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瑞士:走过海蒂的故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瑞士:走过海蒂的故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终于有机会一亲瑞士的芳泽,而且可以不用匆忙地蜻蜒点水。从容地一路由苏黎世入境,流连在如梦幻般美丽的卢塞恩,于洛桑尽情享受一把空中飞人的乐趣,又与著名的西墉古堡来一次贴身的接触,而坐在几乎全部由玻璃制成的冰川快车上,品着三文鱼从千年冰川上呼啸而过的感受,更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老城滋味苏黎世

瑞士有那么多美丽的湖泊,巍峨的雪山,却把所有水的柔媚雪的清澈,尽数给了这神话中遍布黄金的小城一苏黎世。当地人把它唤作“小小的大城市”,言下有无尽的骄傲。

有人说,苏黎世是一个充满了百万富翁的城市。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它曾经是世界重要财经中心之一,也是瑞士国内商贸往来重镇。据粗略统计,苏黎士主要都市区不到40万的人口中,约有10万人是百万富翁。

和许多有金融中心之称的城市不同,苏黎世是不带着那份庸俗和繁忙的城市。没有纽约街头那脚步匆匆的人流,没有香港那满世界滴滴乱响的手机,更没有东京那拥挤到恐怖的地铁。苏黎世是悠闲的,悠闲到让我觉得走快几步都怕乱了它的节奏。

想要真正体味苏黎世的美,还得去老城区走走。所谓的老城区是沿利马特河缓缓铺展开来的,我们选择在清展出发,去体味它的美丽。苏黎世的建筑物按照规定都不能建得太高,沿街可见的楼房都是精致小巧的。尽管苏黎世的富翁数以万计,但并没有看见太多豪华的宅邸。晨光下,每幢房屋周围都种植着美丽蓬勃的花草,墙壁多是深灰或者粉白色的,有些老房子四壁还攀爬着苍翠的藤类植物。我们走在老城区里,时常可以看见那种著名的凸窗,当地人称之为 “艾尔卡”,是一种类似于阳台的建筑,每户的艾尔卡的装饰风格和布置都巧尽心思各不相同,体现着屋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品位。

老城区的道路,是用光滑平整的鹅卵石铺成的,不知已经承受了多少个世纪的风雨磨砺,满是岁月的斑驳痕迹。街道并不算开阔,弯曲周折中:别有一番探幽的情致,很引人想去漫步一番。

格罗斯大教堂可算是苏黎世最醒目的建筑了,老远就可以看见它那标志性的两座塔楼。它是瑞士境内11―12世纪建立的罗马教堂中规模最大的,已然成为苏黎世的象征。

在格罗斯教堂东面不远处,就是市立美术馆,外观非常普通,暗红色砖砌成的房子有三层楼高,使它闻名遐迩的是门口那气势夺人的雕塑――罗丹的“地狱之门”。美术馆内那些瑞士画家的绘画、雕塑和版画,收藏之丰,令我们为之咋舌。如果周日去,还可以免费参观。苏黎世对艺术爱好者们真是慷慨。

卢塞恩的廊桥梦

卢塞恩位于瑞士中部,它就像瑞士一颗蓝色的心脏,恬静地轻轻跳动。和欧洲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卢塞恩的街道窄窄的,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古老的石子路面,没有高楼和喧哗的人流,这里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地方,所以永不会老去。

到卢塞恩不看廊桥,就像到上海不看东方明珠塔一样。小城的中心,便是欧洲最古老的木结构桥――卡贝尔廊桥,它是卢塞恩的象征。这座廊桥和各处的廊桥都不同,它是长而蜿蜒的,几个曲折便跨过水面去。桥中部的石塔经年承受着流水的冲刷,这个现在变成旅游纪念品小卖部的地方,在中世纪时却是令人齿寒的水牢,除了船只没人能接近它。对于卢塞恩人而言,卡贝尔桥已经超越了一座桥的意义,它是诸多记忆的片段。这座建造于1333年的木桥,曾以其梁上的110幅描述了卢塞恩圣人一生故事的三角彩绘而著称。然而,1994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这美丽的建筑完全摧毁,至今卢塞恩的每个居民都还记得那个傍晚被火光映红的天空。人们精心地重建了木桥,并且从此禁止任何人在桥上吸烟,以保护这个卢塞恩人心中的偶像。

与卡贝尔桥遥相呼应的,是另形式相仿的木结构廊桥,它的名字叫斯普罗伊尔桥,当地人也叫它稻糠桥,因为以前到了这里,就算是出城了,尽可以把打下来的稻糠抛进流水里去而不会妨碍他人。这里也有三角彩绘,但彩绘的主题是“Dance of Death”,每幅图里都至少有一个骷髅死神在舞动着,叙述着生死的无常。桥的中间有一幅圣像,相传以前连年大水,桥常常被冲得摇摇欲坠,于是此间的人们供奉起圣像,而桥果然就此不再被损,看来以神镇水的想法是中外都一样的。

卢塞恩的廊桥,不是那些电影里涌动着的桥,它们是中性的,带着历史的重量和时间的记忆,却又不是沉渣泛起的那一抹旧日情殇。即使在烟雨的日子里,漫步走过那廊桥,看天鹅在水中嬉戏,好似在告诉游客,你不过是来了又走的过客,唯有廊桥,才是这里一切的见证,也唯有它们,才能绵延到永恒。蒙特勒的古堡故事

欧洲的古堡本来就多,而位于蒙特勒附近的西墉城堡对瑞士人来说,却是最特别的一座。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畔,莱蒙湖紧挨着西墉的墙,在墙下百丈深的深渊中,湖水的潜流汇合奔腾,从西墉雪白的城垛上,滔天的波浪把城围起。”这是诗人拜伦在《西墉的囚徒》中写下的句子。正是这些句子,让这座城堡变得不同一般,而成为了人们对诗人的思念。

这座建于800多年前萨伏依大公时期的水上古堡,三面环水,一面紧挨着湖岸,一座木桥通向入口,犹如桥头堡。古堡以暗褐色石块砌成,靠湖的城垛则是雪白的墙,四周塔楼围绕着中央高耸的金字塔楼,气势恢宏,脚下是万顷波涛,面对着湖山、雪峰,流淌了千百年。山林清幽,一片绛紫,四周肃穆,寂寥之中,只有湖波低语、水鸥呢喃。由于古堡坐落在空旷的地方,似乎向四周扩散着寂静和孤独的气氛,这气氛令人感动:使人联想到安静和永恒,感觉心中有着某种崇高的东西与之相共鸣。

在阴暗的地下室里,我们细细寻觅墙壁上斑驳的印迹,那是诗人拜伦与雪莱同游此地时留下的名字。1816年,当英国天才诗人拜伦,在自己的祖国遭受到政敌的毁谤和攻击,又面临着家庭破裂的悲剧时,绝望和痛苦的他,逃亡似地来到了瑞士日内瓦湖畔,邂逅了另一位英国著名诗人雪莱,两人一见如故。在这幽美的湖光山色中,两人常泛舟湖上,或促膝长谈、或登上皑皑雪山之巅、或漫游于风光如画的乡野之间。在夏季里的一天,游览了这座古堡,在这阴惨的地牢里,他想起了为民族自由而受苦一生的战士,感慨万千,回到家中,一夜写成了著名的长诗《西墉的囚徒》。

地下室的铁窗,被做成了铁格子,那阳光下的湖水,就从这些小格子之间投进来粼粼的波光。幸而我们是自由的,所以尽可以抒发一下缅怀的情绪,而不用渴望那阳光下的珍贵自由。不停地有大队的人马进出这阴暗的地下室,导游用各国语言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一队俄罗斯游客走来,望着高高的穹顶,感慨不已。

离开地下室,沿着石头台阶慢慢走上去,这古堡便似迷宫,展开在眼前。

每间屋子都被布置成过去的样子,有的是饭厅,有的是起居室,壁炉里似乎还存着军士们烹饪时留下的余温,墙边的兵器架上,刀枪们依然林立着,好像正在等待着下一次出发,而走在其间的人们,却早就不是它们的主人。

靠在古堡巨大的窗台上,望着湖水与对岸的雪山,那便是这古堡千年不变的装饰画,和石头城堡朝夕相守,不离不弃。古老的城堡好像是一位中年男子,内心承载着一生的秘密,却又不知该与谁谈起。它的美是带着寂寞的,年轻人想要去拨动一下也是很难的,只因那个世界是积淀了岁月痕迹的,带着嘲讽的冰冷,不会让人轻易进去。

飞翔在洛桑晴空

洛桑是座山城,到了洛桑颇有些到了重庆的滋味,那古老美丽的房子都依着山势建起,层层叠叠堆砌在山坡之间。车行过洛桑,便是上上下下的蜿蜒,那感觉如同坐着云霄飞车,却也挺过瘾。洛桑也是一个古都,城市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罗马时代已有人在洛桑居住,中世纪时代曾为萨伏依(Savoy)及伯思所占领,现在的洛桑城中,古建筑鳞次栉比,踯躅于街头,就有如身处于中古的时光里。这里是瑞士的法语文化中心,在这里遇到新的朋友,可一定要小心地问清楚他的名字是如何读法,要是想当然地按照英文发音去读他们的法文名字,人家可是要大大地不以为然了。

初到洛桑,是雨天,日内瓦湖上白茫茫一片,望不清湖色与天光,只觉得那湖的确是大的,有几分苍茫的感觉。日内瓦湖是瑞士最大的湖了,而湖对岸,就是法国。

到了洛桑,必然要去的当属奥林匹克中心了。这里面朝日内瓦湖,是一群精巧的建筑。建筑的核心是奥林匹克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献、讲述奥运故事的展览品以及各国赠予国际奥林匹克中心的贺礼,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国家的那一份啦。

当然,这个中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召开各种与奥运相关的会议,而奥委会主席、国际足联主席等人的身影自然也是常常出现在这里,一回头没准你会和罗格或布拉特不期而遇。

一夜的雨后,洛桑变得晴朗起来,到处是灿烂的阳光和芬芳的鲜花,连路边的鸟儿们也变得更快乐。这样的天气最适合乘坐直升机,从空中感受一个不一样的洛桑。直升机在一个小型飞机场起降,据说整个洛桑作为旅游项目的直升机也就只有4架,平时是轻易不出动的。空中传来轰隆隆的响声,转眼那些如蜻蜓般轻盈的家伙就已经停在了草坪上。

坐好,绑上安全带再戴上耳机,耳机里是旋律劲爆的法文流行歌,帅帅的驾驶员做了个顽皮的手势,呼地人就一下子被带到了天空。洛桑在脚下,湖水在脚下,连要仰望的雪山此刻也到了脚下,坐直升机的感觉果然要比坐普通飞机酷上万倍。而其中最耍帅迷人的,就是对着白茫茫的雪山骤然拉升,整个山峰就在眼前呼啸而过,有时似乎已经离开山巅很近了,近得能感到雪被螺旋桨的气流带起来的一片白雾,可就是那样神奇地,直升机已经一跃而过,将雪山抛在身后,脚下又是一面开阔的湖水和倒映在湖水里的蓝天。

独一无二的冰川快车

在瑞士的火车中,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冰川列车了,它连接着两大高山疗养地策尔马特和圣莫里茨,最重要的是,它每年只运行5个月(5月底至10月底)。真的到了冬季大雪封山的时候,冰河的表面被积雪覆盖,也着实没有什么可看的了。由于乘坐全程需要近8小时,不少游客只乘坐从布里格(Brig)到库尔(Chur)间的这段。所需花费是67瑞士法郎,而且在7―8月的旅游旺季时,还要另外交付定位费15瑞士法郎。因为游客实在太多,某些区间,如果不提前定位,真的会因为没有座位而不让上车。

所谓的“景观列车”,是连车厢都与众不同的。火红的金属结构车厢,巨大的玻璃窗,连天花板都是玻璃制成的,让人如同置身于温室。可是,又有哪个温室能有冰川快车所拥有的风景呢?整个天空和雪山就是这快车穿行的舞台,而这列车就是唯一的主角。

快车由城市开出,慢慢爬升,途中要换一次车头,那小站外便已经能看到片片积雪了。当快车开到雪线以上,那一程的风景真叫人终身难忘,世界似乎骤然变成了白色,而那白却又不是病态的惨白,是富含了层次和变化的,连阳光的投影也为这白涂抹着光彩。光看美景是不够的,冰川快车上的美食也是名声赫赫的。坐在古老的餐车上,品一口浓郁的咖啡,看窗外雪山轻轻飘过,一切仿佛都失去了重量,随着这快车飞翔。

在瑞士,有看不完的湖光山色。尝不够的美食美酒。在这样一个国度里旅行,美景美食美酒本身已经意义不大,要体会的,就是那份惬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