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预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预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了解高钠血症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危害性。

方法 对2009~2012年收治我重症医学科的12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每天2次测血清钠>150mmol/L的42例诊断为高钠血症,其中有手术指征者在神经外科医生协助下及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者给予脱水、预防感染、止血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患者共42例,死亡23例( 54.8%),同期未出现高钠血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死亡18例(21.3%),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P

关键词: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且高钠血症的出现增加了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现将我重症医学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救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Glasgow评分≤8分)出现高钠血症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救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跌倒;均为伤后24h内确诊,GCS150mmol/L者诊断为高钠血症,其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10~75岁,平均37.1岁;入院时Glasgow评分6~8分70例,3~5分56例,其中,并发高血钠症42例,死亡23例。

1.2方法

受伤后8h查静脉血电解质,以后每日常规查1次,异常者每日查2次,直至正常后3d,血清钠>150mmol/L为高钠血症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后予严密观察病情,有手术指征者请神经外科医生协助治疗,及时手术治疗,其他治疗包括给予脱水、预防感染、止血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常规行生命体征及心电、氧饱和度等监测,记录每小时尿量。每天2次进行血电解质、血肌酐、尿素氮、血糖等检测,持续7~14d。

出现高钠血症高钠血症的处理 患者出现高钠血症和高渗状态后,除予上述常规治疗外,立即采用胃管鼻饲补液配合静脉输液治疗,记录24h出入液体量。限制钠摄入, 输液以5%葡萄糖为主,每日补液总量一般控制在2500ml,其中含盐液体不超过500ml。其中1/3总液量经鼻饲注入,酌情每隔1~2h以温开水100~200ml鼻饲,如合并消化道出血,则予4~6℃冷开水;另2/3液体静脉补给,补充晶体液的同时,酌情给予血浆、白蛋白等胶体液。当血糖≥12.0mmol/L时酌情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严重酸中毒。若补水量过大,酌情静注呋塞米针20mg,防止发生脑水肿或心力衰竭,还可以加速钠的排泄。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Ⅹ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高血钠症的比较

对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Glasgow评分系统进行评估,126例患者分为6~8组和3~5组。出现高血钠症与不出现高血钠症的统计分析表明,6-8分组为70例,出现高钠血症者为18例,出现高钠血症比例为25%,3~5组56例,出现高钠血症者为24例,出现高钠血症的比例为 42.8%,可见3-5分组出现高的高血钠症的比例明显高于6~8组出现高钠血症的比例。

2.2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高钠血症42例,死亡23例,死亡率为 54.8%;未出现高钠血症为84例,死亡18例,死亡率为21.3%,经统计分析,表明颅脑损伤后高血钠症的出现导致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

3讨论

本文中结合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高钠血症的原因有:1.疾病本身的因素:脑挫裂伤与脑肿胀,中线结构受压,损伤下丘脑及下丘脑附近区域,均可导致ADH分泌减少;颅脑损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这种兴奋性的高低与颅脑损伤程度存在定量的伴随关系,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过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使ADH分泌较少,排尿增加,糖皮质激素相应增加,钠排出减少;颅脑损伤至颅内压增高过度通气;并发感染、高热。2.医源性因素;高渗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限制液体输入量;预防癫痫的药物苯妥英钠可至ADH分泌减少;气管切开后失水增加。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明显偏高,导致呕吐,同时胃肠减压,致使体液丢失,失水多于失钠。

对高钠血症的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和补液治疗。在颅脑损伤早期,对中线受压移位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减轻中线结构脑组织的压力,使下丘脑少受继发性损伤,降低病死率。补液治疗主要根据缺水的程度补充液体,补液原则是先快后慢,补液同时需密切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血压、脉搏、尿量等。对循环状况稳定的患者应避免血钠浓度降低过快,以免导致脑细胞损伤。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患者多合并钠的真性丢失,在缺水情况逐渐改善后,应复查血电解质,根据结果适当补充氯化钠。补液切勿操之过急。主张尽量使血钠下降速度维持在每小时01.5~1.0mmol/L为妥,以免加重脑水肿,因为在高钠血症患者中水分迅速进入细胞内,而溶质的平衡需要数小时、数天才能建立。将高钠血症区分为高容量性和低容量性2种,以提高治疗效果。对高容量性的高钠血症鼻饲温开水,同时继续脱失治疗原发病,而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在血钠接近正常值时,应注意在常规补液中补充生理需要量的钠。然而临床上重度的高钠血症患者往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现严重的胃肠吸收功能障碍,甚至肠蠕动消失,从而限制了该疗法的应用和效果。也有学者提出用血液透析治疗开颅术后的高钠血症,认为可以使高钠、高氯、高糖血症以及肌酐、尿素氮的紊乱在短期内得以纠正。但由于血透时使用肝素抗凝,有一定的诱发出血风险。

综上所述,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能加重颅脑损伤后病情,颅脑损伤越重,出现高钠血症的几率越大,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出现明显增加病死率。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钠水平须严密监测,及时处理高钠血症,同时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压等,以期减轻继发性脑损伤,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