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聚焦自身特色 做强畜牧产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聚焦自身特色 做强畜牧产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和国列省扶的重点贫困县,东乡族自治县没有在贫困的襁褓中匍匐不前。恰恰相反,在东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东乡人民走出了独特的发展之路,在告别贫穷、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上渐行渐近。

多年来,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东乡县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自治县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特别是以畜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注入了新鲜活力。

客观县情――逆境造就新东乡

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北部的东乡县,是甘肃三个特有民族之一东乡族的发祥地。全县共辖2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共5.3万户计27.6万人,其中东乡族占84.19 %。东乡族有民族语言,却无民族文字,悠久的东乡文化代代口耳相传。历史上,东乡隶属河州(今临夏)管辖,直至1950年10月成立了东乡自治区,1955年始定名东乡族自治县。

2007年,对于东乡人民来说是个关键的突破时刻。这一年, 东乡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1%,达到5.41亿元;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4%,达到3.61亿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33%,达到1.96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7%达到540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23%,达到5404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920万元,同比增长21.52%;财政支出4.66亿元,同比增长48.74%;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同比增长7.66%。

在陇中大地,东乡的发展速度屡创新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成绩是在极其恶劣的客观条件下取得的。了解东乡具体县情的人都不禁感叹,在那样一个灾害频仍的县城能取得这样的发展速度,是难以想象的。然而,目前的发展现状仍未达到东乡的理想目标。

东乡的地理情况极其复杂和恶劣,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之称谓。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土地支离破碎,植被稀疏;总耕地面积只有36.7万亩,人均耕地不到1.4亩;这里全年降水稀少,十年九旱。灾害频仍的客观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其艰苦,致使过去东乡县的发展举步维艰。

然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停止东乡人前进的脚步。现实,也不允许他们去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条件恶劣,有中央、省、州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困难重重,难不住全县上下开拓进取和艰苦创业的决心。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大力培育两羊(洋)、花椒林果、劳务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夯实道路、水利、能源、农田四大基础设施,加快了文化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四大社会事业的发展。

同时,坚持抓主抓重抓突破,抓实抓细抓具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实现了项目建设、道路建设、基础教育、特色产业培育四个突破,党的建设和干部培训,解决民生问题、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维护稳定五个方面的明显进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显现出了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势头。

产业发展:特色之路谋自强

东乡县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业基础薄弱,种植效益低下。近几年来,立足于“东乡手抓”的品牌优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抓龙头、扩基地、打品牌、兴产业,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农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东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依靠畜牧立县的自强之路,硕果累累。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至2007年底,全县已建成以龙泉为中心的北部万只小尾寒羊基地和河滩千头牛基地,八个小尾寒羊养殖专业村。全县累计发展规模养殖场87个,其中养羊场77个,100只以上7个、50只以上25个,发展规模养殖户7290户,其中30只以上养殖大户674户。

今年全县已建成或正在建设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0个,正在建设规模养殖小区10个,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存栏50头以上的养牛场7个,其中500头以上的2个。全县人工草场留床面积14.03万亩,柠条留床面积12万亩。2007年底,全县大小牲畜饲养量达到96.53万头(只),其中羊存栏34.12万只、出栏55.33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5816.18万元,比2003年净增5623.06万元。

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龙泉、北岭、大树、春台、考勒、董岭六乡镇为重点的小尾寒羊纯繁纯育区,以锁南、沿岭、汪集、高山、车家湾、坪庄、关卜、百和、柳树、东塬十个乡镇的部分村为重点的肉羊杂交改良区,以达板经济开发区为示范区及唐汪、那勒寺、赵家、五家、果园、河滩、东塬的塬区村为重点的牛羊育肥区,以那勒寺一道川为主的皮毛贩运区,逐渐形成了多点支撑、重点突出、优势尽显、整体推进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随着畜牧开发进程的加快和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群众从畜牧产业特别是从羊产业中获取的利益日渐显现,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底,全县四大支柱产业(羊、洋芋、劳务、花椒林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1.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的91.1%,其中养羊业收入399元,占四大支柱产业的36.2%。“东乡手抓”证明商标于 2007年7月28日正式注册和颁布实施,全县经营“东乡手抓”羊肉的民营企业发展到400多家,年产值超过3亿多元,就业人员近3.5万多人,有力的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畜牧特色:开发产业依“五项”

畜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县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虽然效益年年提高,规模日益壮大,但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措施。

第一,深化县情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找准畜牧产业发展的定位。 近几年,针对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县委把培育壮大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来确保把东乡建成全省羊产业大县、清真优质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和良种羊繁育推广基地的总体目标。

围绕做强做大以养羊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养羊业建设羊产业大县的决定》,召开了建设羊产业大县动员实施大会,制定实施了《东乡县羊产业(2003―2012年)发展规划》和《东乡县草产业(2003-2012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和方向。特别是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畜牧产业的培育开发力度,制定出台了《东乡县四大支柱产业奖励扶持暂行办法》,提出了2008年实现养羊100万只的目标。通过培育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而推动和谐东乡、平安东乡、小康东乡的建设进程。

第二,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引导、政策驱动、积极扶持、群众受益的原则,全面加强了政府在产业开发中的主导地位,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到推进产业开发中来,进一步推进了畜牧产业发展步伐。

同时,整合扶贫、信贷、农业产业化、财源项目等各类资金,每年筹措资金500万元,重点用于暖棚圈舍建设、良种引进、改良繁育、草场建设、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每年表彰奖励羊产业发展先进乡镇、全县养羊专业村、养殖大户及“东乡手抓”经营大户,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赛羊大会。2003年,从山东引进纯种小尾寒羊2000多只,集中投放到8个整村推进村,在229个行政村每村投放一只公羊。特别是今年以来,县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筹措资金121万元,在全县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奖励大会上对全县1019户规模养殖户进行了奖励扶持,全县229个行政村各投放陶赛特种羊1只,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为畜牧羊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外援支持,引进、培养科技人才,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拓宽渠道,由过去的良种羊只的简单引进向科技应用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转变,由过去往往只注重科技引用向注重科技增效、提高投入产出比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产业的经济效益。围绕建设羊产业大县的目标,狠抓羊品种改良和科学养殖,大力推进暖棚养殖、饲料配方、青贮氨化等各种实用技术,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以东乡县开泰农业现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各行政村投放的良种公羊为基础,加快羊品种改良步伐,并在全县开展黄牛冻配技术推广,完成黄牛授配改良任务5000头,全县羊、牛良种化率分别达到75%、85%。同时,从省上聘请了2位养羊专家,指导畜牧产业的策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乡镇干部、村干部、养殖专业户专题培训班和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每年培训人数达5000多人次 ,进一步扩大了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为畜牧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第四,建基地,育龙头,提升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近几年来,县上把建设产业开发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的一个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与吸引民间资金相结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扶持引导,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了畜牧产业特别是羊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在巩固和发展北部万只小尾寒羊基地、河滩千头牛基地的基础上,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建成了总投资2600万元的东乡开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陶赛特、波德代等六种国内外肉用型良种羊300多只。今年,县上引进实施了总投资6600万元的、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东乡肉类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的东乡手抓城正在建设。达板肉牛育肥场全面建成后,肉牛存栏将达到500头以上,年出栏肉牛可达到1500头以上。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小规模、大群体”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山区繁殖、川塬育肥、集镇和企业屠宰加工的发展路子,进一步提升了畜牧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第五,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发展环境,为加快畜牧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奠定基础。

县委县政府在畜牧产业开发中,始终把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服务作为推动产业开发的有效动力,自2005年以来,加强和完善了东乡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检疫监督设施建设、乡镇兽医站设施建设,增设和健全了县、乡畜牧业服务机构,配备完善了畜牧业服务器械、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增强了服务功能。每年种草5万亩,建成了2600亩的陈家沟紫花苜蓿基地1个,500亩以上的优良草场17处,100亩以上20多处。加强畜牧交易、屠宰、加工市场建设,逐步完善了全县集镇的活畜禽交易市场,为畜牧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继往开来:做强品牌放眼量

东乡欲发展,打响畜牧的品牌仍是关键。为此,东乡县委县政府为大力度发展畜牧业,实施了多项具体措施。

加快品种改良步伐。立足县情实际,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小尾寒羊良种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肉羊杂交改良试验示范。坚持自然和常温人工授配相结合,依托县良种羊繁育中心和开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载体,全面加快良种改良步伐,努力提高全县肉羊良种化程度。

努力扩大养殖规模。 进一步巩固扩大以龙泉为中心的北部万只小尾寒羊基地规模,示范带动周边乡村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因势利导,积极扶持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力争每年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一批规模养殖村,努力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

积极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网络,配备村级防疫人员,实现“乡镇有畜牧兽医站,村村有技术服务员”的目标。大力示范推广暖棚养殖,兴办深加工企业,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全面实施好北部20万亩柠条基地、南部和川塬区20万亩紫花苜蓿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加强屠宰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保障。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融资,鼓励和扶持更多的民营经济实体参与东乡肉羊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发展与肉羊生产相配套的良种繁育、饲草加工、肉品加工、餐饮、贮藏运销等龙头企业。加强“东乡手抓”品牌的管理开发、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打响“东乡手抓”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

在寻求发展的实践中,全县统一了总体思路,那就是立足县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全力实施区域经济综合开局,以达板经济园区为龙头,在达板、唐汪着力建设洮河沿岸工业经济聚集区;以县城、汪集、达板集镇为支点,锁达路改建铺油和连片扶贫开发两大项目为支撑,着力开发建设锁达路沿线经济带;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环库公路建设为支撑,着力建设环库综合经济开发带;以南阳渠那勒寺支渠灌溉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支撑,着力建设百和、关卜、那勒寺一道川经济开发带)。

同时,全力实施“教育立县”战略,努力在扩大投资规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特色产业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四个方面取得突破,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扶贫工程、生态工程、平安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竭尽全力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今后,东乡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按照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州委“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发展思路、特色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开发的总体要求,把养羊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富县工程和千家万户的增收工程,采取政府引导、奖励扶助、市场运作、企业为主体的方式,把规模养殖与千家万户养殖相结合,把发展养殖与扶贫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村,增强“东乡手抓”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推进特色产业经营取得新突破。并进而实现2008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8505万元、2012年畜牧业产值32383.75万元,人均牧业收入1687.28元的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