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的一般类型及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的一般类型及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是开放的,它不仅重视课内的教学活动,同时也重视课外活动对课内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探究性、制作性、家庭趣味性课外活动, 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开拓视野,活用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是学生巩固和完善课本知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科学课外活动 实施策略

一、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应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课标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初中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活动,而部分活动特别在农村学校受到条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难完成的。让活动向课外延伸,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活动探究。通过课外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挖掘和发挥课外活动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科学课外活动能体现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并会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无形中发展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会凭空就能产生的,而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激发。好动和好奇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外活动的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课外活动的很多材料来自生活,学生在寻找和利用材料的过程中锻炼了动脑与动手的能力,促使他们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解决科学的实际问题中提高了能力。

4.课外活动能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课外活动中同学之间不分成绩的好坏和性别差异,他们之间互动互助、合作交流,这都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课外活动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互相融洽并进一步升华。

二、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科学活动大部分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综观当前科学课外活动现状,形势不容乐观,很少有教师去布置,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有:⑴客观条件限制了课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活动材料准备难度大,学生往往由于找不到材料而无法进行活动;⑵各科课外作业特别多,学生忙于完成繁重的作业;⑶学生不善于主动创造活动条件,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依赖于现成的知识和教师的灌输;⑷教师对课外活动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指导、评价及反馈;⑸家长急功近利,不重视活动,只关心子女的书面作业与考试成绩,不配合子女对活动材料的准备;⑹现行的考评机制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新课程理念,对科学课外活动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许多教师没有有效的实施策略去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三、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的一般类型实施策略

将初中科学课外活动进行分类整合,其一般类型有:探究性活动、制作性活动、家庭趣味性活动。

1.探究性活动

探究性活动是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活动的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为了保证探究性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有计划地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实验技能,合理地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探究性课外活动的内容。一般来说,探究性实验可以围绕这样六个环节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和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和评价。

(2)辩证地处理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摆脱教师的指导。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探究性学习不可能得到完善和提升,但教师切不可代替包办。以“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为例,此课外活动不适合在家做,需要在实验室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给学生提供干燥的种子及可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物品,提示学生做出假设:种子中可能含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设计实验方案:①水分的检测。学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只有合理即可。②无机盐的检测。提示学生无机物和有机物区分的原理: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把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最后烧不尽的灰即为无机物。③淀粉的检测。对有困难的学生做适当的提示:淀粉的检测用什么方法?如何处理?④脂肪的检测。把种子烘烤后放在纸上挤压,观察现象。以上检测的方法教师只能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适当的提示,切不可步步告之。最后要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各自的不同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结并写实验结论。

2.制作性活动

制作性活动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综合利用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其动手制作能力。学生在制作活动过程中是不断动脑筋、查资料、定方案的过程,也是运用木工、电工以及机械加工等基本技能的过程,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非智力因素。

(1)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要让学生把完成制作活动形成为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不是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完成制作活动的愿望与兴趣,制作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在八下册学了《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后,笔者要学生人人做一个指南针,到野外用来辨别方向。学生的制作热情一下高涨起来。笔者发现,无论哪种科学活动,只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就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2)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每一次制作活动教学所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制作还要多。学生制作过程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所用的材料。如何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呢?一是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带材料的任务,告诉学生与制作活动有关的材料、工具及替代品,以及寻得材料的场所和途径;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尽力准备齐全,以防学生没有准备材料而在制作活动课上空闲起来。因此,学生用心收集材料,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是开展好科学制作活动的关键。

(3)组织好展示、评价活动。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产生一种科学家搞发明似的成就感。展示的形式有:①在课堂上展示;②在实验角展示;③在仪器保管室展示;④在各级教学用具及科技小作品评选中展示。不同的制作者展示出各自的成功作品,贡献出自己的成功做法;在交流评价中学生学会涉取、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成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作品。

(4)让制作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足的时间是保证学生有效制作的前提。一是学校实验室课外要坚持开放,让制作兴趣浓厚的学生有制作场所,能够得到教师的更多指导;二是教师可将一些制作活动布置为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制作,这样能得到更为合适的材料。

3.家庭趣味性活动

趣味性可以说是学生进行活动的一种原动力。家庭趣味性活动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活动器材具有家庭化的特点。可收集生活中的化学药品,如食盐、食醋、鸡蛋壳、铁钉、铅笔芯等。同时,可以用生活用品替代实验仪器,如:用水杯代替烧杯、塑料饮料瓶作为反应容器、家用塑料小勺代替药匙等等。

(1)要让家长认识到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小实验也是学习内容,它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巩固。尽可能让家长配合学生准备器材和药品,使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实验。这样,氛围轻松,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乐趣。

(2)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为了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实验成功率,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要详细地审查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对于学生难以预想的影响实验效果的一些因素要提前向学生说明。此外,教师还应对家庭小实验进行安全指导,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提前预测,提醒学生注意,并向学生介绍有关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

(3)对实验结果进行验收评价。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在家完成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结果需要得到教师的验收和评价。根据家庭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验收方式。对于有实物样品的实验可展示样品,师生共同参观验收;对于注重实验过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手机录像带到学校展示。学生在参观、比较、评价别人“实验成果”的同时会主动对照自己的实验结果,发现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教师在对实验结果验收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实验的成功之处要充分肯定,对于不妥的地方要提出指导意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求实、严谨的学习品质。

总之,科学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创新精神、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科学课外活动的几点建议

1.动课之前明确活动的内容、目标要求,使活动的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但不能要求过死,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才能和个性。

2.课外活动应是课堂渗透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合理应用。

3.设计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定向于具体的科学目标,活动之后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达到所期望的目标。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其活动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认识的升华,从而实现活动的真正价值。

4.课外活动的评价不要只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的评价,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积累科学活动的经验。

5.课外活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把握好“度”,同时要长计划短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应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曾 刚 阳文凰 周筱芳《初中理化生实验大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

2.续佩君译《国外中学实验•物理》[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

3.韩小令《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的尝试》(《贵州教育》2008.21)

4.敬菊华 张 珂《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海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