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教学案例

复习: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生: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改变形状的物体对施力物体会怎样呢?

生:会给它一个反弹力

……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

(一)、弹力

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播放图片:

1. 跳板跳水

看到这幅图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

总结: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想上推动运动员。

2. 撑杆跳

看到这幅图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

总结: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想上的里推运动员。

(类似的还有:蹦床等)

由这些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发生形变后,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了力的作用,物理学称这种力为弹力。

学生实验1:

将手中的直尺把一端在桌面压弯,(几次压弯的程度不一样)手的感觉一样吗?

总结:尺子变形后对手有一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形变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

生甲: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生乙: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其实就是弹力。

学生实验2:

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弹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播放录像)

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这个现象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同理,桌面受力也要发生形变,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

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尺、弹簧、指针、挂钩、挂环。

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是:刻度盘、弹簧、指针。

板书:弹簧测力计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生: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不能无限制的增大。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特性来亮度力的大小的。

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

生甲:握力计

生乙:拉力计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6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力;

2.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 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对准为止。

4.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

生:1.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不要测量超过5N的力;

2.这只弹簧测力计每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是0.2N;

3.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师:你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 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会出现什么情况?

2. 指针如何校零?

生甲: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

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

(三)分组实验

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①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使指针指到1N、5N、10N的力有多大。

② 把一根头发栓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③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时拉力的大小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甲: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不同。

师:正确,因为不同人的头发硬度不同。

生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对啦,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

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乙: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

师: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学会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师: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

师: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二. 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激起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合作学习进行探究——问题解决体验成功。

1.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当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2. 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体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主要目的,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探究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例如:本节课将探究引入到概念教学。

3. 明确探究目标,增强教学指向性: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过度与引导,仅仅以为复习提问中有类比的思想,错误以为学生已经知道探究内容,只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就让学生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则学生的实验探究目标会出现很大的差别,探究目标不会有针对性。接下来的探究方向就不会明确,达到的探究效果也会很有限。因此,从学生的感性认知过度到科学探究的理性认识,教师要发挥坚定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需要探究的目标。

4. 注重知识的迁移:

通过学生主动的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在成功的快乐中完成了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建构的概念,更容易形成结构,产生迁移。

例如:在本节课中,通过观察、感知、体会,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弹力”,因而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教师就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利用这个道理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引入体会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