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秋日食菊正当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秋日食菊正当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菊,花中隐士者也,清雅、不施粉黛,极具药用的内涵。古往今来,被世人所观赏、赞许,视为养生保健的佳品。

十月,又称“菊月”。天气渐凉,霜寒露重,却傲霜怒放,凌寒不凋,令人振奋。古人认为冬苗、春叶、夏蕊、秋花,经风雪露霜,受天地灵气,有“五美”而非它花可比:“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

人们对如此喜爱,赏菊明志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是还具有很好的食用、饮用和药用价值,是养生保健的佳品。李时珍曾曰:“菊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一身均是宝;《神农本草经》曰:“服之轻身耐老”,即能使人延年益寿;《神仙传》记载:“康风子服甘、桐实,后得仙。” 因此,又有“寿客”、“花仙”之称。

入膳,益健康

食用,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宋代文豪坡是文坛上的美食家,对食菊情有独钟,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食菊之好尽在字里行间。郑思肖也有“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的诗句赞美菊宴,食菊之盛窥见一斑。

气味芬芳,清冽可口,食法很多,炒食、凉拌、做馅、煮粥皆可。

粥,将初开的摘来洗净去蒂,晒干,研成细粉备用。取粳米50~100克倒入冷水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粉10~15克,再煮一两分钟即可。粥色鲜亮微黄,气味清香。《粥谱》强调,白粥清肺为主,黄粥理气为主。尤其是入秋早晨,吃上一碗香甜爽口的粥,岂是一个“美”字了得。

糕,将新鲜采摘的切成发丝般细,用清水泡煮。待到清水呈淡黄色取出花瓣,放入适量的荸荠粉或绿豆粉,小火慢熬。直到颜色微黄,香气四溢,加入少许冰糖调味,再撒入大量的细丝,和剁碎的枸杞调匀,大火蒸10~15分钟,变成完全透明即熟,热食或冷食均可。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怎能不让人为之痴醉。

羹,将与银耳、莲子一起煮或蒸熟后,加入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膏,以鲜加水煎熬,过滤后取药汁并兑入炼好的蜂蜜,制成膏剂,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我国各大菜系中,瓣还作为菜肴的配料,让人赏之悦目,食之可口。如粤菜中的“水晶虾”、淮菜中的“火锅”、沪菜中的“蟹筵”等,都沾染上浓厚的地方风味,给人以味觉的盛宴。但是,并非皆可入馔。入食多用黄、白菊,尤以白为佳,杭白菊、黄山贡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

入饮,香溢远

酿酒始于西汉,将初开的采摘、洗净,配以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味道清凉甜美,是强身益寿的佳品。从医学角度看,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作为香茗,也源远流长。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爱菊成癖,曾采菊东篱,在“秋菊有佳色”的环境里,渴饮露,饥食菊落英。唐人也有泡茶的吟涌:“九月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介助茶香。”泡饮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颗,再用沸水冲泡即可。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每个人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可。如果在茶中放入几颗冰糖,喝起来味更甘甜,香气怡人。用泡茶,不仅香气浓郁,还有祛风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主治头痛眩晕、眼结膜炎等。

入药,功效多

,可观,可食,可饮,亦常入药。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有特异的清香气,是散风热、解疗毒,清肝明目的常用药物。多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痛及高血压等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含有芳香性挥发性精油,也含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族、氨基酸,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并降低血压。所以,人们根据这些药性,不仅烹调出了许多药膳,还以各种形式医治疾病。

枕的制作较为常见:将野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晒干待冷却后,装入枕袋内缝好,使药物缓慢挥发。用做枕头,对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具调治作用。常用枕,让人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饱满。

护膝:将、陈年艾叶捣成粗碎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辅助治疗各类关节炎。

另外,用棉签沾上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能消除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