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鸳鸯莲瓣纹金碗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鸳鸯莲瓣纹金碗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类别・金银器】

【唐高5.5厘米 口径13.7厘米 足径6.7厘米 壁厚0.2厘米 重391.5克】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出土,金碗共出土两件,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金碗锤击成型,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腹部装饰采用的是满地装,外壁锤碟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将碗身空间分成三十部分,这种风格颇具粟特人遗风。上层莲瓣中心分别用动静对比的构图方式,錾刻出鸳鸯、鹦鹉、鸿雁、鹳翎、鸭等禽鸟,以及兔、獐、狐、鹿等走兽的十个动物纹饰,并环绕以忍冬花草;走兽或走或奔,富有动态;禽鸟或飞翔或栖息,动静有异,栩栩如生。下层莲瓣内均錾刻忍冬花草、如意云头。内腹底刻宝相花。外底中心则錾刻一只回首的鸳鸯,周围饰有忍冬云纹,呈现出一派和谐美满的气氛。金碗通体以细密的鱼子纹做底,应是多子多福之意。在鹦鹉纹的腹部可以看出细且浅的纹饰起稿定位线,碗底外壁亦可看到细如发丝的十字形定位线。据此可知加工纹饰时,先錾出主题纹饰鸳鸯,然后根据空白,灵活自由地填补5朵如意卷草纹。圈足焊接于碗底,但焊缝牢固,无丝毫开裂,使用的焊料也是黄色,因此分析应是含金合金。另外,碗内壁还有墨书“九两半”三字,这种以墨书文字标明金器的重量,是为了防止以轻换重,是唐代金银器的一种管理方式。

该碗錾刻刀法细腻,禽兽身上的一眼一嘴、一羽一角都清晰可见。通过这些繁而有序的纹饰,写实与寓意并重的构图,使唐人追求优美而写实的艺术得以实现。从现有资料看,它是唐代金银器中仅见的最堂皇的金碗。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勘探研究并核对文献记载,确定何家村窖藏发现地点应在唐长安城兴化坊中部偏西南部位。最初人们认为是住在兴化坊中的雍王李守礼(章怀太子次子、与吐蕃和亲的金城公主之父)的遗物,安史之乱(755年)时埋藏。根据考古类型学分析,有些器物上出现了枝叶茂盛、鲜花怒放的大型花卉图案,纹饰整体布局采取了分单元的方式,制造的时间要晚于“安史之乱”的年代。经专家学者论证,这件遗宝的主人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租庸使”是唐代中央专门设置的征收租庸调的官员,其职责之一就是保管朝廷的财物。而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

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在位)为解救被叛军围困的襄城,而征泾原(今甘肃泾川北)兵前往驰援。泾原节度使姚言速率五千大军前往驰援。军队冒雨而来,希望得到赏赐却未果。在途经长安时,泾原兵突然发生兵变,攻占京城。唐德宗在宦官等护卫下,匆忙逃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拥入皇宫府库,大肆掠夺金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原兵变。

清代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泾原兵变时,租庸使刘震让人押着“金银罗锦二十驼”出城外逃,自己则与家人随后赶来。这段文字透露出刘震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财富珍宝。唐薛调《无双传》对刘震出逃记载:当时城门守卫得知刘是朝廷要员不敢开城门,刘震只得又往其家所在的方位跑去。也就是说,何家村遗宝与刘震有关,却不是个人财产,而是收缴上来的庸调及保管的宫廷珍宝。

何家村埋藏的珍宝都是体积小、价值高、少而精的珍品,所有物品用两个陶瓮加一个银罐便装下了,便是很好的旁证。在难以出城的紧急情况下,刘震不得不返回家中,将这些珍宝埋藏起来。而据文献记载,刘震还做了叛军的命官。很快,唐军收复了京城,刘震夫妇被斩,使得这批珍宝也就永远不被外人所知了。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金银器】

【通高14.8厘米 口径2.3厘米 腹长径11.1厘米 短径9厘米 壁厚0.12厘米 重549克】 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银壶的设计综合了我国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和马镫壶的扁圆形状,用银片锤打、焊接而成。壶口略呈圆柱状,形体粗短,置于壶身顶端的一侧;壶盖为覆莲样式,饰鎏金九瓣花纹,以一条麦穗银链与弧形鎏金壶提梁连接;壶腹扁圆,两侧面各饰锤碟而成的、凸出的鎏金舞马纹样,壶下端焊有椭圆型微向外撇的圈足。壶身与圈足相接处饰有鎏金“同心结”一周。整件作品造型饱满,富有张力,线条圆润自然,比例恰当,具有极好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局部的黄色鎏金与整体的白银交相辉映,色调格外和谐富丽,金碧辉煌。存世只此一件,堪称是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杰作,被我国政府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马镫式壶源于早期契丹人,考古学家一般把它认为是契丹文化的代表器物。这种仿制皮囊壶的形式,在辽金时代的古墓中常有发现,但在唐代京城长安出土还是首次见到,这正是汉族和契丹等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显证。

关于舞马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南北朝时的文献,而有关唐代舞马的描述则更为详细,有时甚至是上百匹舞马同时表演,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热烈,但由于缺乏形象材料,长久以来只能根据诗文描写加以想象。据《唐书・音乐志》记载,唐开元至天宝年间,宫廷专门引进异域良马,驯养了百余匹能够表演各种舞蹈节目的舞马。唐玄宗还曾亲临现场观看并训练它们。每年八月五日的“千秋万岁节”玄宗生日这一天,皇宫都要在长安城兴庆宫(今西安兴庆宫公园)勤政务本楼、花萼楼前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当玄宗接见并宴请群臣时,这些披着非常漂亮的锦绣马服,颈部挂金铃、璎珞的舞马就会出场,按照《倾杯乐》的节拍跳舞助兴。高潮时,舞马甚至还会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下面支撑它们的是披金挂玉的牵马壮士们;而穿着淡黄衫、系着文玉带的姿色秀美的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舞马伴奏;曲终时舞马则口衔酒杯给玄宗敬酒,舞马也随之喝了酒,玄宗对此喜不自禁。

该壶上的舞马正口衔羽觞(酒杯),前腿直立,后腿屈膝,飘拂的鬃毛、飞扬的绶带,以及奋首鼓尾的姿态,显得驯养有素,灵动可爱。工匠善于抓住瞬间的动作表现舞马曼妙的舞姿,使舞马献寿时“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的场面跃然眼前。唐代作过玄宗宰相的诗人张说是当年每次亲睹过舞马祝寿场面的人,他在《舞马千秋万岁禾府词》中“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的赞颂诗句,生动地记述了舞马在乐曲终了衔杯行礼、垂头掉尾如沉醉的神态,这是许多史志书上没有记载的,而该壶上的舞马纹的姿态恰与诗文描绘的舞马形象相符。

然而,渔阳(今北京大兴县)鼙(Pi音皮)鼓打破了李唐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的叛军攻陷长安,玄宗仓皇出逃至四川,无暇顾及这些舞马。由于安禄山曾见过舞马祝寿,知其能舞而“心爱之”,于是将数十匹掠至范阳(今河北涿州)军中。安禄山败亡,舞马又辗转归于其大将田承嗣所有,田“不知其技”而视作一般战马。一次宴乐中,舞马听到音乐,应节起舞,守卫的军士以为奸孽,用扫帚责打,马以为是自己舞得不好,更加卖力,田承嗣更令军士痛打。就这样,这些技艺超群的舞马毙于枥(马槽)下,其结局却令人为之扼腕叹息。从此,唐代就再没有训练舞马,舞马祝寿仅成为中晚唐诗人的回忆史料了。从张说诗作的时间开元十八年(730年)到天宝十五年(756年),说明以舞马祝寿活动最少有25年的时间。这只舞马衔杯纹银壶提供了具体的实物资料,使我们能够得窥唐代舞马之一斑,其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舞马衔杯纹皮囊壶的出土不仅从一个侧面为研究唐代宫廷生活、外交礼仪、社会文化、工艺水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印证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记载提供了实物佐证。同时,它又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极具历史、艺术和文物研究价值。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金银器】

【高24.2厘米 口径12.4厘米 足径14.3厘米 壁厚0.21厘米 重1789克】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银罐外观大口短头,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可活动提梁插入焊接在罐肩部的两个葫芦形附耳内,底部为圈足,足与罐体的连接处加焊一圈圆箍,这样使得不易脱落,更加结实。罐体为纯银锤击成型,花纹平錾,鱼子纹地,纹饰鎏金。盖心内饰一朵宝相团花,盖四周围饰石榴、葡萄、忍冬及卷草,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周边环绕折枝花,组成两组均衡式圆形图案;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罐的颈与足均饰海棠四出花瓣图案一周。

银罐上錾刻的鹦鹉振翅欲飞,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型,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加之纹饰全部鎏金,与罐体的纹银色泽形成反差,平添了艺术美感,体现出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朝气蓬勃与审美情趣。罐盖内原有一行墨书写着“紫英五十两”、“石英十二两”的墨迹,表明该罐为存放中药的器具。据文献记载,唐代帝王多喜好服食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其中6位皇帝的死亡跟服食金丹有关。何家村出土的一整套炼制金丹等的药具和大量的丹砂药(丹砂是炼丹的主要原料),正是这种宫廷时尚的真实再现。这件富丽堂皇的银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最精美的一件,是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稀世珍品。

鹦鹉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丛林之中,自然造化的华丽羽毛正是对其周边环境的适应。鹦鹉似乎天生就是做宠物的材料,看上去它更像个五颜六色的工艺品。我国饲养鹦鹉和驯练学话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山海经》中就有鹦鹉的记载。晋朝张华在《禽经注》中记载:“鹦鹉,出陇西,能言鸟也。”宋代王安石《字说》云:“鹦母,如婴儿之学母语,故字从婴母。”鹦母、鹦哥之译名见于诸古籍,“鹦母”即“鹦鹉”,“母”、“鹉”同音互借。

“鹦鹉(chi,音吃)文(文,铺叙文采)至,麒麟绝句来”,鹦鹉因美丽能言,成为智慧、吉祥的象征,也是唐代王公、贵族的宠爱之。唐敬宗宝历年(825年)越州(今浙江绍兴)进士朱庆馀的《宫中词》中,就有借助鹦鹉形象、描写人心态的佳句:“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想必是害怕在鹦鹉面前说出心事,就会被能说会道的鹦鹉泄露,表现了深宫高墙之内的宫女们的生活写照。可见当时人们对鹦鹉喜爱的原因与程度,因此,鹦鹉成为唐代工匠们乐于表现的题材。

在唐朝郑处诲所著的《明皇杂录》中记载一段有趣的传奇鹦鹉故事,大致如下:

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岭南有人献上一只羽毛洁白的鹦鹉,养之宫中,“常纵其饮啄飞鸣,然亦不离屏帏间”。唐玄宗令侍臣教授其诗词,数遍后便可吟诵,因而深受主人的宠爱,赐名“雪衣娘”。忽一日,“雪衣娘”飞上贵妃镜台,语曰:“雪衣娘昨夜梦为鸷(zhi,音至,凶猛)鸟所搏,将尽于此乎?”令贵妃惊讶不已。玄宗得知后,便使贵妃授其以玄奘所译佛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岁久驯服,它竟能记诵精熟。“雪衣娘”不仅洞晓言辞,而且乖巧过人。玄宗每当与妃嫔、诸王子对弈而显露败着时,同样精于纹枰之道的贵妃便轻唤一声“雪衣娘”,它马上心领神会,立即飞入棋盘中翩翩起舞,把棋子搅得乱七八糟,还用喙(hui,音惠,鸟兽的嘴)啄妃嫔及诸王子的手,使棋无法再弈下去,这样就避免了皇帝输给妃嫔或诸王子的难堪。“雪衣娘”完成了使命,就会马上蹦到主人面前,讨好似的在主人怀里擦来擦去,当然也忘不了向主人讨赏给它一些喜欢吃的食物。有一次,玄宗与贵妃赏游离宫,贵妃置“雪衣娘”于步辇(轿子)竿上,与之同去。当人们赏景而远离步辇时,“雪衣娘”被一只突然降临的鹰所毙命。玄宗与贵妃叹息良久,遂命人将“雪衣娘”掩埋后立坟,呼为“鹦鹉冢(zhong,音种,坟墓)”。

黑釉油滴碗

【宋・瓷器】

【高8.5厘米 口径30.2厘米 底径10.6厘米】陕西渭南蒲城县城关征集,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黑釉碗器型规整,胎薄质坚,釉色润泽。喇叭形大敞口,口沿微敛,腹口至底渐收,平底,矮圈足,具有北方窑口的典型特点。器物通体施黑釉,釉层较厚,器外黑釉不及底。特别是釉中散布着大小不一、具有金属光泽的银色小圆点,晶莹透亮,形似油滴。使得这件质朴无华器物上的黑釉色,在深邃、庄严感中,平添一种晶莹透亮感,犹如夜空中群星闪闪,一改黑釉的单调与平淡,洋溢出一种神奇魅力,为宋代单色釉瓷器平添了别样情趣。

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常提到的陶瓷器两者之间既相似,却又存在本质不同,区别主要有胎釉原料、烧成温度以及物理性能三项指标。第一,陶器原料主要是粘土,也有的用少量高岭土,质地粗松;瓷器原料主要为高岭土,质地细密。第二,陶器一般不施釉,也有施低温釉,也称铅釉的,在600℃~900℃以下的温度烧制而成;瓷器都施高温釉,烧成温度高达1200℃~1300℃。第三,陶器胎松,敲上去有嗡嗡声,具有吸水性;瓷器胎紧、施釉,敲击发铿锵声,无吸水性。

黑釉是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和氧化锰,尤其是氧化锰的含量接近1%时,烧成的釉即呈纯黑色。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属结晶釉,满天星斗的油滴釉一改黑釉的单调与平淡,为黑瓷增添了光彩,它盛烧于北宋,衰于元末。其特点是在黑色釉表面遍布大小不一的具有金属光泽的斑点,小的如针尖般,大的直径达1厘米,色泽呈金色或银白色。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具有光泽,故名“油滴釉”;又因斑点在黑色釉面呈现酷似鹧鸪胸前的羽毛斑纹,古文献称之为“鹧鸪斑”。油滴釉的成因是在瓷器烧制过程中,着色剂氧化铁发生分解,形成釉面气泡,其中密集铁的氧化物结晶,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的釉中结晶质处于饱和状态,当气泡破裂后,会保持这种状态,直至冷却后即产生了油滴斑纹,形成美丽的结晶。专家指出:这项工艺的窑变火候很难把握,油滴的形成与烧制火候和釉层厚薄相关,火候恰到好处方可形成油滴,这种结晶体只有在1100℃这个点才会出现,温度过低难以烧出,过高又会使油滴过小,故油滴碗口沿处由于釉层稀薄一般不会形成油滴。所以,只有炉火纯青的技艺才能烧制出这巧夺天工的工艺。

大家知道,瓷器在烧成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及化学变化,如果釉的组成不均匀或两种不同性质的釉施于同一器上,其变化就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如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载:“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当时的陶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从迷信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它是“妖”。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所谓“色红如朱砂”,其实就是由于釉中含铜,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还原成铜红而已。古代著名窑变釉有:宋代的钧窑、景德镇康熙年间的苹果绿和绿郎窑、雍正和乾隆年间的窑变花釉等。黑釉油滴斑纹也是窑变现象的产物。清梁同书的《古窑器考》说:“官、钧、哥窑于本色釉外,变而为淡黄,或灰紫杂错,类诸物态。”

油滴釉器多出自建窑,胎体较厚,器型较小,像如此之大和如此之精美的油滴碗,而且出自北方窑口,实属罕见,为难得的珍品。这件黑釉油滴碗器物虽然较大,但仍不失其秀丽之感,具有清新、高雅的艺术韵味,显示出我国古代精湛的陶瓷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