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学习状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以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学习状态成功经验存在问题思考

一、引言

学生的学习状态历来被古今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所关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学习理论中提出,学习要遵循“学习的准备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呢?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动机状态等的总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听而不答,教师是自问自答或几个学生与老师呼应,学生学习被动、消极,精神难以集中,仿佛所有的问题都是为“好”学生而准备的。

二、新课程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1.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确立保障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有大纲提出的“双基”目标,它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这个目标的确立具有深远的意义。

2.新教材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相对于人教版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问卷结果也显示,学生很喜欢手中的课本,对课本安排的课文内容、习作、单元练习满意度高。

3.教师观、学生观的转变对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良好的语文素养绝不仅仅是学生得高分,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综合的、整体的、建构的、灵动的,是稳定表现出来的。

三、新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研究发现,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完全巩固,学习状态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也只是像初春刚刚解冻的冰面。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新课程改革目标与实施之间的矛盾。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存,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年头抓素质,年尾抓应试”,这是许多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在抓素质教育的同时,还沿用学生的分数评价教师工作的尺度。这样一来,每到了复习阶段,各班就开始“练比拼”,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让教师的压力倍增。

2.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有碍于教师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的转变。

新课改提出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原有的应试教育观,教师要从“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教学要以人为本”。

年长的教师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习惯,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新理念,加上身体原因,不可能系统学习新知识,因此,他们在教学中感到压力大,心理矛盾突出。年轻教师同年长教师相比,容易投入角色,但是在教学上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往往觉得“心里明白要怎样做,但做出来又是另一个样子”,“有些做法不知道对不对”。他们在教学上遇到困惑没有交流的机会和对象,感到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流失”了,同时感到自己具备的素质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感到“当老师很难”,甚至认为“我不配当新时期的老师”,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压力。

3.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用具、硬件设备等跟不上,影响教学效果。

新教材为我们勾勒了许多美好的蓝图,但配套的教学用具很多都不能到位,如挂图、识字卡等,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展现教学实物。低年级语文课主要以识字为主,如果有形象的教学用具,将对学生在认读拼音、学习生字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学校的硬件设备也跟不上,需要用多媒体教学的地方无法使用,诸多课文重点段落的学习只能依赖于课本上的插图、教师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画面和景象非常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而用具的匮乏明显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改善学生学习状态的几点思考

1.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从总体上看,学生能达到课标要求。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非常强,超过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而有的学生学习被动,学习习惯差,还达不到目标的基本要求。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多”。

2.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不均衡。

新课程目标指出: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上网、查找相关书籍和报纸或询问父母。这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是难以实现的,他们没有条件在家中上网,父母的知识水平也有限,他们不仅不能给孩子更多的信息来源(在这里主要指关于学习的信息),而且难以满足孩子对课本以外的书籍的需求(很多书价格高昂),我校这样学生的家庭占48.7%。因此,一个班级中总有学生不能完成搜集、查找和整理信息这样的作业。也就是说,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是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这样一来,这一部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大大减弱。

3.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领会三维目标的含义和意义。

首先,教师要转变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深刻理解目标的内涵及重要性,在每一个环节中都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教学,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确立一切教学行为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和变化,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其次,建立目标教学的管理体系,使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环环相扣。在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标与课堂的整体目标都应密切相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更应是一汪源源不断的清泉。新课改提倡做研究型教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本领,更要具备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备不断创新的素质。要求学生能进行研究型学习,教师自己也要掌握研究型学习的方法。教师不仅是解答学生问题的人,而且是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朋友,是“平等中的首席”。每一个新时期的教师都应是复合型人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变化,应对各种教学情况。

参考文献:

[1]夏虹,孙涛.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与测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光扬.新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魏薇.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小学语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陆志平.语文新课程新探一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