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碳科技馆的“低碳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5月份就需要使用空调的杭州市,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却能等到最热的7月份才需要开空调,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源。独特的建筑结构,配上10项低碳技术,组成了低碳科技馆的“低碳经”。
7月18日上午9时,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下文简称“低碳科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外观酷似“金元宝”,拥有108件创新展品(展项)的科技馆,在经过7年多的筹备和建设之后,以中国第一家低碳主题的大型科技馆的独特“身份”,成为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科普场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乘“竹筏”体验全球变暖
在低碳科技馆的7个展厅里,“全球变暖”无疑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这个展厅采取了国内科技馆首创的“主题演绎”展示方式,观众们坐在竹筏形状的轨道车里,戴着3D眼镜观看各个展区。这样的展厅设计,与游乐园中乘坐轨道车游览的“鬼屋”颇有几分相似。
走进这个展区,观众们仿佛来到了著名的西溪湿地。他们每9人一组乘坐轨道车,首先进入一座恬静的“美丽家园”。随着轨道车的行进,两侧隧道的风景也逐渐被快速蔓延的城市所取代。由于城市的扩张,过度的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融化了冰川,点燃了热带雨林。可怕的极端天气接踵而至,城市被酷似灾难科幻电影中的狂风暴雪所笼罩,道路寸步难行,赶来救援的直升机也因为恶劣天气而坠毁,只留下一片火光……看过这如同世界末日一般的灾难景象之后,轨道车又回到了“西溪湿地”;而刚刚经历过“灾难”的观众们,则受到了一次低碳意识的洗礼,明白了忽视环境会带来多么可怕的恶果。
低碳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展厅里的各个展区需要轨道车经过触发传感器,方能开始“演出”,因此这个展区最多只能容下4辆轨道车,也就是36名观众同时游览。“因此,我们准备效仿世博会的经验,设置排队时间提示牌,以提示观众们合理安排行程。”
寻找“最低碳”的出行方式
两辆自行车、一艘摩托艇、一辆吉普车、一节“和谐号”高铁车厢的模型和一架飞机的驾驶舱的模型,以及与之对应的投影设备和显示屏,共同组成了“低碳城市”展厅里的“重头戏”——交通工具碳排量测定展示。虽然观众们大多对这5种交通工具的人均碳排放量已经心知肚明,但在开馆之后,每种“交通工具”前面还是排起了长队。这或许是由于屏幕上展示的“景色”太过逼真,以至于让体验者真的有了旅行的错觉。
其中,在“自行车碳排放”展项的屏幕上,不时闪过一个明亮的数字。定睛一看,才发现那是骑车人猛然加速产生的额外的0.5克“碳排放”。负责这个展区的志愿者说:“人们常常会觉得自行车是一种‘零碳’的交通工具,但这种最低碳的交通工具实际上仍然会排出二氧化碳,因为骑车人剧烈运动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对骑车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精确的测定,正是要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是二氧化碳的制造者,因此营造低碳的地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没有人可以逃避这项义务。”
“身边事”体验低碳生活
就像佛家认为高僧可以把每天的衣食住行都变成修行一样,实现低碳生活也不一定需要借助多么高深的科技,而完全可以从改变日常行为做起。“低碳生活与低碳未来”展厅里形形的互动游戏,就旨在说明这一真理。
一个名为“策划低碳婚礼”的展项,就从婚车、礼服、婚礼地点、请柬和礼品等5个方面,向人们介绍婚礼应该如何避免奢华,走上低碳之路。举例而言,现代婚宴中新人通常会换装,比如新娘会从婚纱换成旗袍,再换成西式礼服,以配合不同的活动环节。有的新人会租用这些礼服,而另一些则会购买所有的礼服。相比之下,前者显然更加低碳,因为结婚礼服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再穿,闲置的服装,自然就意味着生产它们所需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家庭装修中如何保持低碳,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策划低碳婚礼”旁边,名为“低碳家居设计”的展项,就可以让人们通过几块塑料板控制显示屏,进行一场“虚拟装修”,了解不同装修方式可能导致的碳排放。
10项技术保障展馆低碳
“低碳科技馆最大的一件展品,就是科技馆的建筑本身。”低碳科技馆工程部负责人叶雪华对记者如是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科技馆获得了国家住建部颁发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这是国家在奖励低碳建筑方面的最高奖项。低碳科技馆能够获奖,是因为它采用了10项最前沿的建筑物低碳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耗。”
低碳科技馆的建筑外形类似于“金元宝”,其实,将它比喻为椭圆形的“伞盖”也并无不妥。这种上大下小的结构,可以让屋顶为下层建筑遮挡阳光。因此,在5月份就需要使用空调的杭州市,低碳科技馆却可以一直到最热的7月份才打开空调,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源。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再配上10项低碳技术,就组成了低碳科技馆的“低碳经”。
在这些技术中,“冰蓄冷”或许是最为有趣的一项。低碳科技馆在建筑周边开挖了13口水井,夏天到来时,科技馆利用深夜较低的电价,从其中4口井中抽水,进入展馆全封闭的制冰和空调系统。到了白天,这些冰融化散发出的冷气,会为整座建筑物降温。冰融化之后的洁净水,又通过另外9口井灌回地下,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而在冬天,两台水源热泵又会启动,以满足科技馆的供热需求。
充分利用阳光来获得“绿色的照明”,也是低碳科技馆的另一项特色。在这座巨大的建筑物里,安装了44套最先进的导光筒。它的顶部是位于展馆屋顶上的凸透镜,可以将阳光“聚焦”,再通过导光筒内复杂的透镜系统,送到各个房间。凭借出色的“聚光”效果,即使在阴雨连绵的白天,导光筒也可以“搜罗”足够的日光,供低碳科技馆使用。
重走『师法自然之路
在低碳科技馆的一隅,有一个“人气”不算太旺的展区。在那里,“坎儿井”、桑基鱼塘等5件颇具古风的模型静静地排列着,向人们讲述古代中国人与环境为善的低碳智慧。在“师法自然”的文化传统的指引之下,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实现了环保和低碳的统一。
然而近年来,将“低碳”和“环保”混为一谈是否恰当,正成为中国的科普工作者热议的话题。这是因为,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这两者虽然有一定的交集,但有时又是对立的。污水处理厂会消耗来自火电厂的电能,就是“环保而不低碳”的典型例子;水电站对大坝周围生态系统的扰乱,则造就了“低碳而不环保”的尴尬局面。在低碳科技馆馆长吉京杭看来,这种低碳与环保在短期内的“互斥”并非常态。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会逐渐留下那些兼顾了低碳和环保的产品。也就是说,这两者的重新合流,有赖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于整整半个世纪前从《寂静的春天》一书萌芽的环保,低碳是英国人在21世纪才提出的新概念。它诞生在全球变暖的危机空前严峻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二氧化碳是这场危机的诱因之一。因此,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就成了这个概念不断丰富的动力。但如果追求低碳引发了新的问题,那么低碳本身也就走入了歧途。
因此,我们为何不从古代中国人的做法中汲取智慧呢?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摒弃奢华的物质享受能带来“面子”的意识,比如减少更换电子产品的频率(即使它们真的像广告宣传中那样节能),就是兼顾低碳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选。而让“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古老信条在公众心中扎根,也正是低碳科技馆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