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师徒“传\帮\带”培养模式的记录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师徒“传\帮\带”培养模式的记录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发展的动力产生于学校自身,它来自学校对现状和改革目标的理性认识;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成了我们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校本培训就是要从学校的校情、改革目标、发展需要出发,对教师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在职继续学习,我校从2005年根据校本培训的总体构想开始实施师徒“传、帮、带” 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并经过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初见成效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传、帮、带”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确定师徒关系开展“传、帮、带”

由学校研究决定,聘请一批本校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并在师生间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为师傅(指导教师);同时认定一批虚心好学、积极上进的,有“在教研的状态开展工作精神”的青年教师为徒弟。

(二)立足本校开展校本培训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当前乃至今后基础课程改革实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单纯地指望上级教研部门的培训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做法是:

1.开设系列读书报告:邀请省内外的教育专家到校作专题报告,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主要的是由学校教科室牵头组织以我校参加省级培训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依靠力量,每人选一专题,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体会开设系列读书报告。

2.开展系列理论学习: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学年读一本教育理论或学科教学理论书籍,写出读书心得,并在暑期青年教师读书班进行读书交流。

3.组织教师教育沙龙:有计划地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定期举行学习体会交流活动,进行“校本教学研究”。青年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某个问题,通过沙龙的形式以交流、研讨或“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交流研讨课堂教学艺术

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以各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以各教研组的骨干教师为主要依靠力量,就课堂教学的艺术开展交流研讨,通常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教师参与听课,听课的对象可以是家常课,也可以是按照某种意图或理念的试验课;第二步是课后的分析与讨论(包括授课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解释与说明及授课过程的自我感觉和体验)第三步是授课教师撰写教后反思式的课例研究报告。(包括说明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及讨论)并要求各教研组或备课组每学年应视情况开展若干次的专题研讨、示范观摩活动。着重培训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导入、强化、变化刺激、提问、分组活动、教学媒体运用、沟通与表达、结束以及补偿教学等基本技能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业检查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偶发事件处理、与家长和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

“传、帮、带”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

(一)基于“传、帮、带”培养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我镇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我们急需一批能够胜任小学教学的教师。教师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学校学术气氛的中坚力量,而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虽然教师的培养必须从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及课程改革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但教研组制度、师徒“传、帮、带”培养模式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体现为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间的合作,是以“伙伴共生”的关系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内部以及友好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

(二)基于当前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校本培训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形式。但当前学校的校本培训活动,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活动的质量,弱化了其应有的价值功能。

1.缺乏理论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应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信息。

2.缺乏整体协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虽然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它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集体智慧。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各搞―套,缺乏交流与协作。

3.缺乏课题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努力由“实践型”逐步向“反思型”、“科研型”发展,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借助行动研究的“开山斧”科学地“走一步,看一步”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不断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但在当前的中小学中大多数老师缺乏对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思考和研究。

“传、帮、带”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反思性原则

“传、帮、带”培养模式要坚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精神,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以致用、讲究实效等原则。首先,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逐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其次,组织教师反思学校和自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创造性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如针对某些理论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对一些课进行会诊,从理论角度找依据,寻问题;开展专题性的教学研讨争鸣活动等,努力在理念和行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二)合作性原则

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教师本身要学会合作,这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自己的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师徒“传、帮、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合作。具有共同职业特点的“师徒”对子聚集在一起,思维往往比较活跃和自由,这种氛围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思想境界,碰撞出可贵的思想火花。青年教师在学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人合作,亲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价值。而这种培养模式指导教师的“合作”不是要求指导教师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提供结构性的、发现式的材料,创设独立探究的情境,让青年教师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三)支持性原则

1.制度支持。制定一些必要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可激发动机,推动行为,提高效率。2.文化支持。学校管理是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的管理。从长远和深层的角度,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能比制度更有效更持久。不断学习、自我超越、适度竞争、有效合作的团队学习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刺激每一个成员不断反思学习,自我更新。3.经费与技术支持。保证培训经费到位,在立足本校的同时尽可能利用校外一切可能调动的技术资源,特别要加强与校外教育专家、学者建立联系;与大师对话,寻求技术支持,缩短探索周期,提高培训的起点和效度。

我们在师徒“传、帮、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工作方面也只是作了初步尝试,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课改试验中进一步探索,努力使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