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经营理念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其服务宗旨是以提高广大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先进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推进社会进步为目的,但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两大特点:一是从单一社会教育职能向多元科学文化职能转变;二是逐步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正如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图书馆权利宣言》中所指出:“公共图书馆应乐于提供聚会场所,以适应社会或各种文化活动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即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图书馆要从过去强调馆内的工作转移到考虑如何让人们了解图书馆员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去赢得他们的支持。这涉及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功能,笔者想从服务观念的转变、图书馆社区服务的特点以及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谈几点粗浅和意见。
一、服务观念的转变
1.从“被需要”到“互为需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形成,网络科技的进步,公共图书馆虽说已从传统“藏书楼”的故步自封,转而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全开架服务,然而观念中只是将社区居民作为服务的对象,就是说读者需要我们的服务。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寻求的是一种“互为需要的资源”,即把社区居民作为服务对象的同时将对方视为可运用的资源。
2.注入“经营”理念。诚然,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公益部门,似乎与经营的意识、经营的策略、经营的风险、经营的效益无多大关系,但如果没有内部管理经营的优秀业绩,那么社区服务终将停留在形式上。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服务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种扩大读者群的有益方法,面临与社区其他文化教育机构争夺市场的竞争,因此学习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经验,视图书馆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追求效益目标的实体,运用经营手段、原则,开发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内容,才能有效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功能。
二、社区服务的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可以说从传统服务到社区服务的过程同时表现为由个别服务到群体服务的转变。以前我们注重的是个别服务对象,针对的是第一位到馆的读者,看重的是他的需求价值,即他是否正在撰写一篇论文或研究某一课题或带着某个问题而来;现在我们强调的是服务的社会化,社区服务需要满足社区从儿童到老年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说是人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可以说是人对学习的需求,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以及终身学习的需求等。
2.服务内容与方式的多样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公益文化事业,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是社区的知识宝库,是信息集散枢纽,是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是社区居民的终身学校,是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单一的书刊借阅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必须采用多样式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才能承担起传播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社会读书,传递情报信息,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等方面的职能。
3.服务途径的主动性。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在服务途径上应该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现在我们不是坐在馆里等读者上门,而是把服务内容延伸到社区内的机关、企业、学校及街道。去年我馆为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定题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不管是节假日或下班时间,我们的工作人员马上会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送到指定的地方,一年为政府部门提供专题资料80余次,成为政府部门决策的好帮手;为企业提供信息产品服务,工作人员专访市场,了解企业需求,并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服务内容推荐给企业,为学校提供学术论文咨询、课件制作等服务,我们制作宣传资料走访学校,把数据库资料推荐给他们,从而给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三、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
1.循序渐进发展的方式。公共图书馆要正直融入社区,成为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遵循渐进发展的方式。首先应该寻找互为可运用的资源,其次是进入到互为服务对象的阶段,再次发展到互为共同工作的伙伴。等到双方皆体会到彼此相互需要,全体居民也具有共识,才可以进展到融为一体的境界。
2.建立基层社区图书馆网。由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市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将难以涉及各基层社区,因此必须逐步建立数家中小型的、各具馆藏特色的基层社区图书馆,以协调市级馆实施深层次服务。建设方式由政府投资或与各小区联合办馆,在藏书建设上可以由市级馆统一采购并利用电脑通讯网络实行通借、通还、通检索,在服务内容上可根据各社区读者的不同特点搞特色服务,把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作为建馆之本,以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迎春.论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
提升.公会论坛,2006(5).
[2]张家庆.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 现代远
距离教育,2000(1).
[3]戎军涛.图书馆信息服务新走向—知识
服务.情报资料工作,2006(5).