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各领域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全人类正呈现着在追随物质高消费的同时也开始更加注重心理享受消费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环境需求欲望的不断加大。目前在全世界所呈现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的现状下,森林资源作为“地球之肺”,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已逐渐受到各领域的关注。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人工林增加森林面积已经成为促进森林再生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现状研究

在我国,环境气候适宜森林树种的生长,其中在众多树种种类中红松作为东北三省山区森林资源中独有的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优质木材产生的商品价值也不容小觑并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几年随着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结构的失衡,人们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商业效益,对红松进行大面积滥砍滥伐,导致红松天然林数量减少。因此增加种植红松人工林面积,实现红松种植量和木材需求量之间的平衡以及发挥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实现人类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实现森林资源不断再生的重要任务。

1 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现状研究

红松人工林是以人的意志在人为操控下形成的生物树种,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所不同的是这一群落是一个“不坚固的”生态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红松人工林的众多特性和农田种植体系相类似,具有种植作物类别单一、植物结构简单、易受病虫害侵蚀、土壤养分消耗大、种植成本高且成活率低等特性。在这其中,红松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土壤提供养料的能力下降,从而使红松的经济价值降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红松林的土壤中包含氮、磷、钾等营养有机元素,在林地土壤层中包含有5―15厘米的土壤腐殖层,在腐殖层中包含全氮、全磷等18种有机质,多种有机质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土壤肥力的平衡。土壤中营养元素之间进行的物理化学反应是在活性酶的作用下进行的,在土壤营养元素中全氮、全磷等与活性酶发生作用下,使其呈现对应的正负相关关系。因此,在人工林土壤形成过程中,土壤的转化酶以及过氧化氢酶等活性酶的加强,对其营养成分中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促进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的转化。综上所述,如若从土壤营养成分的角度解释,红松人工林较天然林的土壤肥力,一方面土壤中可用来储备养分的物质十分少并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土壤环境随之产生变化;再加上土壤中活性酶含量受损不能与土壤中氮磷钾等成分相互作用,红松所需要的有效养分不足等原因都是成为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减弱的原因。

其次,人为原因也是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在早期,人们不合理地大面积砍伐自然林树种在一定程度上使森林覆盖率大大下降,地表缺少覆盖物造成表层温度升高,导致土壤表层及内部有机质元素丢失。在此基础上由于红松与其它人工树种不同,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这样就促使土壤养分的流失,如若氮磷钾等有机质不能及时与活性酶发生反应就不能及时提供所需养分,打破了供需平衡。

2 改善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措施

(1)随着红松林形成年份的增加,在砍伐红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自然疏伐和人工间伐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使红松林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面积,促进树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植物获得充足的无机物和有机质;另一方面加快落叶残枝等掉落物的分解,改善凋谢物的成分,从而使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增加土壤肥力。

(2)改变原有的红松人工林结构,增加阔叶林树种和多种适应周边环境的灌木林,形成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引入能够在原有的红松林中增加生物循环系统,加快红松凋落物的分解速度,防止人工林中土壤肥力的衰退。在这期间要保留人工林中的凋落物,禁止人们对掉落松针落叶的采集来用作燃料。

(3)在红松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实施“轮歇制度”,在砍伐一片林地后给予其恢复时期,使土壤有足够的时间补充失掉的养分,并产生多余的肥力供下一轮林地的培育。在这一期间不得种植培育树种,并减少各类生物对土壤的踩踏,从而防止原有脆弱土壤的进一步恶化。

结语:目前大面积的发展人工林已经成为实现森林资源不断再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营造人工林的过程中由于违背环境生态保护的规律造成了树种单一、树木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这也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因此,在现如今能源紧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状况下,利用科技创新建立科学的调节技术与红松人造林地土壤检测体系,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承栋等.人工林下土壤生活活性与化学性质相关性研究[M].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02)

[2] 吴淑杰,王业蓬.红松人工林林冠结构、能量吸收和交换及其与生长的关系[M].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04)

[3] 阳含熙,伍业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木种属组成、年龄结构和更新策略的研究[M].林业科学,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