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关税同盟静态效应―贸易转移进行图形分析,指出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不是绝对的福利净损失或净收益,而是分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种影响。笔者认为贸易创造会带来福利绝对增加,而贸易转移在不同的情形下结果是不同的。

关键词:关税同盟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它统一限制措施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关税同盟有两个显著特征: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建立共同对外关税。这两点既是关税同盟区别其它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标志,也是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为关税同盟的依据。

本文讨论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从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加入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关税同盟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依照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贸易创造会给成员国带来福利水平的绝对提高,贸易转移将给成员国带来福利水平的绝对降低。因而各国要考察关税同盟给它带来的福利影响便是综合考虑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则福利水平净增,反之则净减。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分析如下: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之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创造是指原已形成贸易关系的两国因为都加入关税同盟而取消关税和其它非关税壁垒而形成的。这一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发生在双方之间,而没有第三国的参与;贸易创造扩大了贸易规模,提高了两国之间的福利水平。

由于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关税壁垒,同盟国的进口商品不会因为关税转嫁而提高价格,故其商品价格相对于取消关税之前有大幅度地降低,价格的降低会引致消费者需求膨胀,需求的扩大会产生两个直接结果:A,消费者剩余增加并超过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量和关税损失量,即一国福利绝对增加;B,需求增加,而国内厂商的生产不具比较优势,故从同盟国的进口量增加,即贸易规模的扩大。如图1:

纵轴代表商品价格,横轴代表成员国国内市场商品供求数量,Dx代表国内市场需求,Sx代表国内厂商的供给,S1为同盟国国内商品价格,s1+T为成员国给商品征收关税并转嫁给消费者后其国内商品价格。

在未形成关税同盟之前,成员国从同盟国进口商品,并征收关税,价格为OG,在此价格水平上,本国国内需求为OZ,而国内厂商的供给量为OU,需求大于供给,故成员国向其同盟国进口(OZ―OU)=UZ量的商品。此时成员国国内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GH,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GJ,政府关税收入为JHNM。

两国形成关税同盟之后,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成员国国内商品价格恢复到OA。在OA价格水平之下,成员国国内商品需求为OW,而其国内厂商仅愿意供给OV,缺口(OW―OV)=VW由其向同盟国进口解决。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消费者剩余扩大到三角形DAB,生产者剩余缩小到三角OAC,政府关税收入因取消而减为零。

前后相比较,成员国收入项为梯形GABH,损失项为GACJ与JMNH,收入减损失,成员国福利净增加三角形CMJ与三角形HNB。其中梯形GACJ为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消费者剩余,JMNH为政府关税收入转入为消费者剩余,而净收益CMJ为同盟国生产替代本国生产使资源得到更优化配置形成的资源节约;HNB为价格降低需求增加而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增加。同时比较前后之进口量,已由UZ扩大到VW,扩大了(VU+ZW)量,因而可知贸易创造增加了成员国的福利,扩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之贸易转移

贸易转移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并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所带来的相互贸易替代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形成贸易方向的转移。此概念着重强调了贸易方向由非成员国转向同盟国。贸易转移是指因加入关税同盟而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贸易从非关税成员同盟国转移到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它是发生在三方之间,自始至终必须有三方的介入;另外要指出的是以往对贸易转移的论述都认为贸易转移将导致福利水平的绝对降低。如图2。

图2纵轴为商品价格,横轴为供需数量,Pw为第三国之价格,Ph为征收关税并转嫁之后的价格,Pp为同盟国国内市场价格。在其未参与关税同盟之前,成员国从第三国进口商品,其成本为Pw,征收关税并转嫁后价格上升为Ph,即成员国国内价格为Ph,由此政府可以获取b+c1两部分关税收入。但自成员国加入关税同盟之后,取消其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故同盟国商品进口价格为Pp,比第三国的价格加关税后要低,从而进口从第三国转向同盟国,并发生了贸易方向的转移。但这种贸易转移使同盟国失去了关税收入。总之参加关税同盟所造成的成员国贸易方向的转移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损失:成员国贸易方向的转移意味着从低价格的第三国进口转向高价格的同盟国进口,在进口商品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成员国付出了较高的进口价格;政府失去了关税收入,当成员国与同盟国贸易代替第三国贸易时,其中一部分过去作为关税收入的福利部分现在支付给同盟国的出口商了。如图C1的部分。可见贸易转移将给成员国带来福利的绝对损失。

但是,当我们仔细看图2时,会发现,事实情况并不一定如此。此观点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收益项C2,也就是说其只考虑了关税同盟贸易转移之生产效应,而忽略了消费效应,即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重新对比图二加入关税同盟之前后,发现成员国的损失项为b+c1,而收入项为b+c2,故其消费者剩余的增加c2与关税损失c1的对比成为决定成员国是否会有福利损失的关键因素。如果c1大于c2,则福利减少;反之,c2大于c1则成员国福利增加。也就是说贸易转移并不一定给成员国带来福利水平的绝对降低!

为了进一步考察贸易转移给成员国福利水平带来的影响,以下将对同盟国的价格线Pp分三种情况讨论,列举如下:

同盟国国内价格高于第三国征收关税之后并转嫁的价格,即Pp>Ph。如图3。

图3中OA为第三国市场价格,OB为参加关税同盟之前征收关税并转嫁给消费者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价格,OC为同盟国国内市场价格。

参加关税同盟之前,成员国从第三国以低价格OA进口,征收关税之后价格上升到OB,此时成员国国内需求为OM5,而在此价格其国内厂商仅愿意供给OM2,因此其(OM5―OM2)=M2M5的缺口由进口来补充。考察其福利水平,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BDF,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BG,政府关税收入为长方形HIJK。

参加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取消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但同盟国商品价格为OC,比从第三国加上关税之后还要高。如果贸易转移,从低成本的第三国转向高成本的同盟国,成员国必将产生福利净损失。消费者剩余缩小到三角形DCL,生产者剩余扩大到三角形OCM,而政府关税收入长方形HIJK因取消关税而减为零。相比贸易转移之前,消费者剩余减少了梯形CBFL,生产者剩余增加了CBGM,关税损失了HIJK,损失与收入相抵,成员国净损失GFLM与HIJK。因此,如果同盟国不给予成员国其它优惠措施进行补偿,贸易转移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此时的贸易转移为绝对损失。

同盟国国内价格低于第三国国内价格,即Pb图4中OA为同盟国市场价格,OB为第三国市场格,OC为第三国市场价格加关税之后即成员国国内市场价格。参加关税同盟之前,成员国以OB价格从第三国进口,征收关税之后国内市场需求为OM4,国内厂商只供给OM3,缺口M3M4为进口量,政府获关税收入长方形HIJK,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CDJ,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GK。加入关税同盟之后,由于取消关税,成员国从价格更低的同盟国进口。虽取消关税,政府损失了关税收入,但带来了低价格,市场需求从OM4扩大到OM6,但在此价格水平国内厂商仅愿意供给OM1,故M1M6要从同盟国处进口,观察其福利的变化,发现消费者剩余扩大到三角形ADF,生产者剩余缩小到三角形OAG,关税收入变为零。通过与贸易转移前对比,成员国福利增加。

这种情形是贸易转移带来的福利水平的净提高,但此情况仅存在于从数学理论看同盟国价格线的分布。在现实贸易中,参加关税同盟之前,同盟国国内市场价格是不会比第三国价格更低的。如果更低,则成员国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则会直接从同盟国处进口,即第三国与同盟国重合了,也就不会发生贸易转移。

同盟国国内价格低于第三国关税转嫁之后的价格,但又高于第三国国内价格。即Pw图5模型为关税同盟贸易转移之一般状态。横轴表示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数量,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Dx为需求曲线,Sx为供给曲线。OA表示第三国国内市场价格,OB表示同盟国国内价格,OC表示本国国内价格。在参加关税同盟之前,成员国进口价格为OA,征收关税并转嫁之后,成员国国内价格为OC,此时国内需求为OM4,而本国厂商仅愿意供给OM3,故从同盟国进口(OM4―OM3)=M3M4。观察其国内福利分配状况: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CDJ,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CK,政府关税收入为HIJK。

但加入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与同盟国之间取消关税使得从同盟国以OB价格进口比OC更节约成本,故成员国以OB价格从同盟国处进口,此时贸易方向便发生了转移。考察其福利状况:在OB价格下,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到OM5而国内厂商供给缩小到OM2,故贸易规模扩大,从以前的M3M4扩大到(OM5―OM2)=M2M5,消费者福利水平提高,消费者剩余扩大到三角形BFD,生产者福利水平下降,生产者剩余减少到三角形OBG,而关税收入减少到零。

对比加入关税同盟福利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消费者剩余增加了(BFD―CDJ)=CBFJ,生产者剩余减少了(OCK―OBG)=CBGK,关税收入减少了HIJK,同时发现生产者剩余的损失CBGK与关税损失的JKLM转化到了消费者剩余增加的一部分。增加项减去损失项为CBFJ―CBGK―HIJK=GLK+JMF―HIML。因此,此模型给成员国带来的福利影响是不能恒定增加或减少的,而取决于(GLK+JMF)与HIML的对比。如果(GLK+JMF)大于HIML,则贸易转移会给成员国带来福利净收益;反之,(GLK+JMF)小于HIML,则贸易转移给成员国带来净损失。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之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不是绝对的福利净损失或净收益,而是严格分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种,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不会在两国之间同一商品贸易之中同时存在。贸易创造会带来福利绝对增加,但贸易转移则有多种可能。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影响贸易转移效应一般情况的因素,有必要做以下分析:

观察图5,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有下列因素会影响GLK,JMF,与HIML。OB与OA之差距:如果OB与OA越接近,其差距越小,则HIML越小。OB与OC之差距:如果OB与OC相距越远,其差距越大,则GLK与JMF越大。Dx的斜率的绝对值:如果Dx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Dx越陡,其给GLK与JMF带来的影响更显著。OC的大小:OC越大,则KJ越小,则HI越小,LM越小,即GLK与JMF越大,HIML越小。

以上四点的经济学含义为:同盟国与第三国之间的价格之差越小,则会给成员国带来消费者剩余增加量大,而关税损失少。同盟国与成员国之间的价格之差越大,则给成员国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增加量大。同盟国国内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则价格降低给需求量带来的影响越大,消费者剩余增加越快,关税净损失减少。成员国与第三国之间的关税税率越高,则进口量小,其关税损失少。

参考文献:

1.(美)萨瓦托尔著(salvatore.D.).国际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意)G・甘道尔夫(汉译本)王小朋等译.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熊耀平,刘志忠主编.国际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