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读学校德育渗透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读学校德育渗透的路径与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日常文化情境下的道德养成

道德的养成始于日常生活,为“问题学生”订立每日具体的行为规范,在具有威仪的情境中,无一例外地进行或接受严格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规训,形成严明的纪律、操守、仪规、礼节、禁忌,由此逐渐浸染人的德行,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逐渐把良好习惯内化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工读学校作为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基本阵地,首先就应该从对“问题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入手,使“问题学生”改掉原有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风尚,成为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反观工读学校这些年的成功教育,首先得益于营造了一个适合青少年成长的教育环境,通过养成教育“一日常规制度”“新生训练教育计划”“班集体考核制度”等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心理学家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行为习惯的改变会影响性格的改变,性格的改变就会影响人生的改变。因此,从工读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就要开始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

日常文化情境下的道德养成为“问题学生”创设一个认同的日常文化情境,让“问题学生”置身其间,产生耳濡目染的道德影响,促进常规的内化和行为的养成。要求从“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可以做”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贯穿于起居生活、日常礼仪、课堂要求、课间行为、人际关系等过程中,养成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德。建立卫生、礼仪、纪律、安全的自主督察机制,促进“问题学生”在公共领域中日常行为的自我稽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纪律、操守、仪规、礼节,浸染公民德行。

二、学科文化情境下的道德渗透

工读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也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正如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也就是说,教育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工读学校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各种学科文化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道德文化内容,因而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生命线。

工读学校学科文化情境下的道德渗透主要表现在:“通过一个追求”即“文化追求”进行渗透。“五个带入”:带入情感、带人情境、带入智慧、带入活动、带入生活的学科教学理念。确保“问题学生”充裕的活动空间,使“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更加自主的活动,包括自主的阅读、思考、想象、观察、记忆、研讨、练习、扮演、实际操作等丰富多样的有意义的活动,全面提高智力和道德水平。

“文化”是课堂的必然追求,即使是工读学校的教学,我们同样需要“仰望星空”,抵制无文化的知识、概念的灌输,以文化来陶冶高尚的精神,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影响心灵,把课堂教学提升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主阵地”这样一个更加深远的高度。学科文化中都蕴涵着极为丰赡而独特的道德文化内容,工读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样要有以“文化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问题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重点培养“问题学生”的情绪、情感、情趣尤其是道德情怀和道德情操等素质。

三、主题文化情境下的道德凝聚

在工读学校开展主题文化,主要是发挥其道德凝聚和引领作用,主题文化,主要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如亲情、感恩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周、节、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并整合各种相关的显性的和隐形的资源中的“相似性”,集中对“问题学生”实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沉浸在各种主题情境下,正如约瑟夫・弗莱彻(JosephFletcher)说:“哪里有了境遇所提出的问题,哪里就有真正的伦理学。”主题文化就是充分利用并整合课程资源,根据文化情境来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经验的教育资源,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围绕科技、艺术、体育、人文等文化主题,以德育为主导、以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及至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性教育周、文化节活动,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学生道德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道德凝聚功能。

传统的道德教育在道德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知识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课程的道德就其存在形式而言,就是一种知识道德,它存在于一种体系化的知识之中,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这种学习道德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书上写明的道德。这种方式习得的道德也许只能提供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却很难内化为自己固有的、稳定的道德行为能力。开展主题文化就是想把传统的重视传递道德知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培养“问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从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从而保障“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中去,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文化情境性教材,主题文化是一种“非课程化”的德育、“文化情境性”的德育和诉之于“问题学生”生活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德育。

四、校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启迪

工读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空间不应该只满足于课堂,工读学校也应该可以让我们的“问题孩子”走出封闭了很久的几十平方米的小教室,来到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广袤天宇下的世界。校外的文化活动(如参加植树活动等)可以使我们暂时远离现代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工具化、城市化、功利化倾向,可以带领我们的“问题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真实生活,拓展学生的生存体验。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根基、智慧的源泉,传统的工读学校教学似乎已经忘却了大自然这本好书,忘记了大自然是广阔的、多姿多彩的生动课堂。让“问题学生”不断地与周围世界接触,与大自然接触,充分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美感,融入大自然这样一个真实的、天然的充满文化情境的大课堂中,感知自然,学习体验,逐步认识社会生活。大自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相连,与社会相通,包含着各种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因此,在引导“问题学生”认识周围世界时,应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及美的熏陶。

五、阅读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积淀

朱永新教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博尔赫斯也曾说过:“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读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吟诗可以怡情,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一线的实际观察,我发现我们的“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看文学作品的,为此,发动班级的集体力量,共建工读班级“图书角”,为“问题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氛围,不仅能够激发读书兴趣,提高“问题学生”读书意识,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书香班级中接受书香的点滴濡染,让“问题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浓浓的诗文氛围中,让学校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地,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诗的芳香,我们深知,对阅读的热爱是一颗幸福的种子,一旦扎根于孩子心中,将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幸福。

六、节日文化情境下的道德濡染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传统的节日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与传说,工读学校可以利用节日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举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让“问题学生”沉浸于经过优化的节日文化情境之中,具有接通历史、感受民俗、体验生存、回归传统、宣泄情感、凝聚精神、寄托幽思等丰富的道德濡染效用。如,端午悼念爱国诗人、中秋阖家团圆、清明节祭奠追思、重阳登高敬老、元旦迎新汇演;“三八”妇女节忆母亲、“五一”节劳动技能展示、“六一”节童声献母亲、“七一”节颂党歌咏比赛、“八一”节革命影片联播、教师节老师我想对您说、国庆节理想前途教育等这些传统节日,使“问题学生”在集体聚会和庄严活动中增加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加强了特定节日文化对“问题学生”的道德濡染。

七、班级文化情境下的道德自主

班级是培养人、陶冶人的重要场所,工读学校“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是塑造完整人格的有效手段,一个充满梦幻的、书香味的和文化情境性的班级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能够深深地吸引着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问题学生”在这种班级环境下学习、生活和成长能够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得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濡染。

班级文化环境应该是充满文化情境的,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让孩子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去设计、自己去布置那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相反,那些过于奢华化、商业化、非人性化和非教育化的环境应该在校园、在班级里被剔除。

在环境布置板块,可以通过主题情境(如亲情、游戏、童话)来布置班级环境和学校廊道等;在活动板块以综合课程整合为目的,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板块,将语文、科学、思想品德、地理等学科进行综合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案例分析时,要渗透和倡导建构主义情景认知论,探索和尝试文化情景教学模式,促进工读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围绕人文、艺术、体育、健康等文化主题,以德育为主导,根据文化情境(如亲情、感恩)来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经验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学生道德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道德凝聚功能。

八、社区文化情境下的道德协同

工读学校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但却不是万能的。令我们感到忧虑的是,家长过多地把学生的道德教育寄托在工读学校的教育上,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学校要更好地发挥它人格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就要和家庭、社区建立教育协同机制,制定并实施家庭、社区和学校的道德建设,真情沟通、协同共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快捷有效的沟通平台,借助对话、交流、疏导、联合、评价等多种方式,将最富有价值的公民道德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同时争取社会、家庭担当更多的道德教育责任,自觉净化和优化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理解、支持、配合和协同学校推进学生的公民道德文化建设。

同时,工读学校的教育也深刻地感受到虚拟化的网络所带来的人与人直接沟通的疏远,电话、电子邮件滤掉了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都有一部家庭成长史。为此,工读学校开展家访活动,了解“问题学生”真实的成长环境,架设真心、真实、真情交融的家校桥梁。走进、走近“问题孩子”及家长的微观心灵世界,工读学校教师了解到了每个“问题学生”成长背后的故事,教育转化就有针对性了,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本文为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十二五课题(12B05)《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广东省教育学会《工读学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编号:GDXKT09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新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