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PI迷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什么是cpi?
CPI(Consumer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作为一种价格指数,CPI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一方面,CPI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数据,为一国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由于CPI所反映的价格水平和走势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因此,CPI自然也成为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国际上通常以CPI为主要指标来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的、连续的、超过一定幅度的上涨。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CPI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背离,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根据CPI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以便在劳资双方签订合同时,提高名义工资以降低甚至抵消人们因实际工资的下降而遭受的损失。此外,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的补贴金,甚至是离婚后对儿童的赡养费时,都有必要用到CPI。
中国自1984年开始编制CPI,中国CPI也包括8大类商品和服务,分别是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共263个基本分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2006年,经例行调整后,8大类产品中食品、服务类、居住的比重分列前3名,其中食品的权数为33.6%,与前两年持平,而居住和服务类的权重有所上升。
目前CPI中的各项权重
与房价逐年上升,普通消费者住房支出压力持续加重的感受不同,目前公布的CPI数据并不包含房价。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解释是,房价不计入CPI是国际惯例。他们认为买房属于投资,不是消费。
但鉴于“房租是居民居住需求与供给的直接反映,以房租来反映居民居住消费价格变动较为准确”。因此,国家统计局编制CPI时,是用居民住房的房租、水、电、燃料、住房维护修理费用、建房及装修材料等价格变动情况,间接反映居民居住消费价格变动情况。住房消费有3种核算方式,其中“获得”法就是将房价直接计入CPI。目前,有不少国家将房价直接计入CPI核算。
即使是被计入CPI的房租,有学者认为目前的算法也存在问题。国家统计局在实际操作中用按揭贷款利率代替租金。显而易见,在人民币低利率的前提下,采用按揭利率而非市场租金计算,肯定导致CPI低估。
现在的情况是,在中国CPI8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食品权重是33.6%、烟酒及用品是14.4%、衣着是9%、家庭设备用品及其维修服务是6.2%、交通和通讯是9.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是4.5%、居住是13.6%。
而美国CPI8大类商品和服务所占比则是: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两相比较,很明显,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在CPI中权重过高,这也是致使2007年肉价上涨后CPI立即高企的根本原因。而住宅、医疗、教育消费在CPI中占比太低,而这恰好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剧增的“三大件”。“三大件”的涨幅远远超过整体水平。
事实上,“三大件”不仅权重低,而且基数低得离谱。仍以住房为例,2003年到2006年城市居民居住类年消费总额依次为699元、733元、808元、904元。“这点钱,在北京还不够大多数商品房业主交半年的物业费,不够在郊区租一间房。”
对CPI指数的疑惑
2007年以来,肉价带动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带动CPI上涨,而中央政府正严令各部门注意防止涨价效应扩散,导致“全面涨价”。
所有的讨论都频频引用中国的CPI数据。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上月CPI数据的时候,总会受到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关注。
熟悉宏观经济语汇的人知道,“经济过热”在中国的政策语境里,往往意味着在中央政府的思路里,已经在考虑采取自上而下的措施,来对经济的规模和速度进行政策性调控。
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否认中国经济过热,也否认物价将会全面上涨,用他的话说,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主要由食品推动,而且是由供应短缺而非需求加大造成的。
这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意见。课题组的一份报告说,按照所谓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核心CPI,也即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以后的消费价格指数衡量,2007年1月至6月我国核心CPI仅增长了0.9%,远远够不上什么通货膨胀。
之所以要在CPI里扣除掉食品和能源,是因为这两类商品的价格容易出现异常波动(如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影响或原油价格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因此可能歪曲一时一地的价格的真实面貌。
与CPI一样,核心CPI的确是衡量物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在衡量中国眼下的物价状况时,撇开高涨的CPI不谈,只谈涨势平稳的核心CPI是否恰当呢?至少有人认为不恰当。在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看来,食品、交通、房租和教育价格的上涨正使城市里最贫困的群体受到沉重的打击。根据核心CPI还很平稳来判断中国的经济形势,就会无视继续高涨的食品价格,使这一部分人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汪丁丁说,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正在将自己的储蓄及时转移到房产和股市上去,显然,这一轮物价上涨将加剧中国的贫富分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现行CPI体系无从反映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因为住房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被低估了。
购置一套住房要耗尽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积蓄,使他们背负沉重的债务,并且改变了其中很多家庭的生活方式。他们缩减了其他方面的开支,全力供房。对等待购房的家庭来说,房价上涨等同于他们存在银行里的货币在急速贬值,但这些都不能在CPI中反映出来。
从2003年以来,房价已经经历了多轮高涨,这肯定是10年以来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而另一个人们肯定难以忘怀的事实是,2005年以来股市的复苏。几乎是从900点触底反弹的那一刻起,股价的涨幅就让许多老股民一次又一次地目瞪口呆。资产价格上涨已经成了经济学界异口同声的说法。
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商品目前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国家统计局据此认为,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这些商品中显然不包括房产和股票。但人们担心的是,中国式通货膨胀不是由消费品短缺推动的,它是由资产短缺推动的。
截至2007年7月央行今年已经连续加息4次。最近两次加息的间隔之短,也像7月份的CPI数据一样,刷新了10年来的纪录。但是,银行利率仍然低于CPI。货币在贬值,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把钱从银行中取出来,投资到房产和股市中去保值增值。
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仍在升值。许多外资还在谋求进入中国,通过购置人民币资产套利,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制度,这些外币都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由于外币和人民币的这一进一出,造成了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过多。过多的人民币除了要推高房价,还要推高其他商品的价格,比如说,股票价格。
这一现实已经颠覆了中国生活的经验,却再次证明了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供求关系。房产和股票比猪肉更加紧俏,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中国式通货膨胀压力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