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现碳元素之美/钻石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现碳元素之美/钻石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宝石之王钻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宝石级的金刚石,因含微量的氮和硼等杂质而呈无色或浅黄色,少数为彩色。有“宝石之王”的美称。

钻石之所以被人类称之为“宝石之王”并成为最昂贵的宝石品种,除与钻石本身具有魅力的品质有关外,还与钻石矿床的探测、加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任何其它宝石品种都是不可比拟的。这样的宝中之宝,稀中之罕,理所应当地成为贵中之最了。

钻石古老的结晶

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的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种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石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切割外型

钻石是天然矿物中硬度最高的矿石,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其最常见的外形有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祖母绿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钻石的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加拿大、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巴西、西伯利亚:而目前世界主要的钻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特拉维夫,美国纽约,印度孟买,泰国曼谷。安特卫普有“世界钻石之都”的美誉,全世界钻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这里完成,“安特卫普切工”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词。

质量单位

钻石的质量为卡,或译克拉、克拉(Carat)。一卡相等于200毫克,相传早期钻石商人称量钻石所用的砝码为稻子豆树(Carob)果实,一粒这样的果实大约就重200毫克。因为钻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钻石体积越大。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卡的价值亦越高。

钻石品质鉴定

据有人初步统计,一颗钻石,从它的开采、分选、加工、分级、销售,到最后卖到购买者手中,约涉及200多万人,一枚钻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万人心血的结晶,钻石的无比珍贵也正是在其中。

衡量一颗钻石品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维度,即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C标准”。这个标准由GIA(美国宝石学院)创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国最为主流的钻石评价标准。钻石由国际认可的宝石学家进行鉴定并签发第三方独立的意见书,基于“4C标准”,继而决定钻石价格。当然,宝石的鉴定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室,目前国际最权威的宝石鉴定实验室为国际宝石学院IGI(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与美国宝石学院GIA(Gemologl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钻石护理方法

好看的钻石饰品在重要场合才会戴,不是不喜欢,而是十白自己不会保养导致钻石失去原有的美感。其实,只要掌握一点保养钻石的知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钻石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与其他钻石碰撞时,也有可能导致镶嵌受损或松动。所以,佩戴钻石首饰时应小心谨慎。也要尽量让你的钻戒远离化学制品、化妆品和香水,不佩戴时请储存在柔软的小袋或者珠宝盒内,还要去珠宝店处进行定期清洁和检查。

在钻石的日常使用过程中,钻石是很容易沾上油污的,在触摸时也会变脏,所以应该时常用无纺布来擦拭。或者以温水、中性肥皂水和软毛牙刷清洗。还可以将宝石进入普通清洁剂中轻轻清洗,但不建议使用超声波和蒸汽清洁剂。

彩色钻石色彩夺目、珍贵稀罕、有,因此更要注意对彩钻的保养,在出现污渍后要及时清洗:首先用小碗盛装一半温水,在水中调好适量的中性清洁剂,接着将钻石浸在水中,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洗,然后用一个网筛兜住钻石,在水龙头下用温水冲洗,最后用一条柔软的无棉绒布拭干即可。

钻石背后的故事

钻石矿床的寻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小心摔一跤就能发现一个钻石矿床。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

1871年7月16日,坚持向深处挖掘的库力斯堡合伙采掘队获得了成功,他们在占据的几十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处挖掘,在这一天终于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钻石。全世界第一座钻石矿也就诞生了。命名“库力斯堡矿”也叫“新热潮矿”。

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则是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达几亿美元才找到的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世界金刚石矿床的数量,如果与铁、铜和金矿数量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屈指可数。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其余80%只能用于工业。但这20%宝石级金刚石的价值却相当于80%工业金刚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刚石年产量约为10000万克拉,宝石级约为1500万克拉,而加工成钻石的约为400万克拉(相当于800千克)。

有人粗略统计发现,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

钻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钻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开采不当会导致经济的巨大损失。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并不像其它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每一粒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这往往需要对钻石本身物理光学性质有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来进行。一般步骤是:设计标线:劈钻:锯钻:车钻;磨钻;清洗分级。而这每一步骤中还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有些世界著名钻石的加工,往往仅设计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1―2年的时间。

世界钻石面面观

黑色奥洛夫:“黑色奥洛夫”的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优良的质地和精湛的切割工艺,更因为它那冥冥中不可知的力量。在过去它的持有者们,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用跳楼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块黑钻石的历史始终是谜,经过数次辗转于18世纪来到俄罗斯,成为了奥洛夫公主珠宝盒内的一件珍品而被命名为“奥洛夫”。经过后来一系列的自杀事件和它本身的颜色,最终它被人们称为“黑色奥洛夫”。

库力南金刚石:库利南金刚石(culliinan)于1905年1月26日由戴比尔斯(De Beers)公司发现于南非的“普列米尔”(Premier)金伯利岩管中,其大小为:长10cm,宽6.5cm,厚5cm,重3106克拉,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透明如水,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也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宝石级金刚石。当时就用该矿总经理的名字“库利南”来命名。这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被英国政府用75万美元买下,运往英国,并于1907年献给英王爱德华七世,作为英王六十六岁的寿礼。后来这块巨大的金刚石被送往荷兰首都进行切磨。

“库利南”金刚石一共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分别作为王冠、权杖及其它装饰之用。这105粒钻石总重量1063.65克拉,为库利南原重量的34.25%。“库利南一号”为梨形,重530.2克拉,是最重的一粒,有74个刻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这颗钻石由美国一家公司切割,该公司在研究了这颗钻石6个月后,才确定如何切割。

这粒梨形巨钻被称为“非洲之星Ⅰ”(Great Star of Africa)并镶嵌在国王的“工笏”(即拐杖)上。“库利南二号”为方形,重317.4克拉,64个刻面,后镶饰在英王的王冠下方正中,被称为“非洲之星Ⅱ”。“库利南三号”为梨形,重94.4克拉,镶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顶上。“库利南四号”为方形,重63.6克拉,它是由分割专家把其中最小的一件钻石分割为二,即“库利南三号”和“库利南四号”而成。它镶饰在英女王王冠的边上。余下的五颗是分别有梨形、船尖形、心形、梨形等另外尚有96颗小钻石,共重8克拉,已分散在世界各地。

约瑟夫大公钻:这颗钻石源自印度如今已不存在的戈尔康达(Golkonda)矿,它和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钻石属同一来源,包括在英国王室珍藏的“光明之山”,还有曾镶嵌在法国王冠上的“摄政王”。这颗超级巨钻以它最初的所有者“约瑟夫,奥古斯特大公”的名字命名。约瑟夫・奥古斯特大公是19世纪匈牙利王国的最高级别官员,他于1933年将这枚钻石传给他的儿子约瑟夫・弗朗西斯大公。有记录显示,后者曾将其存放在匈牙利一家银行的地下室里,这样它才逃过了德国纳粹的搜查。直到1961年,这颗巨钻才得以现身伦敦拍卖会。

波提默王冠:波提默王冠是玛格丽特公主的祖母玛丽女王送给她的礼物,玛格丽特1960年嫁给斯诺登勋爵时就佩戴着这顶王冠。当时,这场婚礼也是英国王室首次授权电视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这顶于1870年制造的王冠镶满钻石,原为著名珠宝商加拉兹为波提默男爵二世夫人所制,可拆解成一条以花为题材的项链和三件不同款式的胸针,以配合不同场合佩戴。此王冠曾于2006年英国克里斯蒂拍卖行在伦敦举行专场拍卖会拍卖。

希望之星(Queen Mary)

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有一只防弹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颗由62块小钻石装饰着的稀世之宝――“希望之星”(Queen Mary)蓝钻石,又名“月亮之泪”。“希望之星”呈深蓝色,是世界上著名的珍宝之一;300多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

按照玄学的说法,珠宝钻石一类的东西,总是伴随着凶杀以及抢夺,是沾满了鲜血的不祥之物,至于这块厄运之钻,传说拥有它的主人相继离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厄运才得以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