建军那样,把自己的创作牢牢地扎根于家乡的土地,不东张西望,不心猿意马,一心朴实地不停地写家乡、唱家乡,却十分难得。

把目光聚焦于家乡,写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用歌曲记录家乡的变迁,把乡里乡亲的苦痛与欢乐融于旋律中,这是李建军自觉自愿的选择。实践证明,这个选择不仅现实,而且明智。

尽管李建军歌曲写作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主要是一位儿童歌曲作家。的确,在李建军的所有作品中,儿童歌曲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很高。

熟悉歌曲写作的人都知道,儿童歌曲好写,也难写。好写,是说它比较简单,难写,则在于因儿童接受能力所致,它受到很多限制:音域不能太宽,结构比较短小,几乎不能有变化音。所以,儿童歌曲好写,写好却很难。

有着多年儿童歌曲写作实践的李建军,自然甘苦自知。可贵的是,他没有浅尝辄止,知难而退。长年从事青少年音乐教育的他,对孩子们有着很深的感情,为孩子们写歌,既是他对孩子们爱的情感的外化,也被他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和义务。

音乐会上演出的几首作品,是他儿童歌曲的代表作。

被文化部选定向全国孩子们推荐的百首儿童歌曲之一的《小雪橇》是一首表现儿童欢乐情绪的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给全曲带来了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基调,第二乐段旋律音的高点进入,把乐曲推向高潮。舒展、流畅、清纯、动听是这首歌曲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儿童歌曲写作中,许多人喜欢使用三拍子,这也许与三拍子自身的抒情有关。但如何把三拍子歌曲写出特点,尤其是一再使用三拍的同一作者,如何寻求变化,以避免重复自己,是一个课题。《我多像一只小鸟》一改《小雪橇》那种对旋律长线条完整性的追求,根据歌词的需要,利用四分休止和较大跳动的音程,将长线条旋律分隔开来。“长”、“短”对比,又巧妙融合,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风雪中飞出一群小鸟》是一首表现童真、童趣的歌曲,密集的十六分音符附以适时出现的切分节奏,传神地表现了孩子们像飞雪中的小鸟一样,在风雪中嬉戏玩耍的情景,从而写出了孩子的好动和天真。

作曲家铁源在为《李建军歌曲选》所作的序中写道:“……这些少儿歌曲简洁、明快、活泼、流畅、朗朗上口,悦人听闻,易于孩子们学会传唱。这些歌曲不是滚滚长江、滔滔大河般的鸿篇巨制,却是叮咚的山泉、潺潺的小溪般的清新小品。它们滋润着孩子们爱美的心田。”

李建军作品音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观众的掌声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对家乡土生土长的作曲家的喜爱和敬佩。当然,这种情感,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衷心希望正值盛年的李建军,能在自己选择的歌曲写作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家乡、为孩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回报厚爱自己的家乡人民。

霍长和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