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臂丛麻醉不同浓度利布合剂用于上肢复杂手术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臂丛麻醉不同浓度利布合剂用于上肢复杂手术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选用合适浓度利布合剂用于上肢复杂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上肢复杂手术L20例病人,随机分为T1组:选用2%利多卡因15m1,0.75%布比卡因10ml,盐水10ml(n=60);T2组:选用2%利多卡因15ml,0.75%布比卡因10ml,盐水25ml(n=60),观察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失效时间、麻醉不全、辅助药应用等。结果:两组比较,用量、麻醉起效、失效时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中牵拉痛、辅助药应用,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麻醉;臂丛;手术

上肢复杂手术是临床最常见手术的一种,现在大多选择臂丛麻醉,一般较多选择肌间沟穿刺用药,但术中常见牵拉痛发生,病人深感不舒服,为了减轻这种不良反应,临床上常应用辅助药。由于部分手术手术时间长(本院一般1.5~3小时左右)。有些病人应用辅助药,特别是老年病人,增加麻醉管理难度和风险。因此,本研究选择T2组用药,以减轻上肢手术的牵拉反应、减少辅助药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5年6月~2008年10月,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术120例,男84例,女36例,年龄17~83岁,体重40~86kg,包括单纯性粉碎性外科颈骨折58例,急性上肢毁损伤29例,大结节及肱骨多发性骨折23例。术前心、肺功能正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随机分为T1组(Tl组,n=60)和T2组(T2组,n=60)。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常规用药: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T1组病人均选择肌问沟钝针法穿刺(用5号针头磨去尖,用75%酒精浸泡消毒),穿刺成功后均注入2%利多卡因15ml,0.75%布比卡因10ml,盐水15ml;T2组同样选择肌间沟钝针法穿刺成功后均注入利布合剂(2%利多卡因15ml,0.75%布比卡因10ml,盐水25m1)40ml,颈4浅丛神经注入10ml,术中酌情给安定药5~10mg,并采用phlip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若个别病人麻醉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可用麻黄素升压,同时加快输液速度;出现心率减慢,辅用阿托品:极个别病人出现寒颤可用哌替啶30~50mg肌注,减轻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起效时间、失效时间、阻滞范围、手术时间、牵拉痛、辅助药应用等。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病例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及ASA分级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比较,用量、手术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阻滞范围,不适疼痛感、辅助药应用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上肢手术虽不算大,但麻醉阻滞不全时,术中患者常有明显的不适感,甚至难以忍受,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有的还使手术的难度加大。上肢手术常规选择肌间沟穿刺注药,为了减轻牵拉反应,术中常辅用静脉全麻药镇痛镇静药等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病人逐渐增多,若在术中不适时应用辅助药,可减轻反应,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此结论。但麻醉性镇痛镇静药有时也会引起呼吸抑制,若稍有不慎,可增加麻醉管理难度和风险。在解剖学上,臂神经由C5~8及T1脊神经前支组成,有时亦接受C4及T2脊神经前支发的小分支,主要支配整个手,臂感觉。因此,我们通过压迫穿刺针下方的肌间沟,使局麻药增加向上扩散的范围,而阻滞颈神经丛,以减轻术中牵拉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上肢手术选择T2组穿刺用药麻醉时可有效阻滞术中引起的牵拉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且术中很少病例应用辅助药,减少了术中、术后的麻醉风险,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上肢手术肌间沟穿刺注药,局麻药利多卡因麻醉用量一般不超过300rag。少于最大安全剂量400mg,0.75%布比卡因10ml,根据药物毒性的叠加作用,此种合剂剂量一般不会引起局麻药中毒;因此,这种麻醉方法选择是安全、可行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老年病人由于体质相对较差,局麻药用量应相对减少,若过量易引起中毒,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循环等情况的变化。

4 结论

上肢手术选择T2组用药,可有效阻滞术中引起的等牵拉不适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且减少辅助药应用,从而减少了术中、术后的麻醉风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