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展重化工业是当前必然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展重化工业是当前必然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围绕我国工业结构变化中的重化工业化现象,近一段时期出现了不少讨论甚至争论。焦点在于:基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我国是否应该加快发展重化工业,或者说,我国是否必须经历重化工业化阶段。尽管我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于与此相关的一些认识误区,仍然需要加以澄清。其中,关于发展重化工业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缓解资源约束压力的片面认识,尤其不应忽视,因为扩大就业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既是“十一五”及今后较长时期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主要任务。

持重化工业的发展将会增加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较高的人均装备水平决定了其就业投资弹性通常会明显低于具有劳动密集特征的轻工业的就业投资弹性,这样,加快发展重化工业对于扩大就业的作用,自然不如发展轻工业来得更大。如果说在过去资本短缺构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的阶段,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话,那么在资本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当前阶段,影响经济增长从而扩大就业的关键已经不是资本短缺因素,而是需求制约因素。这时,由于重化工业产品更加符合需求发展的方向,因而得以迅速扩张,而轻工业则因资本和技术进入门槛较低则更容易陷入生产过剩的境地。因此,就重化工业与轻工业的比较而言,前者创造的就业机会往往更大。如果再考虑到重化工业具有更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其发展可以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那么其对扩大就业的贡献无疑将进一步增大。

怎样看待重化工业发展与缓解资源约束压力的关系,是另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加快发展重化工业会造成能源和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从而不利于缓解资源约束的压力,并以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取代重化工业成为增长动力的事例,提出在我国也要进行“减重”。这种观点虽然貌似合理,但如果深入审视,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片面地将发展重化工业与资源的高消耗直接等同起来;二是对于资源约束问题缺乏全面思考,没有准确地把握缓解资源约束压力的正确途径。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式不合理,而不在于重化工业发展本身。另一方面还要看到,重化工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大的技术创新空间,其生产率能持续地保持较高的增长状态,因而从长期看,重化工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水平并不一定就比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高。近年来,我国重化工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改善的事实也说明,重化工业对资源的高消耗只是一种阶段性特征,其中蕴含着很大的提高余地。以耗能大户钢铁产业为例:2005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吨钢综合能耗已由1.611吨下降到0.741吨,当年生产1吨钢所需的能耗到目前已经可以满足2吨以上钢的生产需要。

对于已经迈入快速增长轨道的我国而言,资源约束压力日益加重的确是一种客观现实,但是,这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现象。迄今为止的工业化历史表现出来的资源消耗规律是: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的发展过程中,人均资源消耗迅速增长;而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但人均资源消耗量的变化不大;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后,在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人均资源消耗量又呈较快增长;即使是在最发达国家,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高资源利用效率与低资源消耗量并存的格局,至于将来是否存在资源消耗量下降的可能性,目前看得并不清楚。资源消耗的上述变化规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如何缓解我国的资源约束压力这个问题,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而不是去设法减少资源的消耗量上。那种期望通过抑制重化工业发展来缓解资源约束压力的思路如果付诸实施,除了将影响到重化工业的正常发展外,必然还会由于抽掉了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撑而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最终也将难以实现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中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