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个老话题。老话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翻阅档案报刊,我们还是能够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消息:"××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接下来,作者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该档案史料是多么重要,"填补××史料空白"啦,"证明(或)××史研论断"啦,云云。反正不外乎世上独有,弥足珍贵。沉睡已久的档案被唤醒,物尽其用,同时又能令人心服地说明档案馆藏品丰富宝贵,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忽一日,有朋友对档案馆里发现档案的"新闻"不以为然,竟说出使人添堵的话:"我对你们档案馆是做什么的有些不理解了。田野里发现庄稼,教室里发现学生,算新闻吗?"我一时语塞,因感到委屈,就向其解释:我们档案馆的档案数量很大,动辄十几万卷、几十万卷,逾百万卷也不新鲜。尤其对一些年代久远、门类复杂、成分残缺的历史档案,一件件考证、标识清楚,并不是三下五除二的简单事。尽管我喋喋不休,朋友还是不得其解。事后细琢磨这事,我多少也感到有点"理亏",因为这里的档案史料发现地毕竟不是古堡幽穴、深巷旧宅,而是已建设四五十年,且正向数字化、现代化迈进的档案馆。我的朋友实际上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档案馆对"家底"的熟悉程度到底如何?我们在"报喜"的同时,对平时业务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否作过深刻的反思?

如果有正反方辩论,一方是"档案馆有一些尚未被'发现'的档案史料在所难免",一方是"档案馆就应该对自己所管理的档案了如指掌",双方肯定会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再高明的听众和裁判也难断高下。双方的偏激和绝对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然而就档案馆的社会职责,平心而论,馆内长期积存有"待在深闺无人识"的档案(注意:这里不是社会利用者的责任,而是档案保管者的责任),说失职恐有些言重,可面对对档案馆充满信赖的档案移交(或捐赠)者,面对对档案馆充满渴求的档案利用者,这总不是脸上很有光的事情。

我们再分析一下大家对待"××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这一类新闻的心态,可以说无论是作者、编者还是读者,对此都是单单作为"政绩"去欣赏的。尤其是出了这种新闻的档案馆,更感到莫大的荣耀,一种喜从天降的荣耀,一种可以向世人显摆的荣耀。

如本文开头所分析,"××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但高兴之余,总该有人想想问题的另一面:其一,既然这份档案是如此珍贵,但它却沉睡了几十年,一直不能为社会所用,这是多么严重的信息浪费啊!其二,类似底数不清的档案在本档案馆还有多少?其三,有宝不识,是具体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是档案馆的管理水平问题?几十年了,是否有时候一些折折腾腾不该干的事情耽误了我们干"正事"的时间?

辞书上讲,"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现"显然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绝非轻而易举。要想使档案馆在保管了几十年的档案中不再爆出或不再经常爆出"发现"××档案的新闻,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首先,要建设覆盖全部馆藏的完备的检索体系,书本式、卡片式,手工的、机检的,综合的、专题的,案卷级、文件级……纵横交错,相互补充,实现多角度检索。其次,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史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以及敬业勤业精神,否则,本应极早被"发现"的档案虽与你有过无数次"会面"的机会,但也会失之交臂。更有甚者,有宝不识,还会使档案面临毁于一旦即"错销"的危险。再者,从档案的特点出发管理档案也很重要,有文物专家曾向档案馆建议,逢一批重要档案进馆,可安排一两人去专门管理和研究,力争成为专家,"吃"它一辈子。这很给人以启发。

有一点可以肯定,"××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这样的新闻今后还会有,不足为奇。人的认识深化总是好事,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新闻报道应该多多引发我们研究档案、熟悉档案的责任感、紧迫感,而不仅仅是陶醉。

劝君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