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源悟道 独树风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源悟道 独树风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倪进祥, 1972年生于安徽无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书法创作院艺委会委员、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总后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书法家。其作品28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书展,在全国第五、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大展中连续获奖,在全国第八届书法大展中获“全国奖”,并多次在全军获一等奖。出版个人专集4部。曾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后勤指挥学院等高校讲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曾专题报道。曾4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2次荣获学雷锋银质奖章。

对于一位艺术家的综合评价,肯定无法跳出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只有全面、立体地考察分析,才能客观地予以准确评判。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现象,或分析层面上都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限性,尽管我们希望更客观地反映,但可能由于角度的不同、材料的分析、个体的认知等方面的区别,因而往往会有着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但如果我们能真正抛开一些小我的、世俗的视角,而能从大我的、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我相信,这样会更多一些社会层面的意义。因而,对于著名青年军旅书法家倪进祥来说,我更愿意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他和他的艺术。

藏巧于拙自成家

倪进祥是以章草享誉书坛的。在军旅书法界,或者说在当代书坛,倪进祥的成功或者说成名是颇有些传奇色彩。倪进祥出生在安徽无为一个贫苦的农家,在学书道路上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后来入伍到黑龙江,从佳木斯步入书坛,阔步京城,“无为”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心里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我相信它在倪进祥的身上也会有着特殊的体现,这种体现在笔墨中,就是独具倪氏特点的章草。他取法《急就章》《平复帖》《十七帖》,同时也广泛涉猎今草和晋唐行楷,并汲取了当代草书大家于右任、林散之、沈鹏的笔意,融古铸新,自成一炉,成功地探索出“书法杂交创新法”。可以说,在当代书坛,没有谁的章草有他的风格强烈。早在20年前他就在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大展中获奖,他是全军唯一获奖者。时隔两年,他又连续在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大展中获奖。在最近河南举办的全国章草书法名家提名展上,我们更是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倪氏章草独立特行的风范。很显然,他有些另类,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只是藏巧于拙的结字,古厚蕴藉的点画间除却了章草惯常的波挑,以一种含蓄的凝练的线条来体现他对传统的理解,他字字独立,没有一种纵横跳荡的豪气,却以一种静穆清古的格调与他人拉开了距离,展示了品位,确立了卓尔不群的倪氏形象。可以说,倪进祥是当代书坛最具有探索精神的书家之一,他在章草书法的学习研究上,摆脱了简单意义上的复古与借鉴,而是以一种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大胆探索,“学古知新,随机应变;开宗立异,融会贯通”。因而他能在当代书坛大片貌似的风景别醒目地让人欣赏与批评,这是十分幸运的!虽然,我也曾听到过一些持批评意见的说法,认为有一点过早地结壳。其实,我以为从风格的角度来说,风格就是一种壳,关键是看壳里包裹的东西是否有品位与价值,越是大家名家,往往个性的东西也越强烈,只是我们的社会习惯于人书俱老的传统。其实,我们的社会从来也不乏少年英才,比如王勃、王希孟、王献之也是少年即有书名。相对那些伪传统的书家来说,就是获得再多的奖,卖了再多的钱,如果盖住名字,我们都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时候,写了N多错别字,那能算书家么?那能算成功么?我们再回过头来品味倪氏书法的时候,原来他也是在一种很纯粹很传统的书写,他强调的线条质量与格调恰恰是我们书法传统中的核心精神,在他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一种简约高古的气息、绞转间的苍茫与浑朴。正如宋徽宗赵佶批评颜真卿的书法是“田舍汉”,坡评黄庭坚书法如“死蛇挂树”,这种批评,我以为似乎少了一种思辨的精神。同样,这也不影响我们对鲁公与山谷书法的赞叹。在倪进祥的书法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聪明与固执,同时也有一种自信与从容。最近几年他又在进军大草、狂草,克难攻坚,力求向书风多样化方向发展。

独抒性灵展诗怀

以我个人的看法,当代书法,虽然从现象上可以说繁荣,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却没有一致,最主要体现在文本内容的苍白与空泛,或者,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当代草圣”林散之在去世前有个愿望,即是能葬在诗城马鞍山,我想,因为那里有诗仙传说与青山。在江浦的林散之纪念馆内,林老的墓碑上赫然写着:诗人林散之墓。我没考证林老为什么没有那么世俗地以“草圣”立碑,但我猜测,诗在他的心目中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个传统文人最高的精神理想,因为诗,让他获得了精神的栖息、境界的升华。虽然现在诗和诗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风光不再。

倪进祥在步入书坛之前,就在传统的诗文之中浸淫多年,这既是一种文化的准备,也是心灵的滋养,这种滋养让他的作品中漫逸着一种耐人咀嚼的诗意,张扬着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鲜活情味。目前他已是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他书写的是“以古为师应时而变,澄怀味象入境忘言”,即是自己创作的一副对联,词工句稳,笔墨峥嵘,气象勃勃,因而获得评委的一致肯定而获奖。在当代书坛,青年书家中有倪进祥这种诗才是极为鲜见的,因而他能眼空千古,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地创作。在北京第二奥运会后,他精心创作一副80字长联:“展五千年画卷,气势恢宏,规模盛大,赏万缶鸣雷,万焰呈祥,万象沸腾,显国力,振国威,奥运雄风惊世界;撼六十亿人心,构思独特,演绎神奇,望九天焕彩、九龙献瑞、九州崛起,铸民魂、长民志,鸟巢圣火耀苍穹。”字字铿锵,读来令人备感振奋,于此可见倪氏的境界与胸怀。入伍以来,他创作了2000余副对仗工整、词旨超拔的军旅诗联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宋人黄山谷论书道:“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即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诗心让他的作品中多一种格调,在他的作品中拉开了与庸常书家的距离,甚至也在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一种独行的“无为”,因而有时也会受到一些垢病与不解。其实,当我们以当时世俗的眼光来看一些事物时,有些人经常会显得另类与不合时宜,就像王右军敢于“东床坦腹”,又有几人当时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风雅呢?

诗心常在,生活和艺术便因此而多了些值得品味的东西!

不负军旅寄丹心

倪进祥目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总后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这是他的艺术身份,同时,他也是一名军人、一名全国青联委员。每一步前行,都让他内心一直充满了感恩,他感恩军旅、感恩这个时代,因而他一直坚持着以自己手中的笔回馈社会、感恩人生。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表彰的德艺双馨会员,曾被部队树为“学雷锋标兵”,两次荣获学雷锋标兵银质奖章。他的斋号“双馨斋”,就是要求自己崇德尚艺,以手中的笔大写绚烂的人生。

多年来,倪进祥一直心怀天下,自觉行进在弘扬传统书法艺术、为大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他始终认为艺术家要坚持“三贴进”的文艺创作思想,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她自身的特定的社会属性,作为一名艺术家,既是小我的、个体的,也是大我的、社会的,作者如果自身缺少一种社会责任感,在他的作品中也会表现出来。笔墨是书法的基础,生活才是书法的精神,要走到生活之中,走到群众之中,走到山川之中,如此,艺术才能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笔墨才能注入时代的精神,作品才有激情,才有灵魂。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今,虽然他成名了,却依然保持着一颗服务社会滚烫的热心!部队基层的很多官兵慕名写信向他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复他们,为他们解疑释惑。近年来,他曾多次应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讲学,为学生做示范,免费为学生创作作品、赠送书籍。据媒体报道,他先后义务辅导军内外3000余人练习书法,其中有200余人在全国展中入展获奖,加入中国书协走上了书法成才之路。他还个人出资20余万元为他故乡的启蒙老师杨尚模出版了书画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为家乡修桥筑路;奖励故乡的书法人才;向革命老区捐款捐物……1992年,他被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2008年,他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个人”;200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贡献奖”;2010年被总政治部评为“第十一届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他还曾参加文化代表团赴意大利、埃及、坦桑尼亚访问交流;2011年9月被团中央任命为中国青年访日代表文艺分团团长访问日本,广泛传播中国书法文化。在军旅书家中,因为在书法创作上的成就荣立四次二等功的人,如今也只有倪进祥一人,以后,我相信能得到这种殊荣的人恐怕也是不会多的。

倪进祥是成功的,分析他成功,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的努力与付出,思源悟道,笔墨让他找准了人生的方向,感恩让他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接纳,因而他的成功也就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愿倪进祥能以一个文化人的担当与责任,与时俱进,不负将来,书写更加绚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