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女子慎勿将身轻许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蒲松林的《聊斋志异》,是在众多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小说。小说中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让读者进入异域幻境,感受奇邦异国的风采。在作者虚构的故事环境中,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刻画在读者的脑海中,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即是窦氏。
《窦氏》的主要内容是讲述晋阳地主南三复引诱农家少女窦氏,初时先誓以媒娶,后来竟背弃盟约,另自议婚姻于大家。而窦氏怀孕临产,为其父所挞责,饱受刺激,冤愤以死。从这个故事中,让我看到了窦氏短暂的一生:
一、窦氏突破“男女大防”的界限
窦氏作为一个“年十五六,端妙无比”的纯情少女,只为了南三复一句“倘获怜眷,实不他娶”的誓言,而将自身轻许南三复,突破了封建礼教“男女大防”的约束。
由此可见窦氏的独特个性,与《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女子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思想完全不同。窦氏面对南三复,这位“近村人故皆威重南”的地主,不仅“女渐稔,不甚忌避,辄奔走其前”,更做出大胆失身行为。窦氏在未经父母许可,没有举行正式婚礼,而私自奔就,与男子结合,让人想到了白居易的乐府诗《井底引银瓶》中的女子“淫奔”的形象。这也预示了窦氏悲惨的结局。窦氏没有“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的考虑,毅然与南三复私合,生下一男孩。这一行为在当时是为世人所唾弃,她未曾知道南三复只是“转念农家岂堪近藕,故假其词以因循之”,另一面又照旧“会媒来为议姻于大家”,将窦氏放在一边,逢场作戏而已。
从这个侧面表现出窦氏单纯的性格,年幼无知更容易上当受骗,从而轻易地被南三复的甜言蜜语征服。被“爱情”浸润的窦氏,顾不上“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只愿为爱情奉献自己。早已将“男女大防”抛之脑后,陷入幸福中无法自拔。
第二、窦氏“三挽”南三复
对于已经生下男孩的窦氏来说,此时才吸取“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经验为时已晚。窦氏只有将希望寄托在南三复的身上,“三挽”南三复,希望南三复能履行当初的誓言,娶窦氏为妻。此时,窦氏已由年幼的少女蜕变为人母,她挽回南三复的动机,由最初的男女感情向亲情靠拢,寄希望于孩子。
窦氏失身后,“女临蓐,产一男”。面对“父怒棒女,女以情告,且言:南要我矣”。心里一直留有南三复的誓言并想着“倘肯赐以姻好,父母必以为荣,当无不谐”。南三复面对窦父问其是否会娶窦氏,“南立却不承”,此为“一挽”,以失败告终。窦父伤心之下,抛弃外甥。窦氏仍不相信,“女暗哀邻妇,告南以苦”,想通过邻居帮忙来“二挽”南三复,结果还是一样的,“南亦置之。”父亲邻里终究劝不了南三复回心转意,窦氏只有“夜之,视弃儿犹活,遂抱以南”。企图用亲生骨肉来“三挽”南三复,最终“南戒勿内”。“三挽”层层递进,终换不回南三复绝情的心,窦氏落得个“倚户悲啼,五更始不复闻……女抱儿坐僵矣”的结局。
第三、窦氏“三告”南三复
面对南三复的背叛,窦氏无法挽回,只有毁灭他。窦氏告诫后来要嫁给南三复的女子“必勿许负心郎,若许,我必杀之”。利用即将嫁给南三复的三个女子的死,“三告”南三复杀人之罪,为自己讨回公道。先借助大家之女的死,“一告”南三复于朝廷未成。后又以曹氏之女的死,欲“二告”南三复杀人罪,仍未成功。最后终于借助姚孝廉之女“隔宿为盗所发,破材失尸。闻气异,谐南所徵之,果其女。启衾一视,四体果然”这一事件,引起姚孝廉大怒,状告于官,官府因为南三复屡次行恶,判他死刑。终于为窦氏抒发了公愤,让窦氏的冤屈得到伸张。
蒲松龄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世道,关怀民苦的作者。他让窦氏历经“三挽”、“三告”南三复,为自己要了个公道。窦氏的故事是蒲松林笔下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之一,与其他女性形象不同的是,在窦氏身上,我看到了窦氏的宽容。窦氏企图以“三挽”南三复来维系他们之间的关系,给孩子一个父亲,能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南三复的绝情,让窦氏的希望破灭,窦氏只能以“三告”来对待他们之间不可言说的情感,为自己争取回权利。
通过《窦氏》这个故事,更让后人深刻的认识到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官员、乡绅为富不仁,压榨、欺压百姓。只有官级地位较高的人才能有所谓的“公正”,才有“伸冤”的资格。像姚孝廉这样的人,才能将南三复送入大牢。而对于窦氏这样的平民女子只能够借他人之力,为自己辩解冤屈。窦氏与南三复之间存在着鲜明的阶级等级观念,注定了他们是不能在一起的。所以女子更应该切记“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