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情境创设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饶有兴趣地克服困难,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信心。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情境创设

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呢?在教学中不妨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条件,让学生主动进入思维状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教学情景到底有哪些作用,要遵循哪些原则,又该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呢?

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在学生心目中,数学却是一门最难学的功课,怎样才能把“难”变为“易”呢?只有唤醒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动力,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而内动力可能来源于学生对数学问题或数学学科的兴趣,可能来源于学生对学习成功的体验……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作用

情境创设还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饶有兴趣地克服困难,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信心。

情景创设往往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可以利用与新课有关的故事、实验、活动、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出新课。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以疑获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到从不同方向看时,以一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突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需遵守的原则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实施好新课程,真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必须遵循目地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思考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三、怎样有效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识,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1.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教师利用生活的常见的一些例子与所学数学内容相结合,不但使学生一下子提高了兴趣,而且在得出答案的同时加深了印象,学生投入了极高的热情,整堂课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2.设置问题悬念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例:学习完全平方公式:a+2ab+b=(a+b)的数学情境设计:

教师展示:三种不同的纸板,两个边长分别为a,b(a>b)的正方形,第三个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边长分别为a和b(学生课前准备好三种不同的纸板),提出任务:(1)请同学们用这些纸板拼成一个比以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更大的正方形(2)用a,b的表达式表示出你所拼的正方形的面积,要求用两种方法表示,并建立等量关系。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了一个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也更好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3.创设故事情境,构建愉悦学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讲故事能有效的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的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个国王,迷恋下棋,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高手许诺:谁胜了国王,国王就满足他一个要求。后来,一个僧人胜了国王,他就要求国王在棋盘上放麦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他只要棋盘上的麦粒。国王笑他:“傻,就要这么一点麦粒。”僧人说:“恐怕你的国库中没有这么多麦粒。”你们认为国王的国库中有这么多麦粒吗?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将会格棋盘,如果按10克/千粒计算,那么所放麦子约为1800亿吨。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为讲述有理数的乘方埋下伏笔。

4.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引用实验导入新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做了一个天平平衡的实验: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放置一个盛有盐水的烧杯,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0克,在右盘放置100克的砝码,引导学生观察,天平会平衡吗?如果接着在烧杯内加一匙食盐,天平还会继续保持平衡吗?刚才若不往烧杯里加食盐,而是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再放到托盘上,天平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根据实验操作,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分析讨论。

我听过一位老师在教授反比例函数时是这样引入的,他手拿一张一百元的新版人民币,提问: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一元的人民币呢?学生亲身体验定义,亲切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强烈,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程峰《几道新情境应用题赏析》

[2]刘毅伟《初中数学的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