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文学意象的感性特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文学意象的感性特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嘉通提出了“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从他以后的美学研究的巨匠康德可以看到鲍姆嘉通的伟大。美学的集大成者康德正是从鲍姆嘉通提出的感性学的基础上找到了美学的研究角度,以使其不同于人类理性史上的理性的和逻辑的科学。文本将以具体的文学意象为实例,结合个人的体验,从感性学的逻辑方式来阐述文学意象的感性美。同时,将试图找出实现这种审美可能的心理机能。或许与康德提出的先天的审美心理机能有着一定范围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文学意象 感性 心理机能 韵外美

文学意象可谓浩如烟海、千姿百态、形形、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她们如何丰富多彩,如何差之毫厘、异以千里,她们在本质上或特质上有一个共同的呈现形式,和一个相同的心理机制。那就是以感性美的形式呈现在人的感官中,以感性认识论的思维科学出现在人的心理机能。

一、欲露故藏的韵外特质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学意象的审美意境如果非常直白,无含蓄婉转之美,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审美意境。中国文学素有欲露故藏、含蓄婉转的韵外美传统。

文学意象要达到这种欲露故藏的韵外审美意境,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修辞的运用上下功夫。主要有双关、隐喻、借代,顶真、比兴、象征等。这些属于基本层次的韵外美途径,这里略去不表。

第二种途径就是侧面描写。文学写意的韵外特质无不通过侧面描写的办法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韵味无穷。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髻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这里不直接去刻画罗敷的美丽,只将旁观者的倾倒之态刻画出来,这样罗敷的美丽就不是呆板的容貌,而是与旁观者融铸为“韵外之致”的韵外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感。

这种欲露故藏的韵外特质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感,与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是分不开的。历史与实践证明,人们审美的心理特点与距离有密切的关系。熟视无睹,远是香、近是臭,正是对审美心理距离的形象描述。瑞士美学家布洛说:“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所间隔就不可能成立。”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按什克洛夫斯基的说法,就是艺术使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这其实是在增加人与物的心理距离的另一说法。

二、似是而非的想象特质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所以魅力无穷、风靡世界、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与画面人物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分不开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表达什么含义呢?培根说:“大为惊叹者,蒙娜•丽莎的嘴角以及眼神所含的表情与意义,使人永不了解,只留下不可思议的迷惑。”也许,蒙娜•丽莎的魅力可以从蒙娜•丽莎似是而非,给人想象余地的微笑中找到答案。我国美学家王朝闻似乎一语道破天机:“既要观众懂又不必叫观众全懂。观众完全不懂,难免造成与角色的隔阂,完全懂了,戏剧的魅力就漏了。”直白地说,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艺术意境不可能是明白晓畅的,它应介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处在似是而非的境界,给审美主体留下想象空间。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这首词创造了一个凄清悲凉的审美境界。表达了词人做了亡国奴后的悲痛及对故土的怀念。如果仅如此,也许并不会留给人们那么强烈的冲击力。我们仿佛看到李煜,站在秋月如钩、凄清幽冷的西楼,内心对故国的花草、人事的思念正在翻江倒海。可是,又怎么样呢,从回味中回到现实,自己是一个被人深锁在孤寂小院的亡国君主。过去的欢乐与今天的苦痛,过去的荣耀与今天的屈辱,对比鲜明。那愁,那恨是可言传的吗?是可说清的吗?是可用对故土的思念和亡国的悲痛来概括的吗?原来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使文学意象韵味无穷。这种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更难能可贵的是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和余地,能使人触景伤情。不同的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生,在读这首词时眼前的审美意境是不尽相同的。从而最终完成文学意象表现在意境上的似是而非的想象美。李煜的《浪淘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词似是而非的想象特质更是彰显无遗。总之,正是文学意象表现在意境上的这种丰富性、多彩性、不定性,才使得文学的魅力无穷,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虽然是这首词的内容,但仿佛是对这种似是而非的想象特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套用黑格尔对色彩魅力的阐述,来领悟似是而非意境的想象特征。他说:“这种色彩的魔术主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对象的实体性和精神性仿佛已经渗透到着色方面的构思和处理中去而蒸发掉了。一般可以这样说,这种魔术在于把各种颜色处理得当,从而产生一种色彩现象方面的本身无目的游戏,这是色彩的一种飘忽荡漾的顶峰;这是各种色调的互相渗透,一种许多返光的照耀,这些返光在许多其它发光体中照耀着,变得很精微,瞬息万变,生动热烈,以至开始越界到音乐的领域。” 是色彩,经过凝视想象,又似音乐,这正是似是而非审美意境的想象特质。

上面提到的欲露故藏的韵外特质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感,与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是分不开的。那么,这种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使文学意象韵味无穷的审美特质又是与审美主体的什么相关联呢。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康德的相关论述。康德认为,发生于情感领域的审美机能主要是一种反省的判断力,审美机能是知性、理性与想象力等多种机能协和作用的复合机能。尤其提到审美情感领域的发生一定与联想,也就是想象力是戚戚相关的。

可见,上文提到的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使文学意象韵味无穷的审美特质实质上就是人的心灵结构的功能之一,或者说是人的审美共同感的起点。也就是说,任何审美好像不关概念,但是,她离不开从概念出发的想象力。如:读到《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听到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何家院”突然凝愁满面时,为了体验林黛玉的愁云,我们一定要有良辰美景的知识,并同时去想象良辰美景的环境与林黛玉此时所处的个人处境相联系,才能从本质上体验到该章节的美感,才能从虚无缥缈处体会到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或者说那种就在眼前,却又无法触摸的感性美。

这正是文学意象的审美特质,她不同于绘画、电影或自然景物,她无法以直接呈现的形式,她是以语言为载体,靠人们的想象力去体会其中的韵味。

这个想象力可以说是文学审美的“成”也可以说是“败”。正如“成也萧何败萧何”,文学这个艺术门类正是凭借这种想象力的心理机能达到一种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美。她的美就是在人心灵的庄园中,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实际上她又看不见摸不着。因此,这种美在哲学上,在宗教学上是一种极致的美。她不同于直接以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它艺术美,这些美无论多美,它都是一个极限的终结。而正是这种凭借情感领域的想象机制的想象美,她是无限的,她是没有极限的。可以契合读者此时此景的心灵而无限延伸,无限扩展,最后达到似是而非、似幻似真的空灵境界。

笔者从欲露故藏的韵外特质、似是而非的想象特质两个方面剖析了文学意象的感性特质,以及形成的心理机能。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述文学审美的发生和生成。但是,文学意象的感性审美特质是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绝不是这篇短小的论文所能详及的。另外,这篇论文的观点与证明也许不尽人意,可能会引起批驳与疑惑。但是,“这本书,如果能够使那些怀疑是否可以从久已忘却的古代的原始区域中,去采取值得他们辛苦追求的知识的艺术和文化的研究者觉得满意,它的目的已经完成了。如果我们的解释,竟引起了怀疑和驳议,那更是我们学术的大幸;因为,那里有怀疑和驳议,就是那里已经存在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了。” 如果本文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它的真正价值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出版社,2000。

[2]叶 朗:《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蒋 凡、郁 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6]盛海耕:《品味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田 玲: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影视戏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