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产权制度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产权制度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产权制度创新是企业制度新的核心问题,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组织框架和约束条件,产权制度的变动必然引起基本组织构架和约束条件的变动。因此,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变更和安排企业的产权结构,以便消除和减少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费用,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企业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74-02

一、什么是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变更和安排企业的产权结构,以便消除和减少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费用,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制度创新的含义比较准确的理解是创新理论与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它是创新理论在企业制度范畴内发展、应用的体现。具体地说,所谓制度创新,就是要改变原有企业制度,塑造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要求的新的微观基础,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度创新意味着对原有企业制度的否定,而不是在原有制度上的修修补补,制度创新必然经历一个破旧的过程。

但为什么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呢?首先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享受主体;从中观层次看,从创新活动的开始到实现最终绩效的多环节复杂系统中,企业是创新成果与市场营销的结合点;从宏观创新体系看,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是:⑴企业产权制度创新;⑵组织制度创新;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创新;⑷企业领导制度创新;⑸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制度的创新;⑹政企关系创新;⑺经营者(人才)市场创新。

二、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创新

1.有效的制度重于资源禀赋。制度管理落后,不仅导致大量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或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地不能尽其利,使资源效率低下。一些庞大的制度机构,不仅维持成本高,而且因制度的无序而造成浪费。因而,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创新,建立高效的企业制度,通过制度的高效进而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高质量。

正因为制度约束了企业的发展,因而创新成为企业起飞的前提。如前所述,企业面临着多元的产业结构、企业文化,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且“非经济因素”对企业的效益影响甚大,那么,要实现企业效益的飞跃,就必须有一些前提条件尤其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变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把国企改革引导到制度创新的轨道上来。

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使资源的边际生产力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因此,资源的开发不仅未使效益攀升,而且因为开发的低效率与掠夺性,导致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使各种资源发挥其作用,只有人人都动,并且有严格的制度能保证劳动者所有,减少收入分配的数量与规模,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因此,制度创新是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需要。

2.成本与收益分析。当制度的非均衡出现后,制度就可能被创新,产权会得到修,正因为它表现为个人或团体渴望承担这类变迁的成本,他们希望得到一些旧有的制度安排下不可能得到的利润收益。这从人性的假设中(不论是X理论还是Y理论)也能得到的结果。

3.“两个根本转变”要求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当中存在很多深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系列措施在制度方面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制度的创新、实现生产关系的调整,重建政企关系解决产权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通过建立配套系统让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进入市场,成为一个个的独立法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完善不了,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4.创新是根治投资膨胀,防止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任何投资者必须在投资前对投资成本、收益和前景进行核算和预测,只有当预期收益至少高于银行利息时,投资者才愿意进行投资。而在国有企业中,投资者(中央部门、地方、企业)都没有实实在在的资产权利。因而不存在以自身财产损失来弥补资产失败的机制。因此,地方、企业在投资中往往只注重局部效益,在没有风险机制、约束机制情况下,且由于无主产权使我国数千亿国有资产不知去向,目前还以数百亿的规模在继续流失,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个巨大黑洞。

三、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产权制度创新

1.产权制度的涵义。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当社会资源的稀缺程度达到了必须有社会的强制力量来组织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时候,产权制度便有了产生的经济根源。从产权归属的对象看,产权制度可分为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从产权界定的角度看,产权所界定的财产所有权分为终极所有和法人所有。

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和出现过五种产权制度:(1)小生产者的产权制度;(2)以资本经营为特征的企业产权制度;(3)劳动合作制企业制度;(4)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5)法人制度。

法人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法人产权制度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产生了原始产权(表现为投资人股权)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了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2.产权制度对物的协调功能和增进配置效益功能。社会正是借助这种实际占有关系的制度化,一方面实现所有权,另一方面维护经营权。这种占有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对资产的实际占有权主体进行定位以及对占有权限进行界定以约束和规范各种财产占有人的行为。正是由于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各种占有主体的权、责、利规定得更加明确、划分得更清楚,使千差万别的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进而保证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离不开产权界定、产权流动(即产权转让),因为资源的转移实际上是资产营运权的转让,而产权界定又是产权转让的前提。因此,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乃至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生产有素的合理流动,使资源在动态中优化配置。

3.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产权制度创新并不是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资产,而是将一元的国有产权制度变为多元,使其资产经营步入高效率的轨道。⑴产权必须有商品性。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商品,产权也不例外。产权作为商品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并且必须是等价交换。只有这样才能处理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间的利益关系,使产权转让遵循等价规律。⑵企业必须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必须有独立性。每个企业都应有经营自和一定收益权,通过市场来决策问题,政府不应干涉。⑶企业必须拥有投资决策权并承担风险。承担风险同时是以产权界定为条件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利益驱动经济。⑷企业产权制度必须法律化,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法律化,才有可能避免权利间的相互侵犯和权力过分集中,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⑸企业产权制度必须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竞争、演变的需要,加强横向、纵向、混合联合,形成规模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的企业产权制度,向着明晰化、法律化、股份化、证化等方向发展,在产权制度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应创建和完善国际产权市场,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优化组合,并借以增强国内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

1.产权关系“层次化”第一层,出资者所有权;第二层,法人财产权(即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第三层,企业经理阶层,拥有企业的经营权。这样就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多层的产权关系体系。

2.企业财产“法人化”,出资者责任“有限化”,企业运行“市场化”。

3.完善的人力资本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监控制度以及人员培训与人才储备制度。“以事就人”以人为主,人使其所,人尽其才,使企业的制度创新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企业的目标与个人有机的统一,人力资本决定企业的前途。

4.建立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真正打破企业内部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创新企业制度,建立多种分配形式,按高效、精干、统一的原则设置企业内部人员结构。

5.企业经营者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构建企业家职业化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形成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经营者尽可能按委托人的利益和意愿行事。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企业经营者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培煊主编.企业管理案例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陈文安主编.创新工程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刘传济主编.劳动经济学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4.倪海鹰主编.股份制公司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5.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郜振言等著.企业创新策划新思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河南郑州 450012)(责编: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