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50例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临床分析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0例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临床分析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在手外伤术后恢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50 例患者进行术后系统康复训练,早期行控制性保护性活动;中期行患指完成轻微的主动手指屈曲练习;晚期行在不应用支架保护情况下进行患指的灵活性和渐进性的抗组训练。结果:对50例外伤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其优良率90%。结论:对于手外伤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大提高患者术后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手外伤治疗;康复训练;手外伤;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55-01

手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对人类的功能及外观极为重要。受外伤后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手功能障碍,有较高的致残率,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给社会也带来很大的负担。我院开始只采用手术治疗该病,只偏重于手术效果,对康复护理不够重视,术后效果欠佳。2009 年后,我们针对手外伤患者采取系统康复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院自2009 年4 月至2011 年4 月收治的50 例典型的手外伤患者术后的系统康复护理训练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 例,男38 例,女12 例。年龄6~65 岁,平均33 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无其他疾病史。

本组术后随访6~12 个月后,按肌腱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标准[TAM]评定TAM(total active motion,TAM)=患指总屈曲度[掌指关节(MP)屈曲度数+近侧指间关节(PIP)屈曲度数+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度数]-总伸直受限度[掌指关节(MP)伸直受限度数+近侧指间关节(PIP)伸直受限度数+远侧指间关节(DIP)伸直受限度数]。优:屈伸活动正常,TAM>220度;良:功能为健指的75%以上TAM达到220~200 度;中:功能为健指的75~50%,TAM达到200-180度;差:功能为健指的50%以下,TAM

2 治疗方法简介

手外伤患者在臂丛麻醉下行屈肌腱损伤探查修复术,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加规范的早期系统康复,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

3 康复训练

术后病人取舒适卧位,抬高患肢。肌腱修复后应适当制动,但同时又要得到主动功能练习,以利肌腱愈合的可塑性及防止粘连形成。以往屈肌腱术后常采用保护性屈曲位,而忽视了功能锻炼,增加了发生粘连的机会。术后早期保护性主动和被动活动,是防止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

本组50 例按计划进行了系统康复训练,5例因肌腱粘连严重,术后有3例手指疼痛麻木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镇痛和抗炎类药物,3天后即明显缓解;2例患者出现患指肿胀、切口持续渗液症状,得愈患指抬高、每天换药20%甘氯醇日3次静脉注射,4天内症状均消失。在此期间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3.1 早期。可选用超短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主动充分的屈曲和伸直手的各关节,以减少肌腱粘连。术后第1天至1周的训练:行控制性保护性活动,患者戴着Kleinert Splint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的训练为主,即指导患者主动伸直手指,然后放松让橡皮条将手指被动屈曲,每小时完成5~10 个屈伸动作。在主动活动前,先被动屈曲活动1次,使关节活动开了,以后再主动活动。取下支具,护士一手使患手握拳,一手辅助患侧腕关节5次,以避免腕关节长时间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僵直畸形。使患手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处于屈曲位,充分被动屈患指的掌指关节5~10次,然后患指主动伸掌关节5~10次。腕关节和掌指关节被动屈曲位,充分被动屈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5~10 次,然后让患者主动,被动伸指指间关节5~10次。活动时应适度。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的原则。术后2~3周的训练:每天坚持完成上述的动作,每个关节屈伸5次。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疼痛范围内,逐步增加屈肌腱活动范围。3周内白天必须穿戴,夜晚睡眠时去除橡皮筋的牵引。患者在此期间内不可以自主屈指活动,不能自行取下矫形器进行。

3.2 中期。术后第4~6 周训练:取下支具,患指主动完成轻微主动手指屈曲练习,总主动活动度不超过30 度。每分钟5 次,连续25 分钟。此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上午、下午、晚上各进行一个单元的被动活动锻炼,如借助各种器械:分指器,哑铃,皮球等,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手的功能,如穿衣,系扣,使筷子等都可以锻炼。训练结束后仍需支架保护。此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活动恢复程度,取下支具,进行指屈肌腱进式,无阻力训练,手指屈伸至指间关节最大活动范围,但不能手指过伸或用力握拳。分别进行指深指浅屈肌腱运动,改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功能,外固定解除后,进行患指的主动,被动活动,以恢复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直至患指屈伸活动正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3.3 晚期。术后第7~12周训练:开始可不在应用支架保护,手指与手腕可自由主动活动,开始进行患指的灵活性和渐进性的抗阻训练,如对掌,对指训练,握力器训练等。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此时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去除支具,进一步恢复肌肉力量的训练,作大力的抗阻运动。如用力提取重物,握拳等。每次训练40分钟,每日2次。利用不同的握法和握力进行功能锻炼,以帮助患者恢复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华:《手外伤术后的康复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年04期

[2] 陶泉:《手部损伤康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朱唏群、吴继明、、丁为民:《特殊人群断肢(指)再植的临床观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4] 陈贯一、郭志毅、王开玉、扈文贞:《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急诊处理》,[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5] 张连玉:《手外伤后怎样尽快恢复手功能》,[N],《健康报》,2001年

[6] 吴在德 等主编:《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