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究生德育中的音乐素养培育途径及作用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究生德育中的音乐素养培育途径及作用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与音乐素养培育都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等,而音乐素养培育则是实施美育或艺术教育,主要培养研究生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

德育与音乐素养培育对研究生整体素质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德育方法缺少创新,形式单一。而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德育中引入音乐素养培育的手段,把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引入德育的范畴,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德育气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以研究生艺术节为突破口,与上海音乐学院开展“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以合唱比赛、音乐欣赏、专业讲座、结对互助的形式,创新了研究生德育的思路和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一、开展“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背景及成因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提出:“我们培养的研究生要是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2006年上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艺术节上,上海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达成协议,邀请12名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作为艺术节的指导教师,正式开启了“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音乐为媒、互助互补、德育为本、共建双赢”,既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小老师”的专业知识得到实践,又能够使上海大学研究生音乐素养得到培育,两者相辅相成。直至目前,已有60名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连续5年加入到上海大学研究生艺术节的音乐指导工作中,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适应研究生德育的需要

首先,研究生德育应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在德育中引入音乐素养培育的手段,有选择地将与德育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引入其中,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其次,在信息技术、网络传媒发达的今天,来自高校外部的多元文化影响越来越大,社会性成为研究生德育体系中的要素之一,必须将局限于校园的研究生德育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中。教育资源互补,运用先进文化和高雅艺术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德育。

研究生德育在当前形势下突出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即研究生、教师、学校等的互动。在现阶段,研究生德育已不是简单的由主体到客体灌输过程和客体被动接受的情形。随着德育模式和理念的更新,客体对主体的公平和对等要求已越来越强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传统意义上认为的被教育者就是客体,而教育者才是主体的观念也在改变。

(二)迎合不同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现阶段,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属于专才教育,随着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的不断细分,容易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易造成学生知识视野的狭窄。非音乐专业的研究生适当走出实验室或课堂,接受音乐熏陶对自身成才是很有必要的。音乐专业的研究生,由于实习基本都以中学为主,实践方式基本以单方向灌输为主,难以达到对自身眼界、知识的扩展。而“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就完全不同了,音乐专业研究生与其他专业研究生进行交流,互相影响,这也就更好地贴近了我们提倡的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双赢,实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共进。

二、“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开展方式

为陶冶研究生的高尚情操,让艺术渗透学习生活,提高研究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展现研究生的时代风貌,上海大学与上海音乐学院在研究生艺术交流方面进行了积极合作。

(一)以合唱比赛为主线,奠定音乐素养培育的基础

首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进行了一场自我风采展示活动。同时,来自上海大学23个学院的负责干部分别对自己的学院和专业进行介绍,通过双向选择,达成结队,为之后一个多月的合作奠定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接下来,上海音乐学院的“小老师”从选曲到发声练习、和声关系、音乐处理,为上海大学研究生进行合唱的专业辅导。同时还在上海大学研究生网站上开设了“音乐每日一课”专栏,内容不断更新,涉及乐理知识的答疑、发声方法示范、和声关系合唱声部的难点解析等方面。上海大学研究生艺术节举办6届以来,合唱参加队伍和参赛人数逐年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成为研究生乃至整个上海大学活动中参与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活动。

(二)以音乐欣赏等为辅,创新音乐素养培育的形式

“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除了以研究生合唱比赛为重要载体外,音乐欣赏、专业讲座、结对互助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也贯穿于整个研究生艺术节活动中,使两校真正形成互补互助、共建双赢的局面。不仅开展在上海大学的校园和教室,还融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的生活中。两校研究生通过合唱比赛排练的结对互助,长期只在音乐的范畴内钻研的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来到上海大学这样的综合型大学,扑面而来的是新鲜空气和丰富养分,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上海大学同学一起走出校园,进行素质拓展,德育生活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三、“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作用

“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初衷是提高研究生的音乐素养,在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远远超出了预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研究生德育在任何时期都应该以坚持主旋律教育为基础。在新形势下,培养研究生热爱祖国、拥护党、服务人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目的,而音乐素养培育在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上海大学研究生合唱比赛力求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作为中心内容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例如,2006年“树社会主义荣辱观,铸中华民族之精魂”到2009年“建国六十年,民族大团结”和2010年“泮池涌清泉,和声颂世博”等,每一届比赛都是一次展现时代主题,弘扬民族精神的同声歌唱,激发了广大研究生爱国、爱家、爱校的美好情感。

(二)锻造团队精神的熔炉

锻造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是研究生德育的重点。自举办研究生艺术节以来,参与的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有近千名学生参赛,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胜利,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竞争,有一股顽强的力量――凝聚,有一个坚定的观念――集体。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它既要求每位成员发挥出自己的激情和嗓音,还要求队员间必须彼此协调合作,统一服从指挥,形成和谐的旋律。学生互帮互助,辅导教师耐心辅导,齐心协力,体现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搭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桥梁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以提高研究生音乐素养为宗旨,通过研究生在大学校园的引导作用,架起了一座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桥梁。

首先,合唱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的过程。古人讲,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合唱要求发挥每个人声音的作用,并达到整体和谐,减少或消除个体发音差异,呈现美妙和声和韵律。

其次,不熟悉的个体合作共事,创造和谐。合唱让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生走到了一起,和谐相处,从陌生到熟悉,进而成为朋友。大家来自不同院校,通过合唱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围墙,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见解因视角而碰撞,文理因艺术而交融”,知识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成熟,交往更加自如,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更加轻松和谐。

最终,经典音乐成为了校园文化的视听热点、评论焦点。正是这种明亮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德育的创新。

上海大学与上海音乐学院开展的“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至今已经历5年实践,两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使两校研究生陶冶了艺术情操,开阔了知识视野,凝聚了团队力量,感受了珍贵友谊。研究生德育通过音乐素养培育的媒介真正深入人心,也开辟了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乐英.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J].大庆社会科学,2001(2).

[2]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曹理,何工.音乐德育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杨继英.音乐与素质[N].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1-11-2.

[5]周奇迅.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迪[J]. 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6]孙扬.新时期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03.6.

[7]滕建勇,等.同心同德,共建共享[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