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喜炎平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85例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喜炎平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85例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喜炎平;小儿;腹泻病

[中图分类号] R722.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060-01

腹泻病是儿童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多见于4个月~3岁婴幼儿,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单纯的液体疗法多不能明显地缩短病程,并且部分患儿由于病程迁延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而危及生命。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新型中药制剂,是从蕨类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制成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对多种病毒、细菌引起的炎症、高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8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6年11月~2007年10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腹泻病患儿11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5例,男46例,女39例。年龄4个月~3岁,大便5~21次/d,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粪轮状病毒抗原检测(ELISA)均阳性。轻度脱水47例,中度脱水28例,重度脱水10例;合并电解质紊乱者43例,发热76例,呕吐62例。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粪便细菌培养均阴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口服思密达及液体疗法等常规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d),加入10 ml生理盐水中予保留灌肠,2次/d。

1.3观察指标

观察退热时间(指体温退到正常不再升高的时间)、止吐时间(指正常进食后不再呕吐的时间)、止泻时间(指粪便性状、次数及镜检恢复正常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指正常饮食后不需再补液的时间)。

1.4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4~48 h,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d,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用药48~72 h,腹泻次数减少至≤4次/d,大便性状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经治疗72 h,腹泻无缓解甚至加重,临床症状无缓解。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选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进行one-way ANOVA分析。

2结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退热、止吐、止泻及纠正脱水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疗效判定

治疗72 h后喜炎平保留灌肠治疗组显效为63.6%,无效为7.2%,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二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有研究表明[1],全球每年有41.8万~52.0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其中85%发生在低收入国家。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少数可累及胃、回肠和盲肠。可导致局部微绒毛变短、消失,细胞坏死脱落,数量减少,为立方上皮细胞替代,从而使小肠吸收面积减小,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功能障碍而形成腹泻[2]。喜炎平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穿心莲内酯。药理研究认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病毒、抗菌双重作用,其解热、镇静、抗溃疡及抑制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渗出,减轻水肿等作用,可明显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且对肠道内环境影响较小,不易引发肠道菌群紊乱。然而,由于静脉应用喜炎平的变态反应发生率较高,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3],使得其在儿科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此,我们采用灌肠的方法应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病,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所有治疗组无一例变态反应的发生。这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地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渝,万朝敏.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治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07, 3(33):62-64.

[2]Caspary WF.Diarrhea associated with carbohydrate malabsorption[J].ClinGastroenterol,1986,15(3):631-651.

[3]于宏. 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性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6):401.

(收稿日期:2007-10-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